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平面到立体:图书出版创新路径探索

2024-08-21宋辉

新闻世界 2024年8期

【摘 要】科技的进步对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影响,对于编辑出版行业也不例外。在纸媒消失的言论振荡之后,出版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发现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图书出版找到了新的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文章探讨了建立在纸质图书基础上的立体图书对于出版社和读者的价值:更能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细分化、多场景化的内容获取需求。

【关键词】立体化图书;视频;音频;资源;平台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各家出版社都在积极谋求破局,力求突破传统纸媒的局限,实现出版内容的一次制作、多元化应用,以达到降低出版成本,提高出版物经济收益的良性循环。

所谓立体化图书,是指以纸质版图书为核心,通过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互动元素等多种媒介形式,为读者构建一个多维度的阅读空间。立体化图书产品特点主要表现为——媒介形式的多元化:立体化图书产品融合了多种媒介形式,包括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视频等,使读者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图书信息。互动性强:立体化图书产品通过添加互动元素,如问答、游戏、测试等,使读者能够参与到图书内容中,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动态性:立体化图书的内容是动态拓展和多层次的。图书的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更新和扩展,同时,通过VR/AR、音视频影像等技术,还能为读者带来更加立体和动态的阅读体验。

打造立体化图书,对出版社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选题阶段的精心策划、写稿阶段的细节设计、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融合以及销售阶段的全方位营销。本文初步探讨一些打造立体化图书的方法,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

一、选题的立体化策划

(一)熟练使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内容质量的高低,因此要对选题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综合分析,并进行论证和市场调研。随着技术的发展,选题的调研和分析论证工作的途径越来越多,获得数据也比以前多了好几倍,熟练使用数据分析软件有助于分析选题。如从每月图书销量系统上可以得到一个专业板块中上百种图书在零售市场的销售数据和排名,这就需要熟练使用Excel表格的统计和查询功能,搜索出与目标图书同类的图书,并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市场趋势。还可以通过淘宝的一些后台数据,分析该类图书读者对象,确保图书的精准定位;通过网店近期的关键热搜词,拟定最能反映图书内容并且吸引读者的书名。

(二)利用社交平台寻找作者

如今,编辑的选题策划工作已经不局限于和作者打电话、发邮件,或者参加专业会议。随着微博、微信的广泛使用,专业领域的技术工作者有了更多的展示平台,编辑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挖掘作者资源。比如,有的专家会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工作经验、工程案例或者学习心得,编辑根据这些内容,可以了解到这位专家的专业领域、感兴趣的技术,可以从文章中了解到专家近期的科研动向。对专家有了一定的了解,才有可能为专家量体裁衣,策划出符合专家研究方向的图书,专家也才会有兴趣来写。

现在也有很多技能型人才在抖音等App上开直播,而且粉丝很多,这也可以成为编辑策划选题和寻找作者的渠道。还有一些线上的会议、专业网站,都是领域内专家汇集的地方,到这些平台上挖掘作者,不仅能节省编辑出差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针对性强,对作者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图书内容的立体化呈现

传统图书是将文字和图表印制在纸张上,可以说是一种二维的方式。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在图书中加入视频、音频等成为可能,让图书内容的展现形式拓展到了三维。

(一)视频形式

对于操作类的图书,比如电工操作、电子制作等,如果能在讲解操作的同时,看到视频演示,将是非常直观的,有时比看文字更容易懂,并且配以相应的语音解释,能极大地提升读者的阅读效果。

其实图书配视频也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以前,这种配书的视频是利用光盘来承载的。图书配光盘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扩展了图书的内容,帮助读者看到更形象化的演示,使学习更深入。但是随着图书销售的变化,数码印制技术的兴起,图书重印的数量不再是1000册起印,有时候只需要重印几百册,甚至几十册,这时候,配制光盘的成本就会极大增加,很多图书出版方不得已,在重印时就不再配备光盘了。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图书的资料可以放到网络上供读者下载。随着微信扫二维码技术的普及,把承载了视频的二维码直接放在书中相应的位置,读者看到这个地方时,打开微信,就可以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边看书,边看视频,非常方便。

扫二维码看视频的优势是随时随地扫码观看,非常方便。并且,只有购买图书才能有二维码,才能看到资源,对图书资料有一定的保护性。

(二)音频形式

近年来各类音频平台逐渐普及,“听书”也随之成为一种流行的阅读方式。作为阅读的延伸,有声书提高了受众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程度,表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

2013年喜马拉雅App上线,迅速成为人们喜爱的听书软件,图书也开始把一些相关音频放在喜马拉雅上,读者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听音频,有的音频是读书,有的音频是与书内容相配套的资料,还有的是作者的讲解,等等,内容丰富多彩,目的都是给读者提供多元化的图书资料。这些有音频的图书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相比于以前的书配光盘,扫二维码不仅方便读者听音频,更为读者阅读图书做了铺垫,有的图书,仅仅是因为音频App上有原书的朗读而被读者认识,进而图书大卖。

音频方式的优势是随时随地听,甚至可以边干活边听,非常轻松,劣势是由于读者只能接收到声音一种信号,比较适用于语言类图书、幼儿图书等大众类图书,科技书目前应用较少。

(三)网站资料下载

相比于扫二维码获得资源,网站资料下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方法。网站下载的资源一般是除视频、音频以外的一些文字或者软件资源,科技类图书用得多一些,比如图书上的程序,如果让读者按照书上列出的程序一行行去敲进电脑再运行,会花费很长时间,于是,把程序电子版放在网站上,读者可以下载到电脑,直接复制就可以运行了。如果需要提供一些配书软件,到网站下载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并且,提供的网站一般都是出版社的官网,安全性高。

