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部工作要有“六度”

2024-08-21彭岳辉

党课参考 2024年9期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我们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统筹抓好干部选育管用各环节工作,着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选用干部要有“尺度”和“准度”

选好用好干部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必须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严把选人用人关。一要突出政治标准。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完善干部政治素质识别和考察机制,紧紧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考察内容,不断细化具体标准和考察指标,精准绘好政治“画像”,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全面掌握干部政治表现,着力推动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细落小,确保干部政治上过硬。二要突出人岗相适。应聚焦城市发展定位,积极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党政、经济、科技、农业、文旅等方面人才进入干部队伍。同时,加强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实地考察等方式精准掌握领导班子总体运行情况、班子成员发挥作用情况,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三要突出实绩导向。坚持“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牢固树立“凭实绩论英雄、用干部”的鲜明导向,注重将干部选用与项目业绩、攻坚战绩挂钩,提拔重用一批在项目建设、民生民本、招商引资等领域实绩突出的干部,让吃苦干部“吃香”、实干干部“实惠”、有为干部“有位”。

培育干部要有“广度”和“深度”

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名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个人努力是内因,是决定性因素;组织培养是外因,是关键性因素。做好干部培育工作是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健全干部培养体系,以长远目光和战略思维做好人才梯队建设。一要创新学习平台。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统筹抓好干部调训工作,坚持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同时,合理利用培训资源,打造好党校“主阵地”、现场“活阵地”、网络“云阵地”等培训阵地,不断丰富干部教育培训形式。二要开设专业讲台。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强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通识教育培训,着力加强党的建设、经济、文化、管理、法律、保密等方面知识培训,引导干部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切实增强干部履职本领。三要搭建实践舞台。要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干部到基层治理、信访维稳、巡察监督等急难险重岗位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见世面、长才干,铺实干部成长历练之路。要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鼓励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干部的工作本领。

管理干部要有“力度”和“温度”

好干部是选拔出来的,也是管理出来的,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让干部“有畏”更“有为”。一要监管从严。全面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严格落实提醒、函询、诫勉等工作,注重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管理监督。二要关爱从细。日常工作中,要落实好谈心谈话、走访慰问等工作,全面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工作姿态、家庭状态等情况,主动帮助干部解决困难,让干部切身感受到组织关怀。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对担当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三要考核从实。注重“考事”与“考人”相结合,将绩效考核工作与评先评优、职务职级、奖金奖励、提拔调整四个方面关联起来,为基层减负赋能,优化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式、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让基层干部轻装前行。

(作者系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摘编自《中国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