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理念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4-08-10付志晨

科教导刊 2024年21期

摘 要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着眼于培养学生在面对具体情境时处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当前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偏差。文章聚焦OBE理念,坚持思政引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以毕业要求为出发点,确立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的实施路径,以教学改革促进课程优化,助力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OBE理念;案例分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1.041

A Study on Teaching Reform of Case Study Course under the

Guidance OBE Concept

Abstract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Cases and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ajor. It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handl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specific situations. However, there is a deviation between the current teaching mode and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OBE concept, adher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combines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 and tak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establish the overall idea of curriculum reform. Based on this,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aths are formed to promote curriculum optimization through teaching reform and assist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site and applied talents.

Keywords OBE concept; case analysis; teaching reform

OBE理念,也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建设课程体系。它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最先应用于工科教学,进而扩展到教育等学科领域,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如王明月[1]将OBE理念应用于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改革,张会[2]研究OBE理念下SPOC模式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施策略,等等。因此,OBE理念指导下的案例分析课程改革有理据可遵循,有经验可借鉴,有成效可参考。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以下简称“案例分析”)是专业课必修课,开设在第六学期,该阶段是学生深入学习专业课、锻炼教学能力和考取相关证书的黄金期,同时也是其考虑未来职业规划的关键期。案例分析课程从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出发,逐步引导到理论学习,较好地连接了理论与实践[3]。然而,基于教师的授课经验和教学反思,结合师生座谈、毕业访谈、问卷调查等反馈结果发现,当前的教学存在案例内容陈旧、理论知识散乱、教学模式单一、考评方式固化、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

1 课程改革总体思路

聚焦OBE理念,武昌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掌握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及中外文学文化知识,能够在国内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在国内外从事国际中文教学,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体系的一环,案例分析课程亦服务于这一目标。

课程组基于对当前授课模式的分析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坚持思政育人理念,对标OBE理念中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最终确立案例分析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重构目标、整合内容、活化课堂、革新考评,形成“一个中心、两个主体、三个目标、多个维度”的改革模式。

具体来说,课程改革以OBE理念中心,聚焦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立足两个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设计更具弹性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强化学生的使命和担当;从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资源共享等多个维度来优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 课程改革实施路径

2.1 反向设计 明确目标

案例分析课程改革目标立足OBE理念,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课程内容、毕业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大致可分为:①国内中小学和教培机构教师;②政府、企事业单位员工;③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④继续深造或其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该课程所对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分别是:①具备熟练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能胜任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汉语教学工作;②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③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及跨文化交际知识,理解和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据此,该课程的教学应重视实践,帮助学生建立对实际教学的整体理解,通过探索和实践,成功转型为语言教学的思考者和行动者。据此,调整后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是看案例,长知识。通过学习和分析案例,学生能了解多样化的汉语教学情况,包括课程设置、教材使用、考试评估等,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特点与挑战。通过评析案例中的教师行为来扩充知识储备,一方面,学生有机会深入理解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授课方法,如:输入假说、二语习得顺序、偏旁笔画的讲授等;另一方面,学生可掌握教学环节、教学管理与合作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如:课堂教师用语、如何应对课堂突发状况、因地制宜展开课堂活动等。

其次是重实践,提能力。基于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其中所反映的教学矛盾,重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分析能力;接触不同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尊重和接纳不同的文化,发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后思考题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基于文献的扩展阅读来调动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研究意识;丰富完善线上学习资源,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基于课堂上的情景模拟和实训课的同步练习,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实践所需,为日后就业做好准备。

最后是引思政,有使命。通过了解不同国家的教学案例,使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包容,逐步形成国际化视野;通过研讨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的内容,学生可以意识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角色,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提升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分析文化教学相关的案例,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体系和特点,从而树立起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授课全程秉承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的机遇和挑战,将案例教学与课程思政融为一体。

2.2 聚焦实践 优化教学

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和本专业的毕业要求调整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立足学生,突出特色。此次修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具体内容如下。

①调整章节比重,强化技能教学。本书共七章二十一个小节,结合OBE理念的反向设计原则,参照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做出相应调整,增加了教学环节、教学管理、语言要素和语言技能教学的课时,减少了老年人的汉语教学和海外教学合作的内容。授课过程中注重联系中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规范的拼音、笔画输出,提升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接社会的入职需求。