网站资源下载的优势是可以存放任何形式的资源,文字、程序、软件、视频、音频等,都可以放在网站上直接下载,劣势是读者只能在电脑上下载,不能随时随地操作。这些资源基本上是全网开放的,无论读者是否购买图书,都可以下载。

(四)提供配书资源包

配书资源包做起来比较麻烦,涉及原料采购和包装问题,在幼儿图书中比较多见,比如一些手工类图书,会配上手工的材料,读者购买到的是图书和材料包,买到就可以动手做。科技图书中,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配套资源,对于读者来说,提供了一站式购物,非常方便。比如电子制作类图书,读者想要凑够书中实验的所有电子元器件,非常麻烦,如果图书能够配套完整,读者一起购买,将非常方便。

(五) 图书与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

AR和VR技术能够将读者带入一个三维的、仿真的阅读环境中。读者可以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智能眼镜等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图书中的场景和情节,从而获得更加真实和深入的沉浸式体验。与传统的图书相比,AR/VR图书具有更强的交互性,读者可以通过手势、声音等方式与图书内容进行互动,参与到故事情节中,甚至改变故事的发展方向。这种交互性使得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另外,AR/VR技术可以对图书中的文字、图片等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通过AR技术,读者可以扫描图书中的二维码或图片,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和多媒体内容。AR/VR图书在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科普类图书中,AR/VR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科学原理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在教材类图书中,AR/VR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模拟的学习环境。

随着AR和VR技术的不断完善,将带给图书无限拓展的可能,新技术与图书的融合,值得期待。

三、图书立体化的宣传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图书也需要让读者知道才会形成购买,如今图书在网店的销售已经远超实体店,互联网和手机App成为图书销售的主战场,图书的宣传也从书店海报、专业期刊广告、每期书目等纸媒形式,转变为一系列新型的移动平台推广,不但降低了传统宣传发行的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宣传的效率和效果,使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到了最新的出版物,帮助出版物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书在网店销售,读者没有机会拿着实体书翻阅,因此,图书的展示非常重要。在网上展示图书,主要是通过图书实物照片、加入宣传语的详情页以及主图视频进行展示。详情页一般包括图书的基本信息、封面、宣传语、正文展示、图书实物照片等,如何拍出高颜值的图书、如何展现图书的特色、如何组织宣传语,把图片和文字组合在详情页上,这些都对编辑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编辑会手机摄影、会写文案。一个好的详情页,能够给读者展示足够多的图书信息,能够增强读者的购买欲。

近年来,淘宝直播是很多年轻消费者购物的渠道,因此,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向读者介绍图书。目前有出版社编辑和淘宝书店合作,在网店内进行直播介绍图书,一些大众类图书更是通过“大V”来带货,经过流量明星的推荐,图书往往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冲到很高的销量,当然,请“大V”带货成本也是很高的,在进行预算时,需要考虑性价比问题。

除了淘宝平台,抖音、火山等App也逐渐成为图书销售渠道,不少抖音达人带货能力较强,对于受众面较广的大众类图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科技图书,如果有相关技术方面的抖音达人,也是很有效果的销售渠道。

直播宣传的优点是现场视频翻书、讲解,读者有很强的代入感,当时购买的成交量比较大。不足是与其他商品相比,图书的受众没有那么广,尤其是对于科技图书,读者用到某个技术,才会去购买相关的图书。除非精准定位直播对象,否则,科技图书的直播可能会赔钱赚吆喝。

四、售后服务的立体化

传统图书的售后工作基本上是靠版权页上印刷的售后服务电话来完成的,读者能够和出版社或者作者交流的机会很少。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通过QQ和微信进行图书问题答疑,与作者和群友进行技术交流,变得非常简单。QQ群和微信不仅可以发表文字信息,还可以通过语音、图片、视频来传送信息,让交流和沟通解决问题更加方便。笔者所在的一个科技图书的QQ群,已有200多人加入,每天都有读者提问,作者也会及时解决问题,形成购书—学习—提问—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这些交流平台改变了以前读者购买到图书后,出版社的使命就基本完成的状态,让出版社的服务延伸到读者的阅读阶段,伴随读者的学习。QQ群和微信答疑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解决读者的问题,发现书中的不足,在重印时改正。编辑也可以和读者保持联系,获得第一手需求资料,发现新的选题。要求是作者有充足的时间来回复读者提HtEHC1tdU4e4lc+R4rmU0g==问,编辑也需要随时关注,帮助解决问题,做好群的维护工作。

微信公众号也可以作为一个技术交流的平台,编辑可以把公众号的读者对象设定为本专业范围的技术人员,从专业技术角度来运作公众号,随时推广专业图书。

五、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立体化图书产品虽然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门槛高、成本投入大等。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立体化图书产品有望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立体化图书产品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如利用5G、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阅读体验。内容深化:立体化图书产品将更加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选择。跨界合作:立体化图书产品将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如与影视、游戏等行业联动,打造更加丰富的阅读生态圈。

打造立体化图书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多元化服务,让图书从平面到立体,达到多维呈现,让读者的阅读和学习更便利和高效。在知识付费及知识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纸质图书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把图书与新技术相结合;把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新的消费形态、新的销售渠道和图书的策划和销售结合起来,在变化中求发展,以变化应对变化,不变的是图书内容的核心价值,追求的目标永远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立,王飚,李广宇. 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

[2]张立,王飚,李广宇.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

[3]巴斯卡尔.内容之王:出版业的颠覆与重生[M].赵丹,梁嘉馨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4]聂震宁.出版力:精品出版50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