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4-08-09才旦卓玛

大医生 2024年13期

【摘要】目的 研究母乳喂养对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12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人工配方奶粉喂养)和观察组(母乳喂养),各64例。比较两组新生儿喂养后生长发育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C)评分,比较两组新生儿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比较两组新生儿免疫球蛋白(Ig)水平。结果 两组新生儿身长和体质量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新生儿喂养1、3、6个月身长和体质量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 喂养6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沟通、运动、社会和动作ASQ-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 6 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PA、RBP和25-(OH)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 6 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IgG、IgM和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母乳喂养能够促进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提高认知功能及免疫功能,应尽量选择母乳喂养。

【关键词】母乳喂养;新生儿;生长发育;认知功能;免疫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3.0023.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3.008

新生儿喂养是新生儿家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两大类[1]。母乳喂养不仅能够满足新生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还能有效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功能,对抗外界病原体[2]。母乳喂养在改善新生儿免疫功能、消化吸收、神经发育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若无法实现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则成为必要且可行的替代方案。在选择人工喂养时,应根据新生儿的年龄和体质量,选择合适的奶粉和喂养量,以保障新生儿获取到均衡且充足的营养[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母乳喂养对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128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新生儿中男性32例,女性32例;体长48~54 cm,平均体长(50.55±2.11)cm;体质量4.01~4.95 kg,平均体质量(4.23±0.23)k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4例,剖宫产30例。观察组新生儿中男性33例,女性31例;体长48~53 cm,平均体长(50.52±2.13)cm;体质量4.02~4.96 kg,平均体质量(4.21±0.22)k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5例,剖宫产29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临床资料完善;⑵无精神类疾病的新生儿。排除标准:⑴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新生儿;⑵合并消化系统疾病。

