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家风教育对技工院校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分析与对策
2024-08-18张天芳
摘 要:技能型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技工院校开展家风教育对培养技能型人才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家风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首先阐述了新时代家风教育对技工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其次介绍了技工院校家风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了通过新时代家风教育引导技工院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以期为技工院校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关键词:家风教育;价值观;技工院校学生
家风是指家庭中代代相传、代代积淀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等。家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风的内涵一直在变化。封建社会儒家倡导的“修齐治平”成为家风传承的重要内容,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倡导的“爱党爱国、忠于人民、艰苦朴素、甘于奉献”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家风。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贯穿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全过程,引导家庭成员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培育优良家风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家风教育在学生价值观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开展家风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成长,有助于技工院校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素养。
一、新时代家风教育对技工院校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家庭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第一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庭的风气、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等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风传承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家庭、家教、家风之间的关系,深化优良家风传承。通过传承家风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如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等,学生在家庭中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从而培养出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风貌。在价值观养成过程中,家庭因素会占据主导位置,学校开展家风教育离不开学生家庭的帮助。学生在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时,第一想法就是寻求家庭与父母的帮助,模仿与使用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所以良好的家风是学生价值观体系构建的基础。
(二)家庭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途径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形式中,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功的保障。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树的话,社会教育是树冠,学校教育是树干,家庭教育则是树根。只有实施“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作保障”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很多人认为,学生进入学校接受的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会急剧下降,但实际恰恰相反。家庭教育是学生价值观塑造的主要因素,成为影响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家风传承对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国家和民族的基本细胞,家庭中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的传承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至关重要。在家庭中,通过祖辈的故事和生活经验,学生能够了解到家族的发展历程和艰苦奋斗历史,从而培养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家庭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使他们积极为祖国的繁荣稳定和民族团结贡献力量。所以家风教育对于学生更为重要,在技工院校中开展家风教育,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三)家风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家风教育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当前我国社会对于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法治建设往往是在行为方面作出约束与管控,而家风教育则是在伦理方面开展教育工作。虽然二者在实施层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但是却拥有相同的目的,展现出了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家风传承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避风港,家庭中的风气和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塑造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文明社会之中,法治能够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仅依靠法治并不能完全实现社会的和谐,广泛开展家风教育,在伦理层面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技工院校家风教育的现状
为深入了解技工院校家风教育情况,笔者围绕学生家庭教育情况、学校家风教育现状,通过座谈、实地访谈、网上调查等方式对济宁市部分技工院校在校学生进行了调研,共发放问卷837份,有效问卷837份。其中新生(入学第一年)问卷299份,老生问卷538份。笔者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技工院校学生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对新时代家风内涵了解不够,学校家风教育形式单一。
(一)学生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和家风教育很重要,但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关于家庭教育和家风教育的重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1.97%的学生认为家风教育对一个家庭来说作用非常大,有34.05%的学生认为家风教育对一个家庭影响较大,有13.98%的学生认为家风教育对一个家庭有影响,认为家风教育对家庭完全没有影响的为零,这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和家风教育很重要。
对于有无主动阅读有关家风书籍的问题,学生填写为“无”的占比65.05%,其他主动阅读过有关家风书籍的学生填写的主要书籍有《论语》《弟子规》《颜氏家训》《菜根谭》等,这些书籍均为技工院校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每日一语”活动所用书籍,可以看出学生主动阅读不足,对家风教育学习的动力匮乏。
由此可见,技工院校学生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和家校开展家风教育很有意义,但停留在“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问起来不知道”的状态,主动参与家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
(二)新时代优秀家风内涵丰富,但学生了解不够深入
在对学生所在家庭是否有家风家训的调查中发现,76.11%的学生认为自己家没有家风家训,19.47%的学生认为自己家有家风家训但不知道具体内容,只有4.42%的学生能清晰说明自己家的家风家训内容。这说明目前家庭家风教育主要通过长辈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承,家风建设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家风教育的活动形式多样,但方法有待改进,有效性有待提高
关于家风教育的途径,32.02%的学生选择思政课,45.04%的学生选择第二课堂,14.46%的学生选择社团活动,8.48%的学生选择网络媒体平台和其他途径,这也是他们接受家风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由此可见,技工院校虽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风教育活动,其中以思政课和第二课堂为主要载体,但是开展家风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通过新时代家风教育引导技工院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一)依托理论课和第二课堂促进学生行为养成
建立大思政课程体系,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开设各种理论课,如思政课等。教师应在课程中融入家风教育,加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要求,通过知识承载,充分挖掘和利用能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品性养成和磨炼意志的内容元素,使家风教育与理论课有效融合,增强家风教育在理论教育中的开展效果,逐步取得从知识教育到情感教育再到价值教育的育人成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二)利用新媒体打造网络和家校共育平台
在当前网络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更高,而信息的更新速度也明显加快,所以技工院校在开展家风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借助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种推文,将家风教育有效融入日常教育工作中,借助典型的家风教育案例,使学生得到更大程度的启发,并在留言区设置相应的互动话题,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还可以利用校园网,在广播站与宣传栏的配合下,开展优秀家风教育,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家风教育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新媒体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如通过公众号、抖音、快手等,记录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可以随时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成长表现。还可以建立各类网络群,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参加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生成人礼等各类活动,不断增强家校互动,提升家风教育效果。
(三)发挥班主任引导作用
班主任作为学生日常的管理者和教育者,能够在家风教育中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班主任要了解新时代对于核心素养的要求,要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奉献精神。在日常工作中,要更多地关心学生,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家风家训的学习讨论、交流活动和主题班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借助多元化载体开展实践活动
技工院校可以利用多元化的形式开展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在学校日常教育工作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政治教育,发挥技工院校第二课堂的延伸作用。借助校团委、学生社团等,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例如,走访居民社区、举办文艺表演活动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促进学生融入社会环境。此外,技工院校还需要推进诚信与志愿服务建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观念,帮助学生养成奉献精神。
总之,家风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优良家风对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繁荣都有重要意义。技工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家风教育,充分认识学生家风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提升家风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融入新时代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大业中,将学生培养成为素养高、技能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吕尚征.画说家风[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8.
[2]葛永芳,陆峰.家风文化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意义与有效路径[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2(1).
[3]李娜.家训文化在技工院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职业,2017(4).
[4]李绍强,李晓煌.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24(5).
(作者:张天芳,济宁市技师学院正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