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评”一体化: 让小学大课间活动充满活力
2024-08-09李明康赵淑芳
摘 要:本文针对当下小学校园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厘定了以“学、练、评”一体化为中心思路的大课间活动改革方向,优化大课间活动内容。以学校大课间活动方案为例,分析了当前大课间方案的“项目单一”“学练脱节”“练评脱节”等问题,并富有针对性地从项目设计、学练指导、练评融合三方面提出跟进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练、评”一体化;大课间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7-0018-06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任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双减”政策下,五育共举的口号愈发响亮,社会各层对于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需求日益高涨。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更是将落实“教会、勤练、常赛”写入其中[1]。
笔者所在的浙江省平湖市新埭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新埭小学”),作为一所百年学校,经过近几年的校本课程改革及课程理念更新,学校的体育工作已经有了较大变化。本文以新埭小学为例,立足学生需求,贯彻“学、练、评”的一致性,阐述近年来对大课间活动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从而保障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一、剖析问题,靶向研究
小学阶段的大课间模式从课间操——民俗体育——体能练习,学生的活动内容已经变得极为丰富。但就大课间的质量、大课间“学、练、评”结合的导向及内容、机制等方面,新埭小学之前的大课间仍有一定的优化空间。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单一。大课间对场地的利用率较低,学生练习多以单一的身体素质练习项目为主,同时课堂学练的效能也较低。球类项目练习尚未整体纳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2.大课间练习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并不同步,存在脱节现象。在课外时间,学生无法真正进行课堂内容的练习,不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与运用。3.练评脱节。大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缺少有效评价,无法准确定位自身能力水平。
二、制定策略,优化框架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立足“课堂学、课间练、全员评”的基本思路,对大课间活动模式进行创新实践。“学、练、评”一体化,是指作为学校体育子系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运动竞赛共同围绕着相关项目的运动技术而展开[2]。一体化理念的提出,将日常体育课堂教学项目的通性、大课间的有效学练等做了梳理;在课程一体化视域下,通过实践新的学习模式、打造有机衔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完善体育课程的科学评价体系,以保障整个体育课程学习过程的良性运转[3](图1)。
(一)整体架构——生本化项目设计
立足学生本体,分析学生运动需求,优化现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设计大课间活动项目,学生玩练自己想玩的,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大课间练习内容有效融合,达成学练统一。
1.研判学生基本学情
在“学、练、评”一体化大课间概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立足以生为本,推动运动能力的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及大课间项目设置。
分析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点,细化教学内容,高频次滚动地进行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学。立足学生真实意愿,在大课间项目安排上,将课堂学的内容与大课间练习的内容有机结合,以达到吸引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目的。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座谈的形式,了解学生的运动需求。在建立“学、练、评”一体化大课间模式时,运动练习内容切合学生实际。在运动情绪5N6f331GmlPEhu3uYWeKmA==上,吸引学生参与运动锻炼;在大课间学练过程中,激励学生认真练习。
运动技能的标准会随着学生的动态发展而变化。在实施初期,就学生各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开展地毯式摸底。了解学生在该项技能上存在的问题并持续跟进,帮助学生明确定位自身能力水平,为后续的学练做好准备。
例如:在进行水平二篮球单元教学前,了解学生当前阶段的球性掌握程度,划定适合大部分水平二学生能够操作实施的大课间篮球活动内容,从而使运动练习内容切合学生实际,吸引、激励学生参与运动锻炼。
操作路径:学生能力普查——划定平均能力范畴——制定大课间活动内容。
2.整合教材通性内容
