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蜡染技艺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2024-08-06何凤,陈守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15期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黔东南苗族蜡染作为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技艺,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该文从分析苗族蜡染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苗族蜡染数字化保护的意义着手,结合黔东南蜡染技艺的历史文化,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通过数字化采集与梳理、构建数字资源库、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数字技术创意苗族蜡染产业发展,让数字化技术真正融入非遗文化,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使苗族蜡染这一非遗文化得以保护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苗族;蜡染;技艺;数字化;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c)-0082-05

Digital Protec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Batik Technique of Miao Nationality

HE Feng, CHEN Shouwei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1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acceler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primitive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has suffered an unprecedented impact. As a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kill, batik of Miao nationality in Qiandongnan has been paid great attention by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tection of Miao nationality batik heritag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digital protection, combines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batik techniques in Qiandongnan, and puts forward the way of us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protect and innovate. Through digital collection and sorting, building digital resource library, digital display and dissemination, digital technology creative batik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he Miao nationality, let digital technology truly integrate into the heritage culture, and empower and enhanc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so tha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cology of Miao batik can be permanently, truly and effectively preserved.

Key words: Miao nationality; Batik; Crafts; Digitization; Preservation; Development

黔东南州苗族传统蜡染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是苗族人民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日常生活与审美意识于一体的集合体现,其作为我国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

蜡染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其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是根植于苗族人民内心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族群支系生产生活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推动苗族文化经济繁荣向前发展的动力,是苗族人民文化自信的集中表现。运用数字化保护,创新创造民族文化,科技赋能苗族蜡染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指尖上技艺”摇身变为“指尖上的产业”,为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为民族传统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指引新征程,为黔东南州传统民族手工艺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新路径。

保护与传承苗族蜡染技艺,创意苗族蜡染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保护苗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强劲的创新潜力,也是苗族蜡染向世界展示美好形象和传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弘扬苗族蜡染文化,发展非遗经济,加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大发展,以此实现国家民族文化、民族产业、民族经济、民族人才齐发展。

1 黔东南苗族蜡染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据有关统计,黔东南州苗族蜡染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赞誉为“东方第一染”。然而,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多元文化融合,苗族蜡染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并不太乐观[2]。据调查,目前黔东南苗族蜡染传承人多以年龄偏大的妇女为主,年轻人甚少加入这一行列,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传承人的行列,这一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将会迎来消失的风险。为了守护这朵珍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在黔东南州的高度重视下,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与传承苗族蜡染非遗技艺的措施,如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当地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苗族蜡染传承机构,开展各类传承培训、展示展览等活动,以促进苗族蜡染的有效传承与保护。

黔东南苗族蜡染不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更是一个地区民族的文化符号和发展地方经济的资源,成为向全世界展现自我魅力的有力名片。其独特的纹样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学习研究,同时苗族蜡染也成为一部分蜡染从业者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然而,尽管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但黔东南苗族蜡染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传统手工艺进行传承,传给年轻人,让这一技艺能够沿袭既往、薪火相传。随着黔东南旅游业的向好发展,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非遗文化保护的关系,也是当前值得人们深切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黔东南苗族蜡染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其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为了确保这一传统非遗技艺能够得到更完整、更久远的延续和创新性发展,需采取更多高效的措施[3]。还需要更好地保护和延续传统技艺,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人才培养,为黔东南非遗文化苗族蜡染的保护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2 苗族蜡染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苗族蜡染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在于通过数字技术对苗族蜡染技艺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以实现对其的保护和传承。具体来说,数字化保护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通过数字化保护可确保苗族蜡染技艺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技术的保护可以准确、完整地记录苗族蜡染的制作工艺流程及详细步骤,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以便于长久有效的保存。另一方面,数字化保护可以通过文字、视频、影像、声音、纪录片等形式进行记录留存,包括蜡染的色彩搭配,纹样、图案的设计,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寓意等珍贵信息资料,以便后人可以第一视角学习和查阅,使这一宝贵的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广泛、更久远的传播,以此达到传统文化的可延续性。

2.2 通过数字化保护有利于促进苗族蜡染传承和创新发展

近年来,黔东南苗族蜡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探究其很大的原因是苗族蜡染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苗族蜡染技艺能够流传至今,不单是生活所需,同时也是苗族人民赖以生存的文化信仰。数字化保护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对蜡染的图案纹样进行数字化处理及保存,使其独特的蜡染艺术能够得到传承延续。例如: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图形技术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产品生产创新、产业创新等,开拓蜡染的实际应用领域,融入现代设计生活[4];或将图案纹样融入高奢服装设计、包品设计、文创设计中,既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对苗族蜡染这一古老文化的兴致,又可以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2.3 通过数字化保护有利于推动苗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苗族蜡染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字化保护,可以更好地展示和传播苗族文化,促进其文化传承和推广。通过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丰富活跃苗族文化,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通过利用新媒体手段对苗族蜡染文化进行传播与共享,建立网络平台,创建App、网站或入驻第三方平台,如抖音、微信小程序等,利用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及传播宽泛性等特点,向大众展示苗族蜡染制作的真实过程、产品样式,宣传、销售产品等。同时,利用网络平台为载体,为非遗传承人、民间蜡染艺术爱好者们创建一个以信息资源共享、交流的空间平台,由此激发更多人参与探究,为苗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2.4 通过数字化保护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大发展

