APP下载

药食作引,打开厌食小儿的味蕾

2024-08-23汪淑琴姜永红

中医健康养生 2024年7期
关键词:芡实厌食症白萝卜

一提到孩子吃饭的问题,家长们就叫苦不迭,抱怨自己的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有的家长尝试了多种方法,但仍然无法改变孩子挑食的毛病,只能听之任之,给孩子吃其偏嗜的食物。实际上,孩子不爱吃饭,可能是其脾胃功能出现问题,患上了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期食欲减退或消失的一种疾病。小儿厌食症多发于1~6岁儿童,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面色少华、形体略瘦等,但精神状态正常。小儿厌食症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夏季暑湿当令,更易困遏小儿脾气,致脾失健运,加重病情。

1小儿厌食多因喂养不当

引起小儿厌食的因素较为复杂,其根源主要在于家长喂养不当。部分家长担忧孩子营养不足,因此,频繁地为其提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这类食物不但消化困难,还可能加重儿童胃肠道负担。长期如此,将导致儿童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进而使儿童对食物失去兴趣。

进食不规律也可能会导致儿童出现厌食症状。胃肠道的充盈与排空具有特定的规律。部分家长溺爱子女,让其随意摄入零食,这一行为可能引发过度进食后的食量减少,对正餐失去兴趣,甚至拒绝进食。长期保持这种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干扰胃肠道的生理节律,使儿童在正常进餐时间缺乏饥饿感,从而无法分泌足够的消化液,最后出现厌食症状。

此外,服用药物、环境变化、微量元素缺乏、不良情绪等因素,也有可能会诱发小儿厌食症。还有一些口腔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也与小儿厌食症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2长期厌食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小儿厌食症患者不能从饮食中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引起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同时,还可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而引起贫血、佝偻病、干眼症、营养不良等疾病。患儿若长时间食欲不振,脾胃功能将逐渐减弱,导致脾运化功能失常,进而影响气血的生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儿正气将会减弱,抗病能力降低,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睡眠障碍等疾病。

有研究表明,小儿厌食症是导致儿童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厌食症患儿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症状,如遗尿、入睡困难、易做噩梦等。睡眠障碍不但会影响儿童的生理发育,还会对儿童的情绪、思维等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睡眠不足的儿童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或焦虑紧张等表现,这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科学喂养儿童,及早发现小儿厌食症的苗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及早发现厌食倾向,防微杜渐

在厌食症早期,患儿会出现轻微的厌食倾向,若家长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治疗,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未能及时发现,等到孩子厌食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但治疗周期变长,治疗难度也会增加。因此在早期发现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及时纠正,可以避免其病情进一步发展。

厌食倾向

①孩子在没有生病或环境、情绪未改变的情况下出现食欲减退。

②孩子过于偏嗜某种食物。

③孩子大量摄入零食,不吃主食。

④孩子拒绝进食,每顿饭都需要家长追喂食物。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并及时纠正。

4乳贵有时,食贵有节

小儿乳食提倡“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即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饥过饱。要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禁止饭前吃零食。饮食宜新鲜、清洁,以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为原则,忌生冷、肥甘、辛辣、刺激之品。中医药膳是自然疗法的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最适合小儿食用,经常服用,可以健脾和胃、强身健体。下面推荐几种治疗小儿厌食症常用的食疗药膳。

蔓越莓干山药泥

【用料】蔓越莓干20克、山药2根、白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段,再将山药段放入蒸锅中,蒸30分钟;然后将蒸熟的山药段和白糖混合,碾压成泥;最后将蔓越莓干拌入山药泥中,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山药性平,味甘,归肺、脾、肾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

白萝卜猪骨汤

【用料】生姜10克、白萝卜200克、猪腿骨500克、食盐适量

【做法】将白萝卜清洗干净并削去表皮,切成半圆形备用,生姜切成薄片备用;然后将猪腿骨浸泡后,去除血水,清洗干净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加入生姜片、猪腿骨,大火煮沸,去除浮沫,然后将火候调至小火,加盖炖煮1小时,加入白萝卜继续炖煮15分钟。最后加入食盐,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益气、行气和胃。猪骨性温,味甘、咸,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健骨的功效。白萝卜在我国民间被誉为“小人参”,其含有的淀粉酶等物质,能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促进食物消化,抑制胃酸分泌过多,帮助胃肠道蠕动。

百合芡实粥

【用料】鲜百合60克、芡实6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鲜百合、芡实清洗干净并浸泡至软化,与粳米一同置于锅中;然后向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煮2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冰糖,继续煮10分钟,待其充分融化后便可食用。

【功效】清心润肺、健脾安神。百合性寒,味甘,归心、肺经,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的功效。芡实又称“鸡头米”,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其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能补脾、固肾、收涩,具有“防燥不腻、补而不峻”的特点。芡实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适当食用,可保证人体营养所需。

责任编辑/王伟航

猜你喜欢

芡实厌食症白萝卜
国王的厌食症
秋风送来芡实香
白萝卜与中药同食,会解掉药性吗?
采集白萝卜
秋补食疗话芡实
如何防治白萝卜裂根病
厌食症,你知道吗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芡实组培快繁无菌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冬季芡实助养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