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不同鞘管对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影响

2024-08-09李冰

大医生 2024年13期

【摘要】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中使用不同鞘管对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接受TRI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6F普通鞘管,B组患者采用6F薄壁鞘管,C组患者采用7F薄壁鞘管。比较3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管参数指标水平。结果 3组患者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与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C组(均P<0.05)。术后3 d,3组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峰值流速(PDV)均高于术前1 d,阻力指数(RI)均低于术前1 d,且C组患者PSV和PDV均高于A组、B组,RI低于A组、B组(均P<0.05)。3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的管腔直径、管腔面积和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RI中采用6F薄壁鞘管有助于降低术后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风险,7F薄壁鞘管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关键词】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鞘管;桡动脉闭塞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3.0066.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3.02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常见病,随病情进展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植入支架恢复冠状动脉正常血流,改善心肌缺氧状态,达到治疗目的。经桡动脉入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1-2]。目前认为,放置鞘管是影响TRI过程中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因素,适宜的鞘管将有助于保护血管,降低桡动脉闭塞风险[3]。目前临床常用6F与7F导管,两者手术成功率高,近年来,有研究提出薄壁鞘管的应用效果理想[4]。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不同鞘管用于TRI的效果,并观察其对并发症、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参数指标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2月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接受TRI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60例。A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7.83±10.52)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5]:Ⅱ级38例,Ⅲ级22例。B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6.50±12.67)岁;NYHA分级:Ⅱ级32例,Ⅲ级28例。C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5.95±13.56)岁;NYHA分级:Ⅱ级34例,Ⅲ级26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6],且艾伦(Allen)试验阳性;⑵年龄>18岁,均接受TRI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未按计划完成桡动脉穿刺者;⑵合并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雷诺氏综合征者;⑶合并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者或出血性疾病者;⑷合并肝肾综合征、肝硬化、肺结核等严重基础疾病者;⑸备孕期或妊娠、哺乳期者;⑹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手术方法 3组患者均接受TRI治疗。常规消毒、铺巾,患者均取仰卧位,将右侧手臂外展,垫起手腕,在距腕横纹2 cm处穿刺,在穿刺点处静脉注射1 mL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湖北天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839,规格:5 mL∶0.1 g),局部麻醉成功后沿桡动脉穿刺,穿刺角度为30°~45°,穿刺成功后送入导引导丝[沈阳新智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93030563,规格:0.035″(0.89 mm)×150 cm]和鞘管,在鞘管内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289,规格:1 mL∶5 mg)200 μg、肝素钠注射液(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0612,规格:2 mL∶12 500 U)3 000 U和造影剂——碘克沙醇注射液[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201,规格:100 mL∶32 g(I)]70 mL,沿导丝送入PTCA球囊扩张导管(波士顿科学公司,型号:H7493892820200)至血管狭窄部位,扩张后根据患者情况置入适合支架。A组患者TRI手术中采用6F普通鞘管(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6F-15 cm),B组患者采用6F薄壁鞘管(泰尔茂株式会社,型号:RS*A60G16SQZ),C组患者采用7F薄层鞘管(湖南埃普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7F-15 cm)。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3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穿刺时间、手术时间和造影剂用量。⑵比较3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肢体肿胀、局部血肿、下肢静脉血栓和桡动脉闭塞。并发症总发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⑶比较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分别在术前1 d和术后3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72061446,型号:Resona 7S)检查,检测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PDV)与阻力指数(RI)水平。⑷比较3组患者血管参数指标水平。于术前1 d和术后3 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查,记录两组患者桡动脉管腔直径、管腔面积和内中膜厚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其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3组患者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与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3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B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3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1 d,3组患者PSV、PDV与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3组患者PSV和PDV均高于术前1 d,RI均低于术前1 d,且C组患者PSV和PDV均高于A组、B组,RI低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3组患者血管参数指标水平比较 3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的管腔直径、管腔面积和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可见心前区绞痛或压榨样痛,随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持续恶化甚至诱发猝死等情况,死亡率较高[7]。TRI不仅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缓解临床症状,且桡动脉解剖位置浅,周围无重要神经血管组织,具有较高安全性,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穿刺的首选方案[8]。但临床应用发现,在TRI过程中鞘管型号不同或放置不当可能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使桡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失调,顺应性降低,加速血管壁重塑和血小板聚集过程[9]。因此,改良鞘管、优化TRI治疗方案备受临床关注。目前认为,鞘管外径超过桡动脉内径时,会增加对血管壁的牵拉作用,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成为桡动脉闭塞的诱因[10]。

本研究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不同鞘管对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患者穿刺时间、手术时间与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不同鞘管对TRI操作的影响差异不大。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C组,提示6F薄壁鞘管较6F普通鞘管和7F薄壁鞘管更有利于降低肢体肿胀、局部血肿、下肢静脉血栓与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分析原因为,6F薄壁鞘管较6F普通鞘管和7F薄壁鞘管外径更小[11],有助于避免鞘管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防止血管痉挛和内膜增生,从而降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3 d,C组患者PSV、PDV均高于A组、B组,RI低于A组、B组,提示7F薄壁鞘管较6F鞘管更有助于改善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这可能是因7F薄壁鞘管较6F鞘管具有更大的支撑力,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局部血流[12]。另外,3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3 d的管腔直径、管腔面积和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3种鞘管均可实现狭窄或闭塞冠脉血管的再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术后心功能的恢复[13]。但TRI后患者心功能恢复需要一定周期,本研究未开展不同鞘管用于TRI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还有待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6F薄壁鞘管用于TRI术中,有助于降低桡动脉闭塞风险,7F薄壁鞘管有助于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参考文献

刘玉文,钱进,王能,等.经远端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 2020, 30(2): 39-43.

曹保卫,赵秋燕,欧发邦,等.改经股动脉径路穿刺与经桡动脉用双导丝进指引导管对冠状动脉介入的效果对比[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 20(2): 195-197.

唐银辉.新型大腔4F造影导管与5F桡动脉鞘导管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 25(7): 83-85.

樊延明,傅向华.比较6-Fr和7-Fr动脉鞘管对远期桡动脉闭塞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z1): 97.

FISHER J D.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Classification[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72, 129(5): 836.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1, 20(2): 150-165.

孙海欣,王文志.中国60万人群脑血管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8, 18(2): 83-88.

梁燕敏,段舒晨,李刚,等.经桡动脉入径与腕背支动脉入径穿刺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3, 30(3): 329-332.

毕希乐,樊延明,汪雁博,等.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 25(10): 573-578.

房昌运,张尊磊,陈雪英,等.经远端桡动脉应用5F薄壁鞘管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穿刺点压迫2小时后出血并发症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10): 1029-1032.

温尚煜,王柏影,刘亮,等.经桡动脉普通导引导管7F无鞘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22(7): 445-447.

徐娜,徐淑清,刘海明,等.国产7F薄壁鞘管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 2022, 37(11): 1086-1090.

李龙波,王智慧,赵雷,等.经桡动脉入径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 23(1): 34-36.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B20221534)

作者简介:李冰,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