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内涵要义、运行逻辑和推进路径

2024-08-18尤天生

职业 2024年13期

摘 要:当前数字化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并渗透到职业教育领域。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进程,离不开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以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点任务。鉴于此,本文立足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内涵要义与现实需要,简要分析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运行逻辑及推进路径。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数字素养;内涵要义;运行逻辑;推进路径

数字素养赋能教师能力发展,是我国当前教育数字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职业学校教师数字素养赋能专业能力发展受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师自我认知不足且缺乏发展内驱力,主要表现在研究意识淡薄、数字化教学能力不足等方面;二是缺乏数字教育支撑,如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政策支持、整体改革进程迟缓、数字技术未能充分融入工作环境等。

一、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内涵要义

基于行为导向理论与系统理论,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形式方面,包含教育要素、经验要素以及培训要求。其中教育要素是指系统的学习;经验要素是指促使教师提高专业能力发展水平的学习、工作以及活动经验;培训要素多是指以推动专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各种活动。二是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应该了解掌握的教育政策内容、专业学科知识、师德师风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使用等。三是行动方面,主要包括接受指导,了解新知识,复习回顾已学知识,探讨合作、分享交流。四是目标方面,具体指的是能力发展的目的,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目标,主要包含教学水平的提升、学习质量的提高、培育质量的升级。

综上所述,首先,从个体要求角度来看,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职业学校教师积极追求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持续提高教学管理能力、课程教学能力以及实训指导能力;其次,从社会需求来看,职业教育应该形成系统联动,积极开展交流与协作,鼓励引导职业学校教师主动参与、深刻思索,从而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最后,从制度层面来看,应拓展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途径,按照构成教师专业能力的各要素建立评价指标,评估教师某一阶段的专业能力发展成果,同时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制定相关制度,保障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数字化技术、教师发展平台,不仅能为职业学校教师的学习创造便利条件,还能促进教师更新观念,主动走出专业能力发展的“舒适区”。进入数智时代,职业学校教师应认识到不能单凭某门学科知识树立权威,而要注重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更新能力的提高。

(二)有助于教师提高对信息的选择、提炼与加工能力

在信息时代,虽然信息随处可见,但信息资源却良莠不齐。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应具备分析信息、提炼信息与加工信息的能力。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数字素养,使其能通过互联网获取和甄选有价值的知识内容的能力。

(三)有助于教师提高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信息技术并非只是一种手段工具,职业学校教师若仅能解读信息技术传输的内容,则很容易陷入技术的“牢笼”。职业学校教师通过提高数字素养以强化专业能力,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融合,由此建立新的教学秩序、打造新的教学范式。职业学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不同的现代教学工具。比如,利用大数据进行学情调查、利用智能教育平台进行测试;通过QQ、微信等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利用“蓝图一点”等软件,按照班级学生的水平层次自动生成试题,再利用软件批改功能完成自动化评阅等。

三、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运行逻辑

(一)循证视域下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运行逻辑模式

笔者主要通过循证视域,即将“微认证”作为一种基于能力本位理念,融合数字技术支持的微型学习活动评价,遵循“以证据作为决策核心要素”的“教师教育循证逻辑”,简要分析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运行逻辑。通常该运行逻辑可以被划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教学“循证环”运行模式,第二种是微认证“循证环”运行模式。所谓“循证环”是指在能力认证与数字素养评价中,经历素材从粗糙至精细、证据从低级至高级的“归纳—演绎—归纳”循环。

首先,在教学“循证环”运行逻辑模式中,教师以教育者的角色,在履行日常教学职责,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从个体客观感受与主观经验出发选择数据,如云端数字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库与现代教育技术工具教学中的应用等,打造互联,进而获得数字素养提升的证据,如教育教学、教师评价、教育科学研究、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然后在教学能力发展实践中及时进行检验。通过对数字素养提升证据的检验,不仅能对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反馈,还可以作为教师能力发展的重要证据,由此推进微认证“循证环”的运行逻辑模式。

其次,微认证“循证环”运行逻辑模式运行的主导源自政府相关部门,在该模式下职业学校教师的角色是“学习者”,将证明素材提交给托管机构,由该机构遵循发行的认证标准评价教师能力。然后按照所得的反馈结果,一方面对校内数字环境建设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优化师资考评以及师资培养的策略,教师利用反馈结果总结能力发展证据,同时在反思中对自己形成更全面的认知,立足教学实践积极探索能力发展路径。除此之外,运行逻辑的场域是和外部环境相互融通的数字化环境,简言之,职业学校教学应处于数字化的教育环境中,在获得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有力支持的前提下,避免因环境封闭而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上述两种在“循证环”模式下的运行逻辑,都是将教师视作“枢纽”并且进行递进式衔接。逻辑任务为通过提高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而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的教学实践活动属于运行的起始点与落脚点。

