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2024-08-09李悦融,牛薇薇
【摘 要】在经济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发展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2012-2022年22家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直接影响和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首先,开展绿色信贷能显著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其次,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指标和不良贷款率指标具有明显的中介效应。因此,在经济转型和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信贷;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中图分类号】F832.4;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4-0032-03
1 引言
2007年,我国颁布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旨在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绿色信贷通过商业银行渠道使资金流向对环境友好的市场,然而由于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相关的政策和治理体系尚有不足,导致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从理论上来说,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绿色金融理论、推动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因此,本文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深入分析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开展以及风险承担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首先是关于绿色信贷的研究,何德旭等[1]认为商业银行应大力推广绿色信贷。钱水土等[2]认为绿色信贷应对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信贷支持。顾海峰等[3]认为绿色信贷政策可以为商业银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其整体稳健运营。其次是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王宏涛等[4]从盈利性渠道和风险渠道出发,得出绿色信贷能够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也有部分学者持有相反的意见,邵传林等[5]认为绿色信贷会增加破产风险,从而加剧了银行的风险承担。
综上,关于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暂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已有的研究大部分探讨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直接影响,或者从银行声誉、社会责任等常见角度进行阐述。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将安全性和盈利性指标作为中介目标,来探讨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
3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及假设
3.1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分析
3.1.1 基于资产质量渠道的影响机制分析
资产质量对于银行安全性经营十分重要,本文选取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资产质量的衡量指标。绿色信贷通常投向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借款人通常有更强的还款能力和更低的违约风险。因此,通过增加绿色信贷的投放,商业银行可以降低其不良贷款率,提高资产质量,进而降低风险承担。
3.1.2 基于盈利能力渠道的影响机制分析
绿色信贷主要投向发展前景和盈利潜力较好的绿色产业,可以保障商业银行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从而优化其收入结构,提高盈利能力。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选择净利润,一旦银行利润率提升,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就会增强。此外,绿色信贷要求商业银行对借款人和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风险评估,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3.2 相关研究假设
假设1: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绿色信贷规模会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假设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绿色信贷会通过提高净利润降低银行风险承担。
假设3: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绿色信贷会通过降低不良贷款率降低银行风险承担。
4 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1.1 变量选取
第一,被解释变量。
本文参考谢朝华等[6]在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中的方法,通过构建Z值模型来衡量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Z值可以综合反映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资产充足率以及收益波动,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银行的风险水平,公式如下:
Zit=■
其中表示商业银行i在第t期的总资产收益率,表示商业银行i在第t期的资本充足率,表示总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Z值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呈负相关。
第二,解释变量。
本文参考顾海峰等在研究绿色信贷的社会责任渠道时用到的方法,将绿色信贷余额的对数作为解释变量,用GC表示。
第三,中介变量。
基于资产质量渠道和盈利能力渠道,本文引入不良贷款率和净利润作为中介变量,分别用NPL和NP来表示,来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间接影响机制。
第四,控制变量。
微观层面的变量包括:资本充足率(CAR)为资本净额和加权风险资产的比值;资产负债率(DAR)是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重。宏观层面的变量选取GDP增长率(GDP)。
4.1.2 数据来源
我国2007年开展绿色信贷政策,但直到2012年绿色信贷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因此本文选取2012-2022年2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6家国有银行、8家股份制银行和8家城商行。绿色信贷数据来自各银行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财务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来自中经网产业数据库。
4.2 模型构建
第一,Hausman检验。
经过检验,P值为0.031 7,小于0.05,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所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第二,基准模型。
Zit=?茁0+?茁1GCit+?茁2Controlit+?茁3Yearit+εit (1)
其中,i和t分别表示银行和年份,Zit表示i银行在t年的风险承担水平,Controlit是控制变量,Yearit为年度虚拟变量,?茁0为截距项,?茁1、?茁2、?茁3是回归系数,εit为随机扰动项。
第三,中介效应模型。
NPit=?琢+?茁4GCit-n+?茁2Controlit+?茁3Yearit+εit (2)
Zit=?琢+?茁5NPit+?茁2Controlit+?茁3Yearit+εit (3)
NPLit=?琢+?茁6GCit-n+?茁2Controlit+?茁3Yearit+εit (4)
Zit=?琢+?茁7NPLit+?茁2Controlit+?茁3Yearit+εit (5)
