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4-08-09任全维

大医生 2024年13期

【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肠内营养是否联合使用益生菌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营养指标[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前白蛋白(PAB)]水平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I、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B、Hb与PA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益生菌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益生菌;早期肠内营养;重症肺炎;预后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3.005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3.019

重症肺炎是指肺炎的危重阶段,其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且恢复慢[1]。因此,及时治疗对降低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至关重要。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常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单纯依赖基础治疗方法往往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2]。近年来,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推动了重症肺炎治疗的创新与发展,相关临床研究显示,经适宜的肠内营养调控,有望优化重症肺炎患者的代谢状况,促进患者恢复[3]。早期肠内营养则是指在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处于可承受肠内营养操作时,及时通过肠道提供机体必需的营养支持,满足患者营养需求,以缩短康复进程[4]。益生菌作为一种微生物,可调控肠道微生态平衡, 进而强化免疫功能,维持肠道健康 [5]。基于此,本研究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肠内营养是否联合使用益生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4.15±5.26)岁;BMI 21~28 kg/m2,平均BMI(23.43±1.12)kg/m2;病程1~8 d,平均病程(4.35±1.06)d。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4.23±5.11)岁;BMI 20~27 kg/m2,平均BMI(23.33±1.05)kg/m2;病程1~8 d,平均病程(4.42±1.15)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6];⑵年龄≤70岁。排除标准:⑴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⑵近期已接受相关治疗者;⑶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抗感染、扩张气道、吸氧和清除气道分泌物等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发病后24~48 h机体内环境趋于稳定后,以鼻胃管匀速滴注的方式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88,规格:500 mL/瓶),第1天的剂量为500 mL,第2天增加至500~1 500 mL,第3天增加至1 500~ 2 000 mL并维持该剂量继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84,规格:420 mg/粒(含酪酸梭菌活菌数不低于1.5×107 CFU/g)],1 680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显效:症状与体征(发热、痰多、呼吸困难等)均消失,CT结果正常(肺部无炎症浸润区域);有效:上述症状与体征均改善,CT结果提示好转(肺部无明显的炎症浸润区域);无效:症状、体征与CT结果均未改善甚至加重[7]。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⑵比较两组患者肺炎严重指数(PS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评分。于治疗前后评估,PSI评分总分最高为13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死亡风险越高[8];APACHE Ⅱ评分总分最高71分,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9]。⑶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离心机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5 min(离心半径为15 cm),取上清液,样本置于-20 ℃下保存待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美国)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52221623,型号:AU5800]测定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B)水平。另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国械注进20162400775,型号:XN-10(B4)]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⑷比较两组患者预后评价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4 d内的死亡情况、入住ICU时间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PSI、APACHE Ⅱ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SI、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I、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B、Hb与PA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预后评价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可能导致多器官受累,在症状显著加剧且疾病持续恶化的情况下,重症肺炎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进而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10]。该病症的主要诱因不仅包括感染,还包括其他致病因素所致的严重炎症反应。重症肺炎患者常常需接受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在杀灭细菌的同时,也会破坏肠道内的有益菌群,进而引发肠道菌群失衡现象,不仅会增加患者的肠道负担,还会延长疾病恢复进程。因此,如何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有效恢复并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状态,已成为重症肺炎治疗策略中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益生菌的补充能有效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的恢复,防止有害菌的过度繁殖,减轻患者的肠道负担,促进患者恢复[11]。早期肠内营养被认为是重症肺炎治疗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提供必要的营养,还可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PSI、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益生菌辅助早期肠内营养效果确切。分析原因为,益生菌在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症肺炎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可处于失衡状态,导致肠道屏障功能降低,免疫功能降低。益生菌可有效改善肠道环境,增加有益菌的数量,从而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提高机体免疫力。其次,重症肺炎患者易发生营养摄取不足的问题,这不仅会延长疾病康复进程,还可能提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满足患者机体营养需要,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12]。重症肺炎患者的肠道菌群会因应用抗生素而出现菌群失衡,导致有益菌群减少,进而影响患者的病程,而益生菌能够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有害菌群和毒素,改善肠道健康,缓解不适症状。同时,益生菌可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患者抵抗力,还能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保护肠道菌群。早期肠内营养提供营养支持,促进肠道修复[13]。ALB、Hb和PAB水平能够反映重症肺炎患者的营养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ALB、Hb与PA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其原因为,益生菌可以增强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减少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对机体的损伤。同时,益生菌还可以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肠内营养的效果。此外,益生菌通过产生消化酶、改善肠道微环境、增强肠道功能、调节免疫功能及促进营养素的合成等多种机制,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并提高ALB、Hb与PAB等营养指标的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情况。重症肺炎患者需依赖大量抗生素以有效控制感染,但抗生素的使用也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再次感染的发生。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强化机体免疫能力,进而降低感染的风险。而益生菌则能有效抑制有害菌群的滋生,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群的生长,从而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营养指标水平。另外,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缺陷,如为确保研究的顺利实施在样本量选择中存在一定偏倚,受到时间限制纳入样本量较少,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仍有需要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的研究继续深入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详细、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营养状况,并且能够改善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李智强,黄剑明,周畅军,等.重症肺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J].山东医药, 2023, 63(11): 15-18.

郑燕玲,张应魏,陈伟,等.阿米卡星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 36(14): 1917-1920.

王超,王斌,黄晔,等.早期肠内营养标准化治疗流程管理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血糖变异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 2023, 13(7): 149-153.

迟永生,胡北平,王欣燕,等.肠内营养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 2023, 45(5): 523-526.

周微.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23, 21(28): 43-46.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4): 253-279.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 2016, 36(2): 97-107.

陈银花,张启确,余木生,等.中国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评估标准与肺炎严重指数的效能比较[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6(18): 148-150.

陈洁茹,陈伟燕,熊旭明. APACHE Ⅱ评分系统在综合ICU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 2013, 34(1): 86-89.

赵丽,谌莉,闵照勤.基于量化评估的分阶段肺康复训练对重症肺炎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肺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 2023, 43(6): 57-59.

李娜,蒋林伟,张伟浩,等. 用益生菌制剂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20): 100-102.

高俊祥,多妍蓓,宋硕宁,等.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死亡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23, 31(3): 129-137.

史晓兰,沈晓星,胡健,等.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血糖、营养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 2021, 35(2): 169-172.

作者简介:任全维,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