②弱化教师讲授,强调学生思考。每个案例均由案例本身、案例分析、思考题和扩展阅读四部分组成。本次调整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分析部分由以往的教师总结改为学生总结,教师补充。此外,还需要利用好思考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展示,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在扩展阅读环节,鼓励学生去阅读相关文献,挑选感兴趣的话题来撰写文献综述,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③同步实训教学,服务证书考试。本专业在第六学期同步开设国际汉语教学职业素养实训课,服务于《国际汉语教师证书》的笔试和面试。《案例分析》作为官方指定参考用书,在应试者备考时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课程改革对标证书考试,在授课过程中增设证书考试内容的教学,在课堂上模拟考试场景,现场问答,全员参与。此外,教师在实训课上结合案例创设真实情境,展开模拟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④对焦课程思政,厚植文化自信。教材部分案例涉及中国形象问题,如“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吗?”“中国美食遇到动物保护主义”等。纷繁复杂的信息化时代,学生需要了解真实的海外中国形象,接触不同地区的汉语教学。部分案例还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如“中国人取名字的文化”“庆贺中国新年”等。文化教学离不开对文化内容的熟悉和了解,但是,要有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和热爱才能够更好地传递中国形象。本次教学改革强调思政教育,实现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和课程思政的交叉融合、协同育人。

2.3 交叉创新 活化课堂

①多法并举,增强体验。基于OBE理念,采用PBL问题驱动法、POA产出导向法展开教学,设计更有弹性的教学内容,可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案例是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4],是课堂讨论的主要素材。采用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小组合作、主动探究,有助于打造研究型的教学模式。此外,教师还可借助情景模拟等方式,再现真实场景,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

如:讲解案例“可懂输入是基本功”时,教师希望学生能结合“i+1”理论展开教学,以此目标为导向,反向设计教学步骤。以“充值”“除湿”为素材,模拟成人零起点国际班的教学现场,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图片和动作进行解释。再结合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启发学生灵感,归纳得出什么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接着引入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强化理论教学。之后鼓励学生讨论,以思考题中所选的词汇和语句为例,两人一组分饰师生,要求采用合适的教学语言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展开讲解。最后分享相关文献资料,加深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

②技术赋能,创新教学。首先,利用线上平台,加强师生互动。混合式教学可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学生自学;线上的签到、讨论环节可更好地留存数据资源;线上答疑解惑环节方便师生之间的信息互通,适用于证书考试的交流分享。依托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以多种手段呈现教学内容,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升其核心素养。其次,充分挖掘超星学习通、大学生慕课等网站的优势,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在讲解案例“汉字的笔顺”时,分享田字格转换网址,打开教学新思路;利用文心一言、Chat GPT等来启发学生的教学灵感,设计不同类型的教学活动;采用AI技术,自动生成教学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③平台联合,资源共享。首先,增补教学案例,与时俱进。案例分析课程所用教材出版时间较早,对当下的汉语教学情况反映不够全面[5]。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参考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文联盟等平台,适当增补案例,带领学生讨论焦点话题,了解真实的中文教学情况。其次,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共享。在语言要素和语言技能教学中,教师可借助BCC语料库、CCL语料库、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汉语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等来精准定位汉语学习者的偏误,启发学生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此外。还可线上观摩不同高校的对外汉语示范课,提升学生的教学本领。最后,分享志愿者生活,增强体验。利用孔子学院的宣传平台了解汉语教师志愿者们在海外的教学和生活,借鉴优秀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心得体验和活动方案,增强学生对海内外汉语教学的真实体验,补充实践性教学知识。

2.4 革新考评 保证效果

改变以往的考核形式,实施多元化评价。利用提问、作业、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利用小组讨论、模拟实践、限时结构化问答考查学生对教学组织、课堂管理与教学、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利用课程论文、调研报告考评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利用线上数据获取反馈,监测学生的参与情况。调整期末和平时成绩的占比,侧重过程性考核,对标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估。对焦OBE理念,利用产出结果检验是否达成课程目标,追求课程改革的优化发展。

3 结语

本次课程改革秉承OBE理念,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思政育人理念,系统化改革案例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坚持立体化育人,参照毕业指标点反向设计教学目标、聚焦实践整合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手段、革新考评机制,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持续推进的过程,案例分析课程也将继续优化,旨在培养出更多具备国际视野、扎实专业知识和出色教学技能的人才,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明月.以OBE理念为导向的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11):106-109.

[2] 张会.OBE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Spoc模式的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3):155-156.

[3] 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的开创之作——《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评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7,15(3):72-75.

[4] 朱勇,孙岩,张京京.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修订版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5] 程芳颖.“四个回归”背景下提升民办高校学生专业能力实践探究——以“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课程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