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厚积教育之基

2024-08-07张英武

教育家 2024年31期

优质均衡发展是今天义务教育发展的主题,教育督导是推进现代学校治理、实现优质均衡的制度保障和重要举措。

2017年,教育部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开启了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成都市龙泉驿区立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抓住教育督导“牛鼻子”,夯实政府综合保障、突出教育内部治理,形成“4+4”措施矩阵,共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抓政府履职,做好顶层设计。从2018年开始,成都市改革政府教育履职评价方式,采取“区县政府自查+市级考核通报”方式,督促区县政府梳理教育履职情况、整改存在的问题,不断向优质均衡发展。在此基础上,龙泉驿区制定未来发展规划,开展教育攻坚行动,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纳入“十四五”教育规划,实施“家门口的好学校”建设,先后配套出台优教强区十项制度、三十条措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计划、“再创业”教育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从制度、行动、措施上推动基础教育全面补短提质扩优。

抓经费保障,落实优先战略。落实教育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投入。近三年,我区分别投入财政资金22.14亿元、23.18亿元、24.92亿元,年均增长8.04%,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水平”。同时通过教育核算、审计等方式,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保证财政资金发挥效益、合法合规使用,并将生均公用经费、学生资助资金纳入区委目标管理,确保按时足额拨付。

抓目标考核,强化过程督导。将教育项目作为区委、区政府优先保障事项,纳入区委、区政府民生工程管理,每月跟踪、每月督办、每月通报。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纳入政府、部门、教育目标考核任务及年度重点工作,定期报告指标达标情况、定期通报有关问题、督促相关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绩效管理,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重点落实编办、人社、财政、规划、住建、发改等部门在人、财、物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和成效,全力支持教育增添学位、改善师资、提升硬件条件,全力保障教育开展“双减”、实施教学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抓学位攻坚,提升供给能力。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人口集聚情况,进一步完善教育布局,更新编制《龙泉驿区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制定详细的义务教育学校点位布局并落实在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图上,“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1所。近5年,全区累计建成东山国际小学等教育项目56个(其中幼儿园项目39个、小学项目9个、中学项目5个、九义校项目2个、特教项目1个),新增学位4.8万个,义务教育学校中56人以上超大班额数量从2018年148个,到2023年实现清零。

抓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提质。启动全国首个“五育”并举实验区建设,制定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和四大工程,构建“五育”并举支撑体系和发展机制。全区学校深入开展“8+N体育赛事”“高雅艺术进校园”“小乐器进课堂”“一周三节十个一”和科创大赛等体艺、劳动、创新教育,大力打造“驿都三团”、美术工作坊等特色项目,五育并举发展成效明显,目前已孵化五育并举综合示范校29所、特色校29所。如龙华小学获排舞比赛国家级特等奖,实验小学校川剧节目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迎未来”中外青少年人文交流活动中展演,龙泉二中赛艇队在2022年成都市青少年赛艇(皮划艇)锦标赛中荣获单项冠军4个、亚军1个。

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大力在学校层面,构建“直通+考核”评估方式和“基础+发展”“底线+贡献”评价体系;在教师层面,构建“岗位能进能出、待遇能升能降”激励约束评价机制;在学生层面,设立占学校考核权重46%的德智体美劳学生发展指标,用“精准滴灌”方式监测、反馈学业综合质量;在校长层面,开展两轮19人次的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

开展试点办学模式改革,促进新优质学校建设。从2018年起先后举办15所“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类型的公办学校,极大地激发了校长办学治校的积极性、调动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这些学校也快速发展成为老百姓认可的好学校,7所建成为成都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

抓实“双减”改革,校内校外齐抓共管。校内减负方面,实施“五个严禁”作业管理,开设课后、周末和假期托管服务,利用文旅资源开展课后服务的做法入选教育部推广案例,11门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入选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库。校外减负方面,建立“121”机构资金监管机制,建成“龙泉教培”数字人民币预付资金管理项目,成为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元管家”产品应用案例。

抓品牌培育,丰富优质资源。坚持内外协同,统筹区内外资源,做优教育品牌。在外部,引进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资源创办高校附属中小学4所、成都教科院“科研智库”办学2所、成都七中、成都树德中学和成都实验小学等市属名校办学4所、延伸区域品牌高中设立附属中学1所。在内部,抓实品牌培育,研制品牌创培方案,加强与重庆南岸区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互动交流,开展人才、赛事、科研、治理互动,支持公民办学校结对发展、共生共长。

抓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搭建青芽、青苗、青芒、青藤“四青书院”培养体系,开展“入格培养—升格胜任—形格提升—风格创新”阶梯培训,培育省市中小学名校长、教书育人名师、天府名师和区“教育攻坚人才”、特级校长、特级教师等41人,建成各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66个,成员600余人,赴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跟岗培训数十次、惠及300余人。出台班主任、教师、校长三个激励文件,设立“五育并举”教育教学综合质量奖、学校治理奖和“教育攻坚人才”奖,评选D类、E类教育人才。2021年1名教师受邀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建党一百周年庆典活动,5名教师受到市委、区委表彰。2023年,966名教师、144个集体被各级表彰表扬。

抓督导检查,推动补短补弱。坚持常规督导、专项督导、联合督导、内部督导相结合,推动学校补短补弱、提质扩优。常规督导方面,聘请32名中小学专职督学、5名兼职督学,实现中小学挂牌督导全覆盖,每月按标准开展常规督导。专项督导方面,开展落实“双减”“作业不回家”“作息令”等主题专项督学,督促学校自查问题、整改问题。联合督导方面,每学期开展责任区联合督导12次、总督学带队督导30余次,指导学校高质量发展。内部督导方面,支持学校参照区域做法,建立内部督导机制,聘请德高望重的名优教师担任校内督学,开展听课、巡课、发现学校问题、参与学校治理,取得较好效果。

通过教育督导以督促建持续努力,龙泉驿区义务教育政府在保障力度、资源配置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全面增强,各项指标得到有力改善,尤其是以前的资源配置短板指标,如2023年小学、初中校际资源配置差异系数分别提升至0.22、0.19,达到国家评估标准,初步具备了优质均衡创建条件。我们也将做好创建准备,确保在2025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