1.2 喂养方法 均给予所有新生儿保暖、保湿和常规营养支持NCndbBPHcVUMKSHIn8uyT2E1dsOqzvphE9W91P+UBZ0=等。给予对照组新生儿人工配方奶粉——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奶粉(雀巢,国食注字TY20195002,规格:400 g/罐)喂养,20~100 mL/次,4~6 次 /d。配方奶粉营成分:蛋白含量为2.4 g/100 mL,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为40∶60,脂肪含量为4.1 g/100 mL,碳水化合物含量为8.9 g/100 mL,总能量为81 kcal/100 mL(1 kcal=4.184 kJ)。给予观察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按照新生儿的饮食进行喂养,50~100 mL/次,每天至少喂养 8 次。两组新生儿均持续喂养并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比较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记录两组新生儿喂养1、3、6个月后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长、体质量。身长:采用卧式身高测量器测量,精确至0.1 cm;体质量:采用电子婴儿秤[赛康医用度量系统(平湖)有限公司,型号:834]测量,精确至0.01 kg。⑵比较两组新生儿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C)评分。喂养6个月后采用ASQ-C评估新生儿的认知功能,主要包括沟通、运动、社会、动作评分4项,每项0~25分,总分最高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新生儿认知水平越高[4]。⑶比较两组新生儿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于喂养6个月后采集新生儿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离心机(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半径为15 cm)离心15 min,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PA和RBP水平,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爱博才思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72221554,型号:AB SCIEX Triple QuadTM 4500MD)检测25-(OH)D。⑷比较两组新生儿免疫指标水平。采集新生儿喂养 6 个月后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使用离心机(转速为3 000 r/min,离心半径为15 cm)离心15 min,采用免疫比浊法检验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水平,均使用武汉赛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取配对样本t检验,不同时间点结果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两组新生儿身长和体质量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新生儿喂养1、3、6个月身长均增加、体质量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新生儿ASQ-C评分比较 喂养6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沟通、运动、社会和动作ASQ-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新生儿PA、RBP和25-(OH)D水平比较 喂养 6 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PA、RBP、25-(OH)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新生儿免疫指标水平比较 喂养 6 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IgG、IgM和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在新生儿成长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是两种最为普遍的喂养方式。母乳中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免疫物质,能够为新生儿提供全方位的营养保障和免疫防护[5]。相较于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能够灵活选择配方奶、鲜奶等多样化的奶源,以满足不同新生儿的实际需求。此外,人工喂养使母亲能够更准确地控制喂养量与喂养时间,有助于培养新生儿的规律作息习惯[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新生儿身长和体质量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新生儿喂养1、3、6个月身长和体质量均升高,观察组新生儿的增长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表明母乳喂养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其原因在于母乳中包含新生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母乳中的蛋白质是新生儿身体发育的基础。母乳中的蛋白质种类丰富,包括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等,这些蛋白质能被较好地吸收,能够提供新生儿所需的各类氨基酸,进而促进新生儿肌肉、骨骼及器官的健康发育[7]。另外,母乳中的脂肪含量适中,包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可以为新生儿提供足够的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8]。本研究结果显示,喂养6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沟通1258f469cf68661b8ecfac6f0f807277f609228d7b01d94b4cff423cef3e1b38、运动、社会和动作ASQ-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母乳喂养能够提高新生儿认知功能。分析原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大脑神经元的重要成分,当新生儿摄取到足量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时,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会更加活跃,从而加速认知功能的发展[9]。临床实践显示,母乳中的乳糖在新生儿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更具优势,能够为新生儿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确保大脑活动持续获得充足的动力支持[10]。本研究结果显示,喂养 6 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PA、RBP和25-(OH)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母乳喂养能够为新生儿提供更多的营养支持。PA是反映蛋白质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RBP是一种转运视黄醇的蛋白质,能够将维生素A从肝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相关研究显示,在蛋白质缺乏的情况下,机体会减少RBP的生成,以节省能量和氮源,因此,通过监测RBP水平,可以了解新生儿的营养状况。作为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产物,25-(OH)D在新生儿体内发挥着多方面的生理作用,不仅有助于骨骼的正常发育,还对免疫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影响[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喂养 6 个月后,观察组新生儿IgG、IgM和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母乳喂养能够增强新生儿机体免疫功能。其原因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如Ig、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等,可以帮助新生儿抵御病毒和细菌的侵袭。相关研究显示,Ig是母乳中最重要的一类免疫物质,其中包括IgG、IgA和IgM等能够通过肠道黏膜的吸收作用,有效地进入新生儿的体内,进而助力其构建自身的免疫系统[12]。

综上所述,母乳喂养能够促进新生儿早期生长发育,提高认知功能及免疫功能,应尽量选择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杨童玲,李丽玲,王丽,等.住院足月新生儿按需喂养模式的构建及初步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23, 38(15): 56-60, 75.

唐玉玲,杨洁,金依华.母乳喂养对比配方奶喂养对足月新生儿组织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2, 42(1): 81-87.

林雅敏.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对婴儿免疫、营养及智能发育的影响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 2022, 20(25): 141-144.

喻茜,缪琼,卞晓燕.《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中文版实用性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 32(4): 304-305.

江欣,江会.早期足月新生儿住院期间及42 d纯母乳喂养结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 2020, 19(12): 20-25.

赵烨,李熙婷,杨玲.不同喂养方式对6月龄内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2, 17(6): 716-720.

江明华,吴小花,俞君.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营养状态及免疫状态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20, 35(17): 3212-3214.

周慧,顾瓅,严金芳.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的影响[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37): 146, 156.

张睿.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影响的比较[J].婚育与健康, 2023, 29(22): 124-126.

刘蕾,黄芳.母乳喂养对新生儿早期运动及认知发育情况的影响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 25(S1): 544-545.

赵晓芬,杨米凤,赵朋娜,等.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风险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刊, 2022, 24(12): 1190-1193.

唐亮,赖丽芝,刘丽霞.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及抚触对新生儿外周血血清IgG、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 33(15): 2528-2529.

作者简介:才旦卓玛,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新生儿相关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