通过对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的解读,分析并归纳小学阶段体育教材的特点。借助教材内容的延续性特性,着重学生个体与教材的有效并轨,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以“创新球类项目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练”为突破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球类教学作为研训主题,梳理大单元教学计划;整合其他教学内容,达到“以球促练”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整合运动项目,以达到保障学生多项能力同时发展的目标。类似球类结合快速跑、追逐跑,投掷、跳跃,柔韧、技巧等。在延伸球类教学效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其他能力。
例如:篮球多结合快速启动、变向、跳跃、投掷等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在大课间活动时段中,跑动、投掷能力在团体练习情境下能与场地、器材无缝衔接,因而设计大课间活动内容为篮球往返运球与“中/远距离”传接球接力练习。同时,在篮球单元教学中,更加突出行进间运球、运球折返、接移动队员传球等内容,既是球性的拓展,也是大课间活动的基础。
操作路径:分析运动项目能力特性——课堂重点训练——大课间铺开练习。
3.优化大课间方案
在“学、练、评”一体化大课间模式下,科学的课程规划、健康的运动方案是学生参与学练的基础保障。面对学生的运动需求,展开“大单元”教学策略,即在一定周期内,统一教学内容,提炼教学流程及重难点,完善单元课时的设计,以达到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持续高效学习的目的。
在场地利用及设计上进行合理优化(图2)。从大场面调控,到豆腐块场地利用,不同场地设置不同的练习内容,保障大课间项目在周期内的练习效能;在贴合学生学练需求的前提下,添置各类器材,包括球类、大型器材、辅助器材等。补齐器材密度,以达到保障大课间期间学生的运动量要求的目的,并根据不同阶段大课间活动内容,适时开展以年级为单位的全员运动会。
同时,同一时间段内,每个年级设定两项活动练习内容,并设置达标标准,自选项目为在项目1或2达标基础上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参与的项目,激励学生在达标后自主参与自身喜爱的其他活动(表1)。
(二)循序渐进——进阶式学练指导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实时监测学生技能掌握程度,通过技能分解、进阶练习、情境运用等形式,保障学生有效学练技能,达到学练一体的目标。
1.技能分解帮掌握
运动技能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不同阶段的重难点均有不同。在教学进行前,科学解读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技能教学目标,以保障学生逐步掌握并运用技术技能。
通过对比各水平阶段的授课内容,将学练标准结合项目教学重难点,进行分层解析,提炼重难点的变化。从学练标准这一主线铺开,准确把握学练动态,建立多重维度的帮扶学习小组。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程度,科学安排“一对一、对多”等形式的帮扶练习小组,突出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立足学生本体角度进行技能学练。
例如:水平二学生的足球运动能力学习,主要围绕着球性练习、行进间带球练习、固定/移动传接球练习三个方面展开。而后在能力基础上,增加技战术的配合跑位,进行小组比赛。因此在学生练习足球项目时,分阶段拆解练习关键基础技术动作,确保基础牢固的前提下,开展后续练习。
操作路径:拆解技术动作——提炼技术重难点——强化技术能力。
2.进阶练习促提升
即在学生运动能力的技能基础期、技能提高期、特长发展期这三各阶段都给予及时的精准指导。在大课间期间,结合各年级段新学的技术动作,降低难度,提取重点,设置推广适合大众的练习形式,保障学生在课外的练习时间与运动量。
就学生技能学练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纠错。合理安排学生示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准扶贫”,从技术、能力层面等,提升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在课外学练形式上,丰富课外指导锻炼手段,规定练习内容,利用线上钉钉打卡指导、校园运动队梯队建设、周末体育俱乐部等进行课外锻炼指导。
例如:以水平三学生足球运球绕杆传接球接力为例,为避免学生因能力、情绪等因素而造成消极练习的现象,我们设计练习形式的时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绕杆能力的练习,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获得快速绕杆的能力,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主动等人,两人/四人小组同时出发,比速度、比技巧。
操作路径:精准剖析问题——重点强化技术——鼓励自主竞争提升。
3.情境运用释放热情
情境运用旨在复合(多场景下技能运用)强化,围绕着运动技能最终指向运用的目标,强化学生的技能练习,引导学生在不同场景下有效地进行技能运用。技能学练后期设置练习形式时,通过小组对抗、被动防守的形式进行对抗练习。引导学生思考技能运用,灵活展示,以达到充分释放学生比赛热情的目的。
例如,在足球项目练习时减少单一的直线/绕桩运传球练习,利用器材、场地优化教学设计,构建攻防演练概念,丰富学生的练习情境,以保障学生能够正确有效地运用习得技能。同时优化分组/轮换练习,进行帮扶合作、合作对抗、比赛合作,利用合作情境帮助学生运用技能。
操作路径:构建情境——反复练习——实战对抗。
(三)专业提升——全员式练评融合
在达成课程整合、学练一体的目标后,通过分阶定标、全员卷入、多维评价的形式,鼓励学生明确自身水平,积极参与,并通过评价,最终达成练评一体的概念。
1.立足学生分阶定标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特性。因此,练习项目的标准、学生能力情况的标准等,都需要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滚动教学的目的。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能力水平,开展分项目的星级达标比赛,从一星级到五星级,以及单一项目的全明星赛,并设置类似校园吉尼斯记录的巅峰榜(表2)。