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净利润(NP)和不良贷款率(NPL)。其中,?茁4、?茁5、?茁6、?茁7是回归系数,净利润越大,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越小,若?茁4和?茁5的乘积为正,说明绿色信贷可以通过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不良贷款率越大,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越大,若?茁6<0,?茁7<0,说明绿色信贷能够通过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
4.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选取2012-2022年22家商业银行共242个数据作为样本,其中绿色信贷余额(GC)均值为6.33,最大值为10.59,最小值为0。由数据可知,各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开展规模和效果水平存在差异。
4.3.2 相关性分析
变量相关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绿色信贷余额(GC)和Z值的相关系数为0.45,且在1%的水平显著,说明绿色信贷余额越大,Z值越大,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越小。
4.4 基准模型回归分析
为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检验(见表3)。如表3所示,第2列是不包含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解释变量(GC)的回归系数为0.06,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银行开展绿色信贷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加入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仍显著为正。综上可知,积极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会显著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验证了假设1。
4.5 中介效应检验
首先用净利润作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代理变量,如表3所示,?茁4为0.55,?茁5为0.01,表示绿色信贷业务能够以提高盈利能力的方式间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假设2得证。
其次将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安全性的代理变量,如表3所示,?茁6为0.02,?茁7为-0.05,表示不良贷款率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但是绿色信贷并未显著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假设3并未完全得证。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绿色信贷通过商业银行使资金流向环境友好型企业,从而促进绿色发展,因此如何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来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目前学者对风险承担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结果,因此本文选择2012-2022年22家银行的数据,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检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绿色信贷能够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基准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06,说明绿色信贷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呈反向关系。通过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行更多地投资于环保企业,不仅可以降低违约风险,对银行自身的声誉也有较好影响,政府对此类银行也会提供更多支持,从而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
第二,绿色信贷通过提高盈利能力间接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从实证结果来看,开展绿色信贷能够提高银行盈利能力,一旦银行利润水平不断上升,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就相应增强,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也更加完善,因此绿色信贷可以通过提高盈利能力间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
第三,不良贷款率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但是绿色信贷并未显著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可能是由于绿色信贷施行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不足,其对不良贷款率的降低尚未形成较大的影响。
5.2 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绿色信贷实施时间较晚,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体系尚未健全,绿色信贷业务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对绿色信贷效果产生了极大影响。本文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绿色信贷开展力度,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当商业银行加大对绿色信贷的开展力度后,为其利润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目前我国绿色信贷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不断推进绿色信贷产品的创新和升级,可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增强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
第二,优化信贷结构,增强银行资产安全性。
由实证结果可知,绿色信贷可以通过增强资产的安全性间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绿色信贷往往投向绿色产业,可以有效保障银行收回存款,优化信贷结构,增强绿色信贷的占比,可以加强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从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
第三,完善绿色信贷法律体系。
目前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多为指导性文件,缺乏具体和强制性的监管标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明确的绿色信贷法律体系,制定相关法规来指导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
【参考文献】
【1】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4-9.
【2】钱水土,王文中,方海光.绿色信贷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1):1-8.
【3】顾海峰,史欠欠.绿色信贷是否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社会责任与绿色声誉渠道[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3,44(01):2-10.
【4】王宏涛,曹文成,王一鸣.绿色金融政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机理、特征与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2,37(04):143-160.
【5】邵传林,闫永生.绿色金融之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是“双刃剑”吗——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准自然实验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0(01):68-77.
【6】谢朝华,陈涵达.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4):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