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为人民服务”之路
2024-08-21彭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形成一种风气,年轻干部都争先恐后到艰苦岗位、到基层去,并以此为荣。
我到乡镇工作,已经三年多。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有过迷茫、困惑,但更多的是收获。扎根基层一线虽然辛苦,但既然选择走上“为人民服务”这一条道路,我就必须要服务好人民群众,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为人民服务”之路,是一条不断学习的道路。虽然年轻干部的文化素质较高,但其知识结构往往与基层实际工作脱节。记得初到乡镇工作时,理论积累的不足、业务知识的缺乏,常常让我在面对群众的各种咨询时手足无措,有一种“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后来,重庆市奉节县公平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一名老同志提醒我:“如果我们连乡村振兴的内涵、要求都不了解,那我们的工作就失去了方向。”正是这一提醒,让我投入到理论积累和业务学习之中。“刀不磨要生锈”,善学习是年轻干部服务好人民群众的前提。在乡镇工作的这些年,我深刻地认识到,要融入基层建设这一片天地,必须挤时间学、钻进去悟,以理论积累促进业务提升、以业务提升夯实理论积累,努力实现从“不懂”到“懂”、从“懂”到“精”的转变。
“为人民服务”之路,是一条不断进步的道路。一位驻村第一书记告诉我,他在市级部门工作,是主动请缨到一线驻村的,希望能够在基层工作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他说“为人民服务”之路,是一条不断进步的道路。对此,我深有体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乡镇工作,我和我的同事面对的是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多重任务。乡镇工作任务繁多,我们要成为应对各种挑战的“多面手”。把自己变成“多面手”的这个过程,不仅增长了我的本领,也锤炼了我的作风。我开始主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谈问题、聊家常,甘当群众勤勤恳恳的“老黄牛”。
如今,回想起来,我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尽管乡镇工作充满艰辛和挑战,但我得到了成长。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群众打交道、如何回应群众的需求、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白日莫虚度,青春不再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应当到基层去,基层这一片广阔的天地是我们大有可为的舞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我们要主动到基层去,走好“为人民服务”之路。
(作者单位:重庆市奉节县公平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