(二)循证视域下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运行逻辑特点

第一,运行逻辑的层次性。层次性不仅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更是系统与逻辑运行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基于运行逻辑的层次结构分析,两个“循证环”都可以被视为“子系统”,同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前后递进的。除此之外,两类“循证环”模式下的运行逻辑,是由层次更低的要素组成,比如共享认证信息、能力认证归类等。

第二,运行逻辑的整体性。在逻辑支撑下的系统,是彼此依赖的、由不同组成部分建立起的、具备指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在上述运行逻辑下的“循证环”以数字素养赋能职业教师能力发展,得益于教师、学生、环境等不同要素之间的有机配合,一方面实现教学相长功能,另一方面实现评价功能。

第三,运行逻辑的开放性。运行逻辑想要达到动态平衡,需要内部与外部之间相互协调。与以往教师能力评价模式不同的是,“循证环”依托信息的流转和交换,保障由内部促进职业学校教师数字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该运行逻辑还要有巨大的运转体量支持,这样能够容纳更多的方法、内容,从而在强大的外部支持下助力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

四、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推进路径

(一)建设数字化校园,创设数字技术环境

无论是数字化技术还是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都能起到培养职业学校教师数字素养以促进能力发展的作用。因此,应大力支持数字化校园建设,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职业学校的数字化建设项目提出具体要求,既要对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展横向评比,还要对典型建设案例进行大力推广,积极鼓励职业学校之间合作共享,进而打造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职业教育集群,最终实现职业学校间的共同发展。职业学校通过积极建设数字化校园,提供数量充足、功能齐全的数字化教学基础设施,创设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在基础建设方面加快实现教育数字化,从而为开展数字化教学工作提供保障。职业学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建设并更新智慧教室与录播室等相关配套设备,由专业人员负责维护教师的大数据,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建设正规的学习平台与资源库,配置专职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指导,及时提供帮助,避免教师对教学技术的应用产生抵触情绪,鼓励并支持其将数字化技术有效运用于课程教学中,在每日的教学实践中提高数字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教师能力发展。

(二)创建数字素养培训模式

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职业教育领域研究人员,构建兼顾普适性、基础性以及指导性的职业学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模式,收集整合相应的培训资源,一方面为提高职业学校教师数字素养提供资源、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指导,另一方面形成明晰的职业学校教师数字素养要求,同时对资源不足或者教师数字素养培养难度大的职业学校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帮扶。职业学校在对教师进行数字素养培训之前,应先进行校内调研工作,主要掌握学校当前师资队伍的数字素养水平,了解各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数字化教学与实践数字化教学的需求,基于政府颁布的培训体系,利用校内调研结果设计校本培训方案,同时为每位教师提供专门的“能力发展档案”,由此保障数字素养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一般培训内容包含“技术融合教学的创新路径”“数字技术知识技能”等。有关数字技术的知识技能,涉及使用智慧教室的注意事项、操作智能化教学设备的要点、制作微课的技术等;关于技术融合教学的创新路径,包含教学设计、翻转课堂以及“O2O”教学等,需要注意的是,培训基础内容是数字知识技能,而重点在于数字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基础内容培训,可结合调研结果面向数字素养相对薄弱的教师进行,重点内容培训则应展现学科特点,即依据学科门类开展专项培训。除此之外,还可邀请不同专业具有丰富数字化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利用学术分享、现场观摩或者“数字技能大赛”等形式,培养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在比赛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

(三)进行数据驱动下的数字素养评价

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在培养职业学校教师数字素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在具体的实施环节,应量化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权重,这样能够为管理人员的培训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职业学校应以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为基础建立适合本校教师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开发用于进行自我评估的数字化工具。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对数字素养赋能职业教师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其可以促使教师主动对自身数字素养水平进行反思。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职业学校的评价方式仍然以结果性评价为主,难以从客观角度评价教师的数字素养水平。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职业学校应与时俱进,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如利用大数据,收集学校教师的学习行为以及教学行为数据,其中应涵盖数字化意识、数字化应用以及专业能力发展等,在上述数据信息支持下实施动态化、精准化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同样,可以利用数字化的自我评估工具,帮助教师在实践中及时了解自己数字素养已经达到的水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而有效指导教师提高数字素养以促进专业能力发展。

五、结束语

笔者基于循证视域探究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运行逻辑,从数字化校园建设、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三个方面,提出数字素养赋能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发展的推进路径,以期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吴砥,桂徐君,周驰,等.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标准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8).

[2]闫寒冰,余淑珍.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以研训专业化为底色的数字化实践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8).

[3]孔令帅,王楠楠.如何发展教师数字素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路径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23,43(6).

[4]胡小勇,李婉怡,周妍妮.教师数字素养培养研究:国际政策、焦点问题与发展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4).

[5]王佑镁,杨晓兰,胡玮,等.从数字素养到数字能力:概念流变、构成要素与整合模型[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3).

(作者:尤天生,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教务教研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