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创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2024-08-09黄翼飞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创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短期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18例)和生存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致伤原因、合并伤、大量输血、液体复苏、损伤部位数、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分析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与ISS评分、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致伤原因、合并伤、大量输血、液体复苏、损伤部位数、GCS评分与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ISS、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水平均低于生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APACHE Ⅱ评分升高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降低均是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CD4+/CD8+比值与ISS、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ISS、APACHE Ⅱ评分升高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降低均是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水平与ISS、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临床检测上述指标对评估重症创伤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重症创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短期预后;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641;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3.0112.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3.037
重症创伤是一种严重的身体损伤,具有极高的致死率[1]。重症创伤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大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失去意识、失血过多、组织坏死、器官损伤,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救治[2]。有研究发现,免疫系统在重症创伤后的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与重症创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3-4]。基于此,本研究分析重症创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短期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18例)和生存组(42例)。死亡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4.74±6.18)岁;BMI 21~26 kg/m2,平均BMI(23.84±2.86)kg/m2。生存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35~54岁,平均年龄(46.33±6.31)岁;BMI 21~26 kg/m2,平均BMI(24.03±2.12)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严重创伤的诊断标准[5],且存在明显外伤;⑵年龄≥18岁;⑶损伤严重程度(ISS)[6]评分>16分;⑷入ICU时间<24 h。排除标准:⑴创伤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⑵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者;⑶合并恶性肿瘤者;⑷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⑸入院前1个月内有放化疗或骨髓移植者;⑹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从病历记录中收集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跌打伤与其他伤)、合并伤(急性颅脑损伤、多发伤、四肢骨折与颈椎损伤)、大量输血(是、否)、液体复苏(是、否)、损伤部位数、IS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外周血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其中,轻伤:ISS评分<16分,重伤:16分≤ISS评分≤24分,严重伤:ISS评分>24分;APACHE Ⅱ评分[7]包括急性生理、慢性健康、年龄共3个维度,总分最高为71分,分值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GCS评分[8]最高分为15分,13~15分代表轻度意识障碍;9~12分代表中度意识障碍;8分以下代表陷入昏迷;得分越低表明患者意识障碍越严重。采集两组患者入院时肘静脉血5 mL,抗凝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贝克曼库尔特(爱尔兰)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72401770,型号:Navios 6 COLORS/2 LASER]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CD4+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计算CD4+/CD8+比值。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⑵分析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⑶分析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与ISS、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致伤原因、合并伤、大量输血、液体复苏、损伤部位数、GCS评分及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ISS、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可能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因素行量化赋值,以是否死亡为因变量(存活=0,死亡=1),以ISS评分(连续变量)、APACHE Ⅱ评分(连续变量)、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连续变量)、CD4+/CD8+比值(连续变量)作为自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ISS、APACHE Ⅱ评分升高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外周血CD4+/CD8+比值降低均是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2.3 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与ISS评分、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外周血CD4+/CD8+比值与ISS、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见表3。
3 讨论
临床常见的重症创伤有开放性气胸、脏器大出血、严重颅脑损伤、严重坠落伤、脊髓损伤、严重骨盆损伤及脏器破裂等,其发病原因各不相同,病情严重且复杂,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会生活造成长期影响[9]。因此,及早筛查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并改善预后,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ISS、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低于生存组,提示ISS、APACHE Ⅱ评分及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可能与重症创伤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APACHEⅡ评分升高和外周血 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外周血CD4+/CD8+比值降低均是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为,ISS评分作为伤情严重度评分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不仅直接反映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更是一种对重症创伤患者生存风险的预示,ISS评分高往往代表患者遭受多部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严重伤害,病情较为严重、复杂且治疗难度极大,死亡风险较高[10]。APACHE Ⅱ评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ICU的病情评价系统,通过量化患者的生理参数和病情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预测患者预后,其分值与病情程度成正比,当APACHE Ⅱ评分持续升高,说明患者的生理机能受损较大,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出现障碍,甚至面临衰竭的风险,提高死亡率[1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是反映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细胞群,其中CD4+T淋巴细胞是一种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刺激其他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应答;CD8+T淋巴细胞作为抑制性T淋巴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而CD4+/CD8+比值是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的比值,主要用于衡量免疫系统状态[12]。在重症创伤患者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水平降低会影响T细胞功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进一步影响患者的预后,增加死亡风险[13]。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与ISS评分、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提示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CD4+/CD8+比值水平降低会抑制细胞免疫,加重重症创伤患者病情。分析原因为,重症创伤发生后,患者机体通常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免疫系统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的降低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免疫能力,加重病情,还可能导致炎症反应失衡,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危及患者预后和生存情况[14]。
综上所述,ISS、APACHE Ⅱ评分升高及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低均是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且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与ISS、APACHE Ⅱ评分呈负相关,临床上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对于评估重症创伤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张本,唐庆龙. ECMO在重症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20, 34(4): 292-294.
邓淑萍,邱红,王斌,等.重症创伤患者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 2021, 23(10): 771-774, 780.
王小言,夏鹰,金虎,等.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重度颅脑损伤预后[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55(5): 595-599.
付鹤鹏,张玉想,魏彦芳,等.重症创伤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联合血栓最大振幅与死亡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8, 43(6): 509-513.
江利冰,蒋守银,张茂. 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第四版)[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5): 577-579.
沈黎文,魏薇萍. 创伤评分及其组合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 32(24): 1841-1844.
张青,王小亭,张宏民,等.重症临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系统评分与人工评分的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39): 3173-3175.
陆敏,张静.急性脑损伤患者熵指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 30(1): 47-50.
葛新,徐策,宦陟榕,等.急性重症创伤感染病原菌分布和凝血功能变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2, 32(17): 2619-2623.
吴彦坤,王联群,温志超,等.重症创伤评分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 2022, 42(11): 1008-1012.
祝各亮,李琴.重症监护室内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8, 27(2): 194-199.
龚亚丽,韩俊丽. T淋巴细胞亚群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在疾病转归评估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研究, 2022, 31(18): 3430-3432.
李莲英,刘凤娟,丁密,等.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 2021, 37(15): 1967-1971.
李友军,黄增峰,方作春.严重创伤患者APACHE评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J].广东医学, 2015, 36(11): 1700-1702.
作者简介:黄翼飞,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