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与养成教育的融合策略
2024-08-07姚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小学美术课堂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要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新思维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切入点,以指导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能为学生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习惯养成,巧妙组织教学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个人成长的基础,也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融入养成教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实践活动情境、团队比赛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美术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四年级“纸品乐陶陶”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尝试体验、探究方法”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纸条的不同变化。首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纸条和工具。然后,引导他们运用折、卷、捏等方法改变纸条的形状,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组合和搭配。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他们相互协作、互相帮助,并引导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建立了小组比拼评价机制,实行小组完成作业积分制。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精神。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不断进步。注重培养他们的课堂行为习惯和专注力,如保持安静、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等。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他们相互评价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成果,还可以让他们从他人的作品中学到更多的创意和技巧。
以上案例表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养成教育非常必要。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学习美术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注重学科融合,创新体验式学习活动
美术体验式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体验式学习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结合学校生命教育理念,巧妙设计体验式活动,开展跨学科融合活动。学校结合新时代小雷锋“1+N”行动,开展“让爱不闲置,让心在‘益’起”“‘小摊主’义卖献爱心”社会公益活动,实现家校社协同联动。
活动前,学校采用项目化的方式,整合语文、数学、科学、美术、劳动等学科,开展体验式活动。美术教师指导全校学生绘制了有专属印记的爱心购物袋,指导班级小组设计摊位店名、宣传海报、义卖捐助箱等,用于义卖现场购物使用。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义卖款项也全部纳入学校爱心基金。美术与劳动实践课程相结合,开展“最是橙黄橘绿时,生命美好正当时”——“采摘节”活动,引导学生欣赏飘香的秋色、体味丰收的喜悦、分享劳动的成果,为学生创设亲近自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体验、合作能力。美术课上,教师带着学生在树下画橘子树,教学相长。劳动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采摘橘子,教师创设情境,共同完成水果拼盘,橘子瞬间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科学课上,师生共同探讨用橘子做电池让小车动起来。在体验式活动中,教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和批判思维,同时培养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等等。
体验式学习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思考、合作和交流,这些过程都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体验式学习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实施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施评价激励,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美术课堂评价中,我们强调八个维度的评价:准备状态、专注程度、自主能力、合作态度、作业质量、学习进步、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这样的多维度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潜力。在学业评价方面,我们立足于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全面评定,细化评价内容,分为“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这种细分化的评价结构使得评价标准更为具体、科学,有利于发现学生在各个艺术领域中的独特优势。在学习习惯评价部分,注重对学生课前准备、遵章守纪、作业认真、有序合作等行为进行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用心感受童心世界,实施多元评价。
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多元、立体的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以“蚂蚁搬家”这一课为例,我们鼓励学生通过自评、同学互评以及教师点评来全面展现他们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表现力。在这堂课上,学生们用画笔描绘了各具特色的蚂蚁搬家场景。有的学生画了几只蚂蚁共同抬着大大的汉堡搬家,展现了他们对食物的独特想象;有的学生则描绘了天空下着雨,蚂蚁们焦急地搬运着西瓜皮和果粒,生动地表现了蚂蚁们团结合作的情景;而还有的学生选择将整个画面涂成深色调,只在中间画了一两只蚂蚁艰难地爬行,他解释说这是即将来临的暴风雨中掉队的蚂蚁,它们充满了恐惧和不安。面对这样多样化的作品,教师并没有简单地进行优劣评判,而是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创作过程和独特视角。在自评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在学生互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作品中的亮点和创意,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互评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还让他们学会如何欣赏他人作品,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最后,在教师点评环节,教师注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分析和评价,既肯定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也指出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我们的评价不仅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更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的认可和鼓励。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中美育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应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将养成教育的精髓巧妙融入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入丰富的课程内容、组织创新性的体验式活动以及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教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积极探究、主动实践,从而在美术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模式。小学美术教学与养成教育的紧密融合,无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未来,教师还需持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