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干部“会担当”“重担当” “敢担当”的能力本领

2024-08-21刘晓宇

党课参考 2024年9期

早上8点不到,福建省泉州市古城里的游客熙熙攘攘,提线木偶戏、南音表演等纷纷上演,热闹非凡。

“赶紧再去施工现场看看!”脚踩一双轻便的运动鞋,福建省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利用管理科副科长黄建东早早地出了门。

“工业外迁后,如何盘活利用闲置地块、补足设施短板,这是近两年古城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重点。”工作了20年,黄建东实战经验不少。

近年来,泉州市深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完善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通过实训赋能、选树典型、严管厚爱等方式,增强干部“会担当”“重担当”“敢担当”的能力本领,推动形成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生动局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训赋能

“我方认为,生产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于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我方认为,部门监管不力、排查不严才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在中共泉州市委党校(泉州行政学院)一间研讨室里,围绕同一辩题,台上6名干部辩论正酣,台下60多名干部一边听、一边思考。30分钟的辩论结束后,讲师陈小红总结道:“不错!辩论双方既有理论逻辑,也有实践观察,这堂课达到了预期效果。”

这场辩论,是中共泉州市委党校(泉州行政学院)第98期科级干部进修班在课上的一幕。在本期科级干部进修班中,60多名学员来自泉州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他们来到这里进行了为期5周的培训“充电”。

“以实战为导向,我们将课程与实践紧密结合,紧扣发展目标任务和干部履职需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中共泉州市委党校(泉州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杜明星说,“我们结合泉州市民营企业多、金融需求量大、急需产业转型等实际,投入使用了《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提质升级》等一批教材;针对重点岗位领导干部的需求,先后开展‘数字经济发展’‘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等10个专题培训;围绕半导体产业、新能源发展等,创建东海干部学堂‘云课堂’,邀请专家学者、头部企业负责人线上授课……”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干部“会担当”赋能添力。泉州市坚持分级分类,实施“晋江经验”传承工程、思想政治铸魂工程、专业能力赋能工程等干部教育培训工程,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我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参与市政府督查。培训期间,市委党校组织学员前往莆田市木兰溪听治水故事、理治理脉络,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连景忠在参加市委党校县处级干部进修班集中培训后说,“木兰溪得以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离不开正确政绩观的指引,离不开完善的法治保障,这对于我做好本职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今年全国两会闭幕不久,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的南安市便组织开展了“新质生产力和新经济发展”学习活动。活动中,来自乡镇(街道、开发区)、市直经济部门、市属国企的50余名主要负责人,赴上海、苏州等地学习各地科技创新的先进经验。

“通过学习,我们看到了差距、明确了不足,‘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更加强烈。”一名学员感慨道。

选树典型

“这里曾是一家电子仪器厂,去年刚刚改造成一家酒店,旅客在这里可以尽览古城风光。”行走在泉州市通政巷里,黄建东娓娓道来。

曾经,泉州市有不少工业低效用地,这些土地地形破碎、性质复杂、功能不清。2022年9月,国家赋予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政策。彼时,黄建东被抽调进入“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专班”,担任城镇低效用地开发组组长。

走现场、看图纸、捋政策……半年时间内,黄建东率领组员完成了关于泉州市低效用地的调查摸底工作,共开展调查低效用地2万余宗,总面积25.63万亩。同时,他积极推进试点示范项目、撰写首批政策包……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黄建东因表现优异、实绩突出,被评为泉州市“担当者”先进典型。

2023年以来,泉州市树立抓落实、拼实绩、比贡献的鲜明导向,以永葆“爱拼敢赢”精气神为主题,常态化选树“担当者”先进典型,激励干部优者更优、后进争先。

把典型选好,把“重担当”导向树起来。泉州市建立健全“赛马”比拼机制,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领域,设置“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等10项指标,组织各单位和有关工作专班向泉州市委推荐担当作为优秀干部。在此基础上,组织部门采取包片跟踪、蹲点考核等措施,了解掌握干部的实际表现及工作成效,结合专项工作表现、考核情况以及单位党委(党组)、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综合研判确定先进典型。

深入梧林传统村落、安平桥等网红打卡点、热门景区和重点乡镇(街道)指导开展春节主题体验活动;在古城设立窗口推介晋江市文旅;带领3支晋江市非遗队伍参加民俗踩街活动……2024年春节,晋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蔡惠琼步履不停。

作为“担当者”先进典型,蔡惠琼的故事登上泉州市推出的“争当21世纪‘海丝名城’建设的担当者”丛书。该丛书集纳了各领域的“担当者”事迹,并被发放给全市所有干部,供大家学习。

“让‘担当者’发挥榜样效应,我们按规定对‘担当者’给予嘉奖记功,并通过媒体报道、事迹汇编、巡回宣讲等方式,予以通报表扬,同时符合事业需要、人岗相适情况的干部给予提拔重用或晋升晋级,让‘担当者’有为更有位。”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严管厚爱

“年度考核看的是平时履职表现的情况,大家开展工作时更注重抓在平时,担当作为的劲头便更足了。”参加完干部年度考核谈话,泉州市鲤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金建法由衷地感慨。

2022年,鲤城区开始实行“干部考核积分制”,为干部履职表现建立可查询、可跟踪、可评价的量化考核工作机制。“我们制定《干部履职表现量化考核评价表》,设置履职得分、激励加分、惩戒扣分三大积分项,每个积分项明确得分、加分、扣分的标准细则,对全区干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考量。”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晓辉说。

鲤城区坚持把开展履职量化考核与推行干部“能上能下”结合起来。2022年以来,在量化考核中获评“好”等次的44名干部被提拔使用、62名干部职级得到晋升、21名干部得到进一步使用;7名区管实职干部因履职不力被调整。

“工程进度如何?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协调?”泉州市永春县纪委监委驻县卫健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黄映雪带队前往县里某医院施工现场,开展一线监督。

翻开黄映雪的笔记本,上面记得密密麻麻:就医流程可否再优化简化,让群众少跑腿;县级医院如何引入省级医疗资源,构建跨域医联体……笔记本上记录的问题,都是黄映雪关注的重点。

对干部既要严管,也要厚爱。近年来,泉州市建立督促党委(党组)落实干部日常管理责任清单,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促进其在激励和约束中成长。同时,泉州市加强提醒函询诫勉工作,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出台关爱激励干部“八条措施”“十条意见”,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我们要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用好‘赛马’比拼机制,坚持‘担当者’先进典型引领,激励广大干部敢想敢为‘敢担当’,以‘争’的意识、‘拼’的姿态、‘抢’的劲头投身高质量发展。”泉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