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轻慢性肾病患者的心理压力
2024-08-09何悦华谢小惠
【摘要】慢性肾病是一种影响肾脏功能且会逐渐恶化的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慢性肾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负担,因此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至关重要。本文则将重点探讨如何减轻慢性肾病患者的心理压力,以期提升他们的整体健康和幸福感。
【关键词】慢性肾病;心理压力;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03.0146.02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3.048
慢性肾病是一种渐进性肾脏疾病,通常会导致肾脏功能持续丧失。慢性肾病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肾脏感染、遗传因素等。在慢性肾病中,肾脏逐渐失去正常功能,无法有效去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血液中毒素累积,最终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慢性肾病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它的发生往往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除了身体上的挑战外,慢性肾病患者常常还会伴随着自身心理上的压力,如焦虑和抑郁。
1 深入理解慢性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慢性肾病不仅导致患者身体受损,还常常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冲击。这些冲击主要源自对疾病的恐惧、治疗过程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的担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限制。为有效应对这一心理压力,首要任务在于深入理解冲击带来的心理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同时,患者往往感到一些孤立无援,担忧疾病会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家庭和社会关系。如果此类压力得不到妥善的管理和干预,就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健康问题[1]。
2 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机制,是缓解慢性肾病患者心理压力的关键步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护理人员应当通过倾听和同理心来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时,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疾病状态、治疗选择及预期结果,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此外,医生还应多加鼓励患者进行提问,并为其提供关于疾病管理的详细信息。而且,医生还可以为患者提供相关的病症讲解,通过讲解病情,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发展过程、可能的治疗选项等相关医学知识。了解病情可以给患者带来一种确定性和掌控感,他们能够知道自己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了解治疗的可能性和预后,从而更好地参与决策和治疗过程,这种参与感可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并提高治疗积极性和配合度。有时患者可能因为对疾病的误解或不合理的担忧而增加心理压力,医生通过讲解病情,可以帮助患者纠正这些误解,解答他们的疑问,以及提供合理的解释和建议,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担忧,让他们更加放心和信任治疗过程。
3 强化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也很关键。增强自我效能感,即提升他们对自己管理健康状况能力的信心,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医生和护理人员应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来帮助患者理解如何监测症状、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以及正确服用药物等自我管理技能。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包括其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和教育水平等因素。当患者感到自己能够对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时,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将显著提升。
4 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为慢性肾病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对于患者应对心理压力而言也至关重要。医生和护理人员应提供一对一咨询或团体支持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处理情绪问题,并教授他们压力管理技巧、情绪调节技能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另外,团体支持还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共享经验和相互支持的空间,从而帮助患者有效缓解孤独感和被隔离感。
5 培养患者身心一致的健康习惯
为了促进身心的和谐健康,慢性肾病患者在生活中还需要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习惯。而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规律的身体活动,适当运动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来讲非常关键。通过运动可以切实帮助患者减轻自身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此外,适度运动还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可能加重肾脏损伤的因素,比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故此建议各位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或瑜伽等。同时,平衡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搭配食物,限制盐、糖和脂肪的摄入,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和心理健康[2]。
6 培养患者积极的心态
针对慢性肾病患者来说,积极的心理态度的培养也至关重要。积极心理学能够为患者提供很多有效的策略和技巧,如感恩练习和积极自我对话等,可以切实帮助患者在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方面获得改善。同时,医生和护理人员还可以有效引导患者通过每日记录感激之事或重述个人成功经历的习惯来培养乐观情绪,增加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积极性,最终提升幸福感,从而对抗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瑜伽、冥想和其他心理健康活动来降低压力,建立正面的生活态度。
7 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
在必要时,及时进行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需要的。针对严重的抑郁或焦虑症状,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同时,患者应积极与医生进行合作,让医生切实评估自身是否需要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等。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药物治疗的进行都应该切实考虑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肾功能,以避免药物对肾脏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3]。
总之,慢性肾病患者自身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是复杂多变的。而减轻这种压力则需要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包括深刻理解患者心理需求、构建高效医患沟通、强化自我效能感、提供专业心理支持、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塑造积极心态,以及适时进行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等多维度策略。医学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医疗服务则应当不断地寻求和采取创新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慢性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只有通过积极的管理策略和支持,患者自身才可以更好地应对他们在肾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压力,保障自身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刘峰.慢性肾病患者的5大心理关卡[J].心理与健康, 2023, (2): 54-56.
俞洁,陈婷,顾海红.慢性肾病患者要坚持自我管理[J].家庭医药, 2023, (11): 28-29.
刘曼,李艳艳,夏文娜,等.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2, 49(2): 343-346.
作者简介:何悦华,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肾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