数字化保护可以通过数字化展示,使苗族蜡染成为当地独特的旅游经济资源。例如:通过博物馆、展览馆等形式传播,使前来的参观者认识了解黔东南苗族蜡染,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旅游者的参与体验,或以购买伴手礼的形式带动消费,增加旅游景区、民族村寨的经济收入。同时,数字化保护还可以数字化设计和生产,使苗族蜡染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定制产品,提高其经济附加值。

综上所述,苗族蜡染数字化保护对于保护苗族文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5]。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保护将成为保护与传承黔东南苗族蜡染文化最重要手段之一。

3 苗族蜡染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

3.1 对苗族蜡染技艺的数字化采集与梳理

目前市场上关于黔东南苗族蜡染技艺的历史书籍不少,但几乎停留在图片与文字结合记录层面,主要围绕苗族蜡染传统技艺的历史发展、技艺特色、地区分类等做了一定的记录。这些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基本存放在黔东南民族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等馆藏,部分书籍还不可外借,大众鲜少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与之相关的资料信息,即便是黔东南本地的苗族青年对蜡染的文化历史、工艺了解得也不多。利用数字化技术可对苗族蜡染技艺进行全方位采集,包括对历史来源、发展历程、工艺流程、色彩搭配、纹样及纹样背后的寓意等进行全面采集。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要想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多方协同并进,采取最合理、最方便的手段,以便达到保护历史文物的基础上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苗族蜡染,采取数字化保护是必经之路。须组建专业团队,以多学科、多专业合作形式,包括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人员需进入苗族聚居地进行深度调研,对保存较好的蜡染技艺进行全面分解,了解其工艺流程及原理,并对这部分珍贵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对苗族蜡染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收集整理,具体实施可以通过到各级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查阅文献资料,到各区县记录采访每个支系蜡染传承人及熟悉蜡染技艺人等方式,全面掌握蜡染的制作生产情况,并进行数字化采集,包括对材料、实物、技艺工序、耗时情况、使用工具等进行图片、声音、视频拍摄记录,在访谈过程中,对受访者的制作过程、口述记录进行全程拍摄和录音。

将搜集的信息资料,在梳理过程中可按照内容名称、色彩、时间顺序、用途等进行详确的记载,并按照行政区域与族群支系进行双重分类存储,为后期蜡染资源库的建立提供完善的资料。

3.2 运用新技术为苗族蜡染构建数字资源库

利用数字技术将已搜集的蜡染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分类,储存于非遗数据库中,由专业人员对信息进行系统科学的数字化存储、数字化管理,并根据情况进行适时增补。如在对蜡染图案纹样的采集过程中,首先应单独组建纹样资料库,并由专业的设计人员按照视频、图片中的纹样进行蜡染纹样矢量图的设计制作,在纹样旁附上相应的原图及文字说明,以便后来的查阅者能更好地了解原始创作者的审美寓意。

通过数字化信息库的建立,打破传统的传承保护方式,形成苗族蜡染技艺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对策,从根本上解决了时间、空间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对其的影响,让黔东南各地苗族蜡染技艺文化得以长远、真实、有效地留存,实现蜡染技艺这一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广泛传播,促进蜡染技艺的良性发展。

通过现代化设备和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化的信息整理和归档存储,通过图文影像的新形式让黔东南苗族蜡染技艺的发展历程与演变过程一览了然。另外,还可以将这一资源融入地方博物馆、图书馆,建立苗族蜡染数字化平台,大众可通过网络登陆相应的官方平台,线上查阅相关文献、视频等资料,了解苗族蜡染技艺文化和欣赏苗族蜡染艺术作品,为蜡染爱好者、研究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便捷。

3.3 通过新技术数字化展示和传播苗族蜡染文化

数字化的宣传和展示是将特色文化融于现代科学技术中,通过生动活跃的表现形式,将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艺术和民族精神传递给大众,推动苗族蜡染非遗文化活态发展[6],增强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强烈认同感,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经济的繁荣发展。

利用数字技术改变以往的展示和传播形式。传统博物馆、展览馆以图片加文字陈列结合的静态形式传播,形式较为单一化,游览者只能停留在表象的了解面,很难深入地感受苗族蜡染艺术的精髓。利用新媒体技术采取动静结合的形式,在民族博物馆中加入声光电技术等多元形式为参观者还原原始的视听效果,加强浏览效果体验。