激励学生参与。制定教学标准时,突出项目能力掌握水平的概念,进行技评考核。教学过程中,结合技术重难点,引导学生在阶段性练习后,进行技评考核/达标。同时在进行学生身体运动能力测试时,定级不定项,以多种形式的能力测试展开,例如跳跃能力通过立定、行进间、单双腿跳远等多种形式进行测试。建立学生能力数据库,定期进行质量监测,进行能力达标并持续监测,准确把握学生动态。
例如:排球作为主体教学内容出现在水平三的教材中,同样可作为击打球练习的主体出现在其他水平阶段。但由于不同阶段学生能力的差异,需要分阶段设计练习的内容,三年级练习抛接球/接抛球,四年级练习基础的击打自抛球等,并且根据学生能力设计不同的练习形式,制定具有阶段性的考核标准(表3)。
操作路径:框定项目及年级——分析能力范围——制定内容及标准。
2.全员参与
大课间作为全校性的集体体育活动时间,除一般性运动技能的锻炼,也是开展不同规模、不同性质比赛的好时机。为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运动会受众面小、难度高的局限性、新埭小学建立全员运动会体系,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1)体质素养项目
体质素养项目由一分钟跳绳项目(绳舞飞扬)及仰卧起坐项目(核心大赛)组成,每人测试一次,记录一分钟时间内完成次数。根据成绩进行星级评分(表4)。
(2)球类趣味项目
球类趣味项目由篮球“百发百中”(图3)、足球“蛇形袭门”(图4)组成,并对应项目成绩,进行星级评分。
“百发百中”比赛规则:
①运球投篮路线为:A(出发)—B(绕)—投篮—C(绕)—D(传球)。
②全员参与,半场运球投篮。一号队员出发绕过B点后,二号队员出发。
③比赛时间10分钟,各班两个场地,每组4个篮球。自投自抢,不允许补篮。
“百发百中”星级评定办法:
①进球数第一、二名得50星,第三、四名得40星,第五、六名得30星。进球数一样则看投篮命中率。
②完成投篮轮次小于50次,得20星;50~59次,得30星;60~69次,得40星;大于70次,得50星。
比赛规则:
①A点带球出发,绕标志杆运球,在B区域完成射门。随后从场地右侧,直线带球回A点,交至下一位同学。
②全员参与,一号队员带球至停球射门区(B),二号队员出发。
③比赛时间10分钟,各班四个场地,每组2个足球。完成绕杆且射门区域内进球有效;若绕杆失误,须返回失误点接着继续带球。计算有效进球数。
星级评定办法:
①有效进球数第一、二名得50星、第三、四名得40星、第五、六名得30星。进球数一样则看进球成功率。
②完成射门轮次小于50次,得20星;50~59次,得30星;60~69次,得40星;大于等于70次,得50星。
(3)集体障碍接力项目
集体障碍接力赛“沙场练兵”(图5)主要围绕着学生的快速跑、攀爬、跳跃等身体素质展开,全班全员参与,并对应项目成绩进行星级评分。
比赛规则:
①各班34名参赛队员。
②通过跳、爬、跨、攀、绕等动作,击掌进行接力。
③迎面接力,起点即终点,哨音响开始比赛,计算所用时间。
④攀爬环节,必须双手同时触碰器械;爬行环节,膝盖必须四肢着垫。绕桩环节,若碰倒器材,必须由队员自己复位后方可继续进行接力。
星级评定办法:
以完成比赛用时判定名次。第一、二名得100星,第三、四名得85星,第五、六名得70星。
在比赛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运动能力的均值,从普适性的角度出发,优化竞赛项目形式及标准的设置,让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学练的技术动作,通过全员比赛的形式,每个孩子均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除学生班集体大概念,将全员参与的范畴继续延伸。例如同项目班级小组比赛、娱乐赛等,最终通过不同年级的定级不定项,进行跨年级的全员比赛,以达到多维度激励学生参与运动比赛的目的。
3.多维评价
量化标准结合技评的教学评价,面对存在差异性的学生,评价存在局限性。在评价手段上,进行创新实施,保障学生得到多重维度的评价。
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适当地让部分尖子学生脱颖而出,表彰他们的同时,利用其正向导向的作用,实现共同进步,鼓舞其他学生参与练习。
对于学生个人,学校实行“淳·美成长星卡”综合评价制度,“弘毅星卡”(表5)旨在培养队员健体毅志的弘毅精神。鼓励队员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享受运动乐趣,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心理和身体都健康向上,争做阳光少年。由班主任、体育教师、心理教师颁发,每周由德育处开放奖品超市,集齐“弘毅星卡”与其他星卡,便可前往奖品超市兑换礼品。
对于班级集体,在开展评价时,重点突出团体风貌,并贯穿比赛的始终。例如除竞争比赛成绩外,进退场的队列、参赛面貌等均进行跟进评价。而在进行比赛评价时,根据参赛队每一名队员的成绩进步情况,设立单独的奖项,例如成绩进步大的“冲锋号团队”,成绩在落后时出现反超的“奋起直追团队”等。
三、实践成效,反思改进
目前新埭小学在“学、练、评”一体化方向引领下的大课间模式(表6),基本补齐了器材短板,提升了场地的利用率。对比大课间模式改革之前的状态,大部分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锻炼;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与练习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尤其是球类项目的水平,学生基本达成了新课标中关于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要求;同时在不同形式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也能基本达成“有所学、对标练”的概念。
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大课间安排下轮换练习,同时达到比赛要求,进行多种项目的比赛。
但反思实践过程,仍有部分不足需改正。例如学生迫切想要参加对抗比赛,与班级小组内成员能力水平不一形成矛盾,以及学生在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后如何与课堂拓展内容有效衔接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余立峰.“学、练、评”一体化的学校体育转型[J].中国学校体育,2020(02).
[3]蒋新成,钱明明.基于课程一体化视域下实施“学-练-赛-评”的策略[J]. 浙江体育科学,20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