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重塑学校健康教育新样式
2024-08-09蔡利东周辉
摘 要: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坚持“健康第一”理念的提出,对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特别是从身体、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现实中,健康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被边缘化”的现象,与之紧密相关联的健康生活化、融合化、选择化、技能化、素养化等育人功能被不同程度地忽视。本文从梳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义出发,提出健康教育教学的规范化要求,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并解决突出问题,重塑学校健康教育新样式。
关键词:新课标;重塑;健康教育;新样式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7-0033-03
2023年初浙江省舟山绿城育华学校创评全国“营养与健康”学校,作为创评工作的一员,笔者深感国家对于新时代青少年身体发展和健康教育的重视与关切。“营养与健康”学校创建涉及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课程内容与课时计划、健康课程教材与教案、实施学生体重管理、构建体医融合模式、宣传科学运动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健身习惯等方面,基本上涵盖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调查表明,健康教育在义务阶段学校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在课前准备不足、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意识淡薄等,显然,这和新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作为一线体育教师,需要结合雨雪天、大风天等天气情况进行系统的规划性、专业性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健康促进工作。
一、学校健康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蒙以养正,义务阶段学生特别是小学低段学生蒙昧稚嫩,心智未开,非常需要教师的启蒙和培养,传授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服务于学习与生活,促进身体健康、运动安全、快乐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1],既要教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也要重视健康教育,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培育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健康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树立观念、提高认识、获取体育与健康的科学知识、指导体育实践、发展运动能力都有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规范与要求
随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健康教育对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需要教师博览群书,求真务实,合理高效地进行课的整体设计(图1)。
(一)确立课的主题与关键问题
以水平四《生活方式与健康》为例,课的主题是生活方式、健康两个关键词,关键问题是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也可以陈述为怎样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怎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健康需要怎样的生活方式?理清了课的主题与关键问题,教与学的内容就变得清晰可见,教与学的过程就会真实发生。
(二)情境导入
教师往往会运用视频、图片、人物介绍、名言警句、事例案例等进行情境导入,烘托出课的主题。在本课中,教师通过播放《身体器官的故事》视频,描述卡通人物不健康、不自律的饮食生活习惯引发机体功能紊乱,最后导致心脏衰竭而一命呜呼的故事情节,契合主题、扣人心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的内容与教学流程
今年3月,在学校组织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比赛中,《生活方式与健康》一课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与借鉴,作为健康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规范和要求归纳梳理如下。
首先是确立课的主题与关键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情境导入,烘托出课的主题。接着进入具体的教学流程来完成教学任务。看到视频中卡通人物的悲惨结局,自然就引入“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十条标准,来充分认知生活方式和健康的概念;学习健康的四大基石和合理膳食的四项原则,学习掌握合理膳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对日常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学习生活进行自省,自评生活方式,给自己的健康做一个中肯的评价,并制订一份健康计划,深化健康行为与健康教育内容。
纵观本课,教学设计规范有序,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和学生实情;课程知识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把握准确,阐述到位;教学内容结构合理,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生活;教学方法选择得当,教学媒体选择符合教学内容需要;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精准,学生对教学目标有较高的达成度。
三、新课标视角下重塑学校健康教育新样式
(一)健康教育生活化
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要与学生的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学习生活等生活实际相结合。如水平一《安全的进行游戏》一课中,学生间发生了争执,显然这是不安全的进行游戏,这是教师教育的契机。如何将健康教育联系生活实际呢?现实生活中打架是没有赢家的,套用公安治安宣传图片“打赢进牢房,打输进医院”,这便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教育案例。再如《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一课,毫无疑问,如果医生来上这节课会更权威,那么如何站在体育教师的角度讲得也生动深刻呢?那就需要迁移到运动习惯、健康行为与健康促进的关系上来,体现体育生活化。如体育课运动后需要勤洗手、多次少量饮水等,这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一个重要的生活习惯或者说是运动习惯。
(二)健康教育融合化
《体育与健康》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需要适时、适当融合多学科知识领域。单一的、肤浅的健康知识教学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储备与内在需求。所以,在教学中要关注融合文学、运动医学、生物学、营养学、心理学、环境、安全教育、运动科学等,做到融合时有分工、有渗透、有侧重、有促进。如《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一课,呼吸道器官与传染病的形成,是医学范畴的知识,上课前教师务必多参考学习这方面的医学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做到心中有数。又如《健康饮食益处多》一课,当讲到健康的食物水果类时,教师问学生知道哪些水果,学生饶有兴趣地回答:香蕉、苹果、梨、车厘子等。这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大家都知道,气候条件对水果的生长影响很大。咱们舟山地处海岛,海岛气候有哪些特征呢?在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特色水果呢?”这两个问题涉及地理与自然科学学科,很巧妙地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学生对家乡一定不陌生,说起来滔滔不绝,欢乐课堂瞬间点燃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健康教育技能化
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过程需要与运动技能和健康技能并重,教学过程中要契合学生运动实践中的健康真实场景,营造“健康与运动技能正相关”的实践氛围。甄选健康与运动技能相关联的典型事例进行真实教学,不仅体现《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特点,也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健康技能的提高。《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一课,教师将急救包、止血带、卷带、三角巾、绷带、夹板、冰块等救护用品带进课堂,营造真实的运动损伤场景和气氛,并就常见的运动损伤如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扭伤、出血、脱臼等,进行相应的包扎与治疗,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而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救护实操,这是非常有效的教学实践,真正将救护技能融入到健康教育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此时,再回过来讲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就变得掷地有声了,如增强安全教育与安全意识,做好准备与热身活动,合理安排运动量,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能力等。
(四)健康教育选择化
唯有健康最珍贵,健康是人一生最大的财富,每个人都懂得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而选择是人的基本能力。世卫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运动习惯、健康的社会适应,我们也就选择了健康;反之,我们就选择了不健康。基于此,在教学中就有了正反两面,如在《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一课,就可以将学校各项阳光体育比赛活动前,身体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作为极其重要的环节导入进来,充分的准备活动和积极的心理情绪是避免运动损伤、发挥运动水平并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前提和保障;而赛前的无准备、欠准备,就变成了导致不健康的“祸根”。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适应,也是如此。健康选择化,选择会产生正反两极,这需要在教学中一以贯之。
(五)健康教育素养化
健康教育需要贯彻健康行为、运动习惯、体育品德、感恩教育等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一课,教师讲到新冠肺炎疾病,不仅要描述其传播、预防和危害等,还要和学生一起回忆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级政府、医生、部队、警察等,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和牺牲。感恩国家,报效国家,感谢白衣天使,感谢人民子弟兵……此时,感恩教育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得到深刻体现。水平二《健康饮食益处多》一课,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健康饮食保障身体更好的受益。挖掘健康素养化内容,学校是如何保障学生的健康饮食?学生又如何做到了健康行为即健康饮食?学校品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吃”在育华,学校为学生开辟了多条色香味俱全的菜系和菜品,搭配牛奶、当季新鲜水果等,促进营养平衡,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学生要做到健康行为——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膳食,自觉抵制油炸食品等,都是本课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新课标“健康第一”理念对学校体育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关注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康行为、树立健康意识,提升健康水平。学校健康教育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生活技能相结合、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多学科融合教学,以使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更加生动,在此基础上,健康教育的意义才会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潘建芬.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与教学指导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