运用数字化技术如图像、声音、视频等还原场景记录,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传统的手工技艺,让这一生态技艺永久保留。如:可通过拍摄纪录片的形式[7],将苗族蜡染融入民族地区中小学课堂,强化教育功能,潜移默化的传播输入,激发儿童的对本土文化的兴趣与求知欲,呼吁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培养与引导其保护本地民族文化的爱国情怀。再如:引入VR技术的应用,再现蜡染制作技艺的工艺过程,构建虚拟的蜡染空间体验环境,使用户参与交互,以非遗苗族蜡染技艺为主要内容,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保护与传播苗族蜡染艺术,通过虚拟仿真系统让观众感受到传统苗族蜡染的制作流程与工艺过程,为参观者打造一种身临其境感,带给用户直观的体验与沉浸式互动[8],清晰明了地了解蜡染的制作过程、创作手法等详细流程。

近年来,许多企业、品牌都在通过移动互联网宣传推广、营销自家产品。一是移动平台端更能够快速的进入大众视野,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二是为保障客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端自由便捷地了解、选购产品。因此,量身打造品牌App、官方网站,集展示、传播、销售、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App平台,全方位地展示非遗苗族蜡染技艺,让更多人了解黔东南苗族蜡染传统民族文化。除此之外,苗族蜡染技艺数字化传播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视频号、微薄、抖音等多渠道平台传播,将苗族蜡染技艺与快消费文化相结合,以小视频的形式发送各大网络平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发挥公众对不同地区文化的好奇心,并将美好的事物进行转发分享,实现对保护与传承苗族蜡染技艺的积极影响。数字技术的应用,赋予了传统民族文化强烈的时代感与新鲜感,使得传统文化真正进入大众喜爱的传播语境,让数字文化创新展示与传播成为延续文化的重要载体。

依靠数字技术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传播,带给观者新奇的审美体验,既满足了用户参与互动体验的需求,也感受到了苗族蜡染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精湛的技艺风格,成为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达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苗族文化及非遗蜡染技艺的目的,更好地弥补了非遗苗族蜡染在传承方式上的短板。让更多的人熟知黔东南苗族蜡染的悠久文化历史,提升大众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文化认同感的自觉意识。数字化展示带给观者一种参与性、交互性,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民族文化,感受苗族蜡染的魅力。

3.4 依靠数字技术创意推动苗族蜡染产业发展

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艺术遭遇生存困境,因此,众多民间手艺文化面临“失传”困境。数字文化经济是文化创意的重要支撑,运用数字化技术发展苗族蜡染产业,是保护与传承苗族蜡染技艺的一种重要方式。

目前“文化+旅游”“文化+研学”“文化+影视”等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经济收益转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和传播的内驱力,形成文化创作与收益的良性循环。通过在全国各地开展苗族蜡染技艺研学,创建苗族蜡染特色旅游村寨、举办苗族蜡染技艺文化主题活动等,强调文化特色,打造爆款,由此滋长出文化新业态[9]。

另外,拍摄关于苗族蜡染非遗题材的影视作品,通过影片唤醒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关注。例如:电影《百鸟朝凤》,这是一个有关唢呐失传的故事,集中向我们展示了传统技艺传承的困境,包括经济压力、审美变迁、流行文化的冲击等,但从深层面来看,表现的是中华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正确立场[10]。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根植于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民间文化。唢呐与蜡染同属民间代代相传的民俗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的正是一条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通过电影的传播,唤起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既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结合当下人们喜欢的传播形式宣传苗族蜡染,做到真正地传承与发展。再如:在网络平台上以收费形式播放观看非遗纪录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成商业价值,点击量非常大,创作者与平台方皆可实现商业共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演绎,成就了非遗产业的大发展,依靠数字化技术打破非遗文化“标本化”保护的尴尬,只有将文化消费市场活跃起来,非遗文化的创作才能更加有动力,才能恢复其原本的活力。

4 结束语

苗族蜡染技艺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发展研究是对苗族蜡染文化进行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存储、数字化共享、数字化产业创新。数字化技术为苗族蜡染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指引了新的发展方向,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贯穿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动力,是以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是以数字共享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是以数字经济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顽强生命力。既能更好地保护苗族文化,也促进了苗族文化精神的继承,使苗族蜡染技艺活态传承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焦芳琪.西南地区传统织造技艺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技术体系设计[D].重庆:西南大学,2018.

[2] 刘恩芹,李西臣.贵州民族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研究[J].造纸技术与应用,2019(3):40-43.

[3]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4] 肖佳怡.蓝染在现代家装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D].甘肃:兰州交通大学,2021.

[5]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李亚楠,平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以天琴艺术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21(5):157-164.

[7] 何思颖.当代国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创作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8] 王建华,栗帅东.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现状[J].湖南包装.2021,36(5):1-6.

[9] 栾轶玫,张杏.“多元传播”赋能的非遗扶贫新模式:以脱贫网红贵州“侗族七仙女”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20(5):140-148,189.

[10]谷梦恩,范伟,吴阳,等.基于湘西苗绣图案的数字化设计创新研究[J].包装工程.2023,44(18):25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