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课堂场域:在减负与增效中启智明慧
2024-08-07喻惠中魏淑能
著名学者杜维明深刻洞察:“人的结构中本来就有无限的生长潜能和取之不尽的发展源泉。”这种潜能和动力如同涌动的地火,静待着被挖掘与点燃。学校需打造鼓励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以及高质量且契合学生认知层次及时代特性的课程和课堂,唤醒学生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撬动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校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个体差异与教育规律,参照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与新课程理念,将“课堂场域”分为文化场、能量场、体验场、社会场,实现学生课堂空间、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重构与科学搭配,在减负与增效之中启智明慧。
课堂文化场:张弛有度,构建“一日课程”新样态
教育公平不是给每个孩子一样的教育,而是给他们需要且适切的教育。这要求我们回归生命本真,顺应儿童天性,通过课堂的结构重组、内容设计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我校站在儿童视角,对部分课时安排进行了整合与优化。比如,重设“一日课程”:上午安排常规学科课程,下午安排专题活动、社团活动、跨学科活动等综合性课程学习。下午有60分钟的长课,以科学、艺术、体育为主,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时间;也有15分钟的“社团微活动”,以“玩、动”为主旋律,呈现形式多样,着重培养观察、表达、操作等综合能力。
课堂时间的重构给予了学生松弛有度的学习环境,全天候的“1+N”课程则提供了学习新样态。“1”代表基础型课程(国家课程),“N”代表拓展型课程,旨在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是国家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在落实“1”的基础上,我校整合出以剑、书、礼、乐、数、创为核心的“新六艺”校本“N”课程。通过静态的课程设置与动态的课程实施,构建课程间的有机联系,并把学科和生活、实践相连接,既发掘每门课程独有的育人价值,又体现课程的综合育人功能。
课堂能量场:技术赋能,统筹“教学评练”四要素
在课堂上通过大数据与技术赋能,着眼于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是课堂减负增效的关键。我校利用信息技术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语文课上,学生能够在平板电脑上练习生字,写错笔顺的问题不再是教学盲点。英语课上,学生在AI虚拟小人的帮助下为课文配音,人人获得练习口语的机会。云平台、AI Classroom等智慧教育手段已渗透在课堂各环节,对课堂中师生教与学的大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帮助教师精准捕捉学生的微观表现,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元、更自由、更开放的保障。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变革,实现“教学评练”一体化,我校构建了“慧思—慧学—慧创—慧评”课堂动态四环节模式,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如,语文学科推出了“读—演—创”阅读模式,让学生参与预读、自读、小组合作表演、自主创作等过程,提升学习能力、演绎能力与创作能力。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的差异,教师从课程视角出发,让作业承担起课程目标诊断和改进教学的功能;从单元视角出发,增强知识内容的衔接性和递进性;从全局视角出发,设计巩固、补充、拓展、创新等多种类型的作业,让作业有趣、有料、有效。
课堂体验场:协同左右,强化知识统整与学科实践
我校从整体出发,升级基于全方位育人的多学科联动备课机制,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打破学科壁垒,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科互育。比如,我校建立了“双轴三阶”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模式,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将知识作为工具,从学科逻辑走向社会生活逻辑,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强化知识的统整性。
以劳动为主学科的“‘油’为有趣”田间课堂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就是通过“种植+”的方式,将学生在田间劳作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探究主题。以艺术为主学科的“纸艺工坊”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将美术课上学生探究的“什么样的纸张最适合制作彩笺”作为学习主题,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设计项目内容。课前学生走访长沙市印刷厂、文具店,集齐各类纸张在课上进行对比实验,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讨问题、形成观点,真正实现了“真实性学习”。
以科学为主学科的“厨房里的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厨房为情境和线索,让学生分析讨论后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猜测。如,学生在厨房停电的情境下,通过猜想研讨、搜集资料、实践操作、设计发明等方式一步步解决实际问题,制作出了盐水应急灯。
课堂社会场:联动前后,贯通课内育人和课后育人
我校以课堂为中枢,全天候联通课内与课后,构建贯通的育人体系。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推出线上全自选课程菜单,推动特色课程成为高质量课堂育人的强助攻;另一方面,注重“课后服务”的全链接,既关注“课后服务”的前端,即家长需求、学生发展、课程开设等,又关注“课后服务”的末端,即实施效果以及考核评价。
一是精准构建,满足需求。我校从需求出发,针对学生的兴趣指数、家长的培养需求、学校教师任教意向进行调查,以调查结果为导向,架构符合学校发展、学生需求与实际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我校精准构建了涵盖“三维五类”的“N”课程群,“三维”聚焦学业指导、兴趣发展和高水平学生社团三个维度,“五类”聚焦文明素养、身心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劳动素养,共有70余个“N”课程,旨在实现“育人指向统一、素养目标一致、实践方式多元、学习体验丰富”的育人目标。
二是发扬个性,序列贯通。根据儿童成长特性,我校构建了成建制的培养机制,让一部分学有余力或有兴趣、具有相应潜力的学生获得持续学习、进阶的空间。我校“清荷艺术团”就是采用这样的培养机制,按学段分梯度组建了古筝、舞蹈、合唱、小提琴、钢琴、戏剧等20余个艺术社团,有短期的兴趣类社团,也有可以持续学习的特长类社团,力促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类型。为了鼓励更多学生在艺术的殿堂畅游,我校在《七星评价2.0导行手册》中单设了“玉衡艺术星”,通过多元评价激励学生个性成长。经历了艺术课程与社团的学习和磨炼,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员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不少学生还展露出较高的艺术天赋,如“清荷艺术团”连续八年在长沙音乐厅展演。
三是结合反馈,优化服务。我校构建了课后服务的自主选课平台,供学生、家长根据兴趣和需要选择喜爱的课程。通过平台的反馈功能,收集建议、需求、课程预期,为课程开设的形式和内容提供反馈清单;通过平台的数据记录功能,为儿童的兴趣爱好以及兴趣发展精准画像,为每个学生私人定制兴趣发展报告;通过平台的交流互动功能,让儿童找到志趣相投的学伴。
“双减”背景下,我校期待通过重构课堂场域,推动小学教育的纵深发展,让学生的“一日课堂”是愉悦的、高质量的、舒展而有个性的,希望儿童遇见的,就是人生积淀的;儿童获得的,就是助力成长的;儿童内生的,就是未来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