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控尿功能的影响

2024-08-09吕冰

大医生 2024年13期

【摘要】目的 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KEP)对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控尿功能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RP)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TUPKE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尿流动力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3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更低(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AFR)、膀胱最大储尿量、膀胱顺应性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PKEP治疗BPH的效果显著,创伤小,能促进排尿功能恢复,且安全性理想。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效果;控尿功能

【中图分类号】R6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3.005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3.018

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与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和遗传等有关,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前列腺的逐渐增大,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等待、排尿滴沥和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可导致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积水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的损害较大[1]。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致病的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主要认为与细胞增殖过度、内分泌异常、前列腺间质腺上皮互相作用、炎症反应等有关[2]。临床对于早期BPH以保守治疗为主,若前列腺持续增大、引发明显下尿路症状,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治疗BPH的经典术式,疗效已获肯定,但也存在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明显缺点[3]。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UPKRP)、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TUPKEP)得到应用,两者均属于微创术式,但在切割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导致疗效、创伤等也有一定差异。TUPKEP沿外科包膜解剖性剜除增加的前列腺腺体,对增生组织切除更彻底,且出血更少,对膀胱正常功能的影响较小[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TUPKEP对BPH患者术后控尿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4.65±6.09)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96±1.21)年;前列腺体积80~125 mL,平均前列腺体积(108.94±10.53)mL。观察组患者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31±6.24)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78±1.14)年;前列腺体积80~130 mL,平均前列腺体积(109.69±10.71)m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符合BPH的诊断标准[5];⑵经B超、肛门指检、尿动力学等检查确诊;⑶B超提示前列腺质量在30~80 g,尿动力学提示最大尿流率(Qmax)<15 mL/s;⑷伴有明显的尿频、尿急、排尿障碍、尿潴留等症状;⑸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法(IPSS)[6]评分>10分;⑹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⑴合并尿道狭窄、泌尿系结石、神经性膀胱炎、逼尿肌无力等者;⑵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⑶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⑷合并精神或认知障碍者;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⑹合并前列腺癌、膀胱癌等恶性肿瘤者。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TUPKRP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取截石位,采取等离子双极电切电凝系统(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014195,型号:SM10),电切功率为120 W,电凝功率为100 W;经尿道置入电切镜,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确保视野清晰,明确前列腺增生程度、确定切除范围和重要的解剖结构,如输精管、膀胱三角区等,以5~7点为标志沟,根据标志沟顺序,依次逆向电切,直至到达12点位置,将前列腺的中叶、左右叶增生部分切除,电切深度达前列腺外科包膜,电凝止血前列腺尖、膀胱颈等部位,修整前列腺形态,吸出切除组织,镜下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退镜,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组患者接受TUPKEP治疗,麻醉及体位与对照组相同,经尿道逆行插入电切镜至精阜位置,做好精阜近端标识,定位尿道外部括约肌,于精阜近端切开一浅横沟,于6点处利用镜鞘点切法间断水平切割至外科包膜层,沿包膜钝性剥离,从5点处逆行剥离至12点处,再于7点处顺行剥离至12点处,应用电切环剜除前列腺左右叶,最后剥离5~7点,剜除前列腺中叶,使用Ellick冲洗器(奥林巴斯,型号:O3657)冲出剜除组织,创面电凝止血并进行修整,退镜,留置三腔导尿管,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纱布称重法)、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3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7](总分最高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标准:尿管引流清亮,无明显血尿,拔除尿管后,患者可自行排尿,排尿通畅,无明显血尿、尿失禁或排尿困难即可出院)。⑵比较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尿动力学分析系统[北京莱博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2011第2400124号,型号:Delphis]测定Qmax、平均尿流率(AFR)、膀胱最大储尿量、膀胱残余尿量、膀胱顺应性。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膀胱痉挛、继发性出血、尿道膀胱刺激征和尿失禁。并发症总发生率=各项并发症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3 d的VAS疼痛评分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Qmax、AFR、膀胱最大储尿量、膀胱残余尿量和膀胱顺应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Qmax、AFR、膀胱最大储尿量、膀胱顺应性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BPH的发病机制复杂,起病隐匿,呈慢性进展,可导致明显的尿路症状,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健康。手术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方式,应用双极等离子能量平台进行TUPKRP、TUPKEP手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两种术式在对前列腺组织的剥离和切除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在创伤、疗效、安全性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3 d的VAS疼痛评分更低,提示TUPKEP能更好促进患者恢复,降低疼痛程度。TUPKEP的手术步骤是找到剜除平面后,沿着外科包膜钝性分离,可边分离边止血,能预先阻断血管,避免术中过多出血。尽管TUPKEP的起始步骤相对复杂,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寻找剜除平面并进行钝性分离,但后续的切割效果较好,一次性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能达到更少的出血、更快的手术速度[9]。且该术式沿着外科包膜进行切割,能尽可能多地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减少对正常组织结构的损伤,达到良好的效果[10]。而TUPKRP根据解剖标志直接切割,为避免伤及膀胱正常组织,切除范围较小,使切除的增生前列腺组织相对较少[11]。且切除效率较低,使出血增多,增加电凝止血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操作难度,延长手术时间[12]。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Qmax、AFR、膀胱最大储尿量、膀胱顺应性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TUPKEP能更好地保护正常膀胱组织结构及功能,术中视野清晰,可一次性进行收获性切割,减轻对膀胱前列腺尖部的刺激,几乎不损伤膀胱结构及功能,有利于术后控尿功能的恢复,改善尿流动力学[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均理想。分析原因为,TUPKEP的手术治疗时间短,术中止血效果好,术后冲洗时间短,对膀胱刺激小,术后继发性出血少,安全性良好[14]。

综上所述,TUPKEP对BPH的疗效确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有效改善控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任家祥,金光俊,王永刚.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 49(5): 1344-1350.

吴沛珊,宋波,孔广起,等.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IPSS、QoL评分及Qmax的影响[J].中国男科学杂志, 2023, 37(4): 74-78.

陈晓康,范连慧,韩起鹏.选择性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切除组织量、前列腺症状评分及术后尿道狭窄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 21(8): 572-575.

杨斌,崔亮,代晓飞,等.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及对排尿功能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 2023, 32(5): 49-5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J].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7, 23(3): 280-285.

李一夫,李晓琳,张岩,等.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的汉化与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 17(4): 305-307.

孙兵,车晓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

张春宏,张翼飞,吴志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学, 2020, 41(7): 804-806.

朱宽宁.钬激光与等离子双极电切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中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 2023, 9(8): 148-151.

曲吉汇,王振超.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和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 29(13): 132-134.

阚金龙,刘健,国平英,等.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对比[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5): 562-565.

易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和膀胱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 2023, 24(2): 271-273.

钱炜,蒋堃,王龙信,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钬激光剜除术治疗巨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3, 38(7): 510-513.

王冬,刘凯,杜宏宏.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流动力学及并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36): 94-98.

作者简介:吕冰,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泌尿外科相关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