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创教师队伍培育
2024-08-06颜永勤刘浩瀚
摘要: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双创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主动性较差、对创新创业理解不深、缺乏双创名师、教师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递进挖掘、引援举荐、顶岗轮训、教导问诊”培育方式,提升双创教师实战经验,锻造优质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通过定性分析双创教师队伍构成、聘任原则、职责、激励机制等,初步建立高职创新创业教师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助力职业院校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培养;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5.049
0引言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也决定了现代社会与人才需求对接的契合度。构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走创新发展的路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升级同步。为了进一步推动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国办发〔2019〕24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5〕64号文件精神,结合高职“双高”建设及办学实际,本文重点研究培养什么样的队伍、怎么样培养队伍、为谁培养队伍。
1高职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1.1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主动性较差
教育部、人社部等国家部委每年都会发文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周”“青年红色之旅”等活动,高职院校也会有重点和针对性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一方面由于许多创新创业教师都是专职教师,平时教学和科研工作繁忙,很难抽时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分别归于各教学院系,受宣传推广力度、重视程度、知识结构、创业实践能力等影响导致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竞赛等能动性不强。同时,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未营造出优质的创新创业育人环境,对创新创业政策、知识、竞赛、实践活动宣传力度不够,未出台相关创新创业活动管理办法,整体上教师参与度不高。
1.2专职教师对创新创业理解不深
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都开设有专创融合课,但授课教师几乎都是专业课教师,其中大部分未接受创新创业培训,部分授课教师开设的“专创课程”只是将双创知识与专业知识生硬地融合,导致专创教学资料欠缺、金课(示范课)数量少、资源库建设不足、专创教材编辑出版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大多数专业课教师缺乏创新创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无法实现专业与创新创业的真正融合。
1.3缺乏创新创业名师
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创新创业教师库,教师数量不少,却少有名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参加创新创业讲师大赛及金课打造等系列活动普遍性和积极性不高,创新创业教师参与科技研发积极性不高,创新创业教师指导“互联网+”等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主动性不强,导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互联网+”大赛为例,大部分教育专家都来自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相关专家相对来说比较缺乏。
1.4创新创业教师结构不合理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且要与实践紧密相连,这对创新创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个人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高职院校现有的创新创业师资情况来看,因我国创新创业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一是不同的教师对创新创业知识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对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作用差异较大。二是从事创新创业工作的专职教师较少,基本上都是专职教师和辅导员兼顾的,因此投入到创新创业工作中的精力就少。三是大部分创新创业教师职称都不高,创新创业科研能力存在短板,不利于相关理论成果的产生,进而影响教学。
1.5高职创新创业教师普遍性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实践能力弱、经验不丰富等问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大多为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经验较少,甚至有些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实践水平整体较差。尽管有些教师在大学期间接受过相关创新创业理论熏陶和竞赛的专项训练,但是教和学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打好有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组合拳至关重要。
2“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创新创业教师培养机制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基于创新创业教师培养机制的建立是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托平台,通过“梯度挖掘、援引荐举、顶岗轮训、教导问诊”等方式,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的实战经验,锻造优质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2.1梯度挖掘
根据高职院校师资情况,逐步开展学院创新创业师资建设,从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队伍中“批量优选”,分时间段组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双创学习或双创培训,考取创新创业相关证书,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同时,采用“老带新”模式,进行双创导师梯度建设,定期开展老新双创导师交流会,分享双创授课经验、实践经验等,探讨双创教育模式,提高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水平。建设双创导师库,选择优秀的双创导师定期组织参与双创国培等培训,实现“优中选优”,培育双创名师,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添砖加瓦。
2.2援引荐举
为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导师的整体水平,聘请职教集团骨干、技艺传承专家、大师工作室导师、科技园联盟导师、创业者、企业家、投资融资专家等能工巧匠、双创教育专家作为兼职双创导师,开展双创授课与项目指导,形成优势互补。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兼职导师能够弥补双创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弱的缺陷,以真实创业案例为依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可以加强校内外双创导师的交流,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使双创导师团队具有更强的优势。
2.3顶岗轮训
针对双创导师实践动手能力薄弱环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鼓励高职院校双创导师积极在创新创业联盟大师工作室、高职院校在园企业及科技园联盟等平台进行顶岗轮训,积累教师的双创实践经验,提高双创导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通过职教联盟、技艺传承平台、产业园区等渠道,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针对高职院校双创导师,制定实践目标考核体系,激励教师在顶岗轮训中更新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结构,提高实践经验,为双创教学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
2.4教导问诊
以“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为抓手,组织双创导师库中的创新创业导师定期开展技术交流论坛、讲座,长期开展大学生双创竞赛及项目指导,培养教师看清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的新要求,持续巡回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园区企业巡回问诊,鼓励双创导师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积极申报专利、撰写创新科技论文,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组织学院双创导师及有意愿从事双创教育的教师,定期开展总结活动,阶段性总结当期取得的成果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探讨;或聘请外派专家咨询,有针对性地对学院创新创业导师的薄弱环节进行指导,不断丰富双创导师的实战经验。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科学管理探索
3.1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构成
创新创业教师队伍需要包括(不限于)以下几类:承担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类选(必)修课的创新创业教师;承担创新创业与就业讲座、咨询服务、创新创业竞赛辅导、创业项目孵化的创业孵化导师;承担科研技术指导及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的科研技术专家;承担团队、企业咨询问诊服务等工作的企业管理导师;承担企业投融资帮扶、指导的创业投资导师(含校外聘请)。
3.2创新创业教师的聘任原则
聘任双创导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愿意贡献时间、精力、智慧和经验,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质;二是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指导“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愿意为学生团队、初创企业的进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公益性服务;三是熟悉企业管理和市场运作,对科技、文化、经济与市场对接和发展有一定的研判能力和实践经验。或创办过企业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具有对创业企业进行实际辅导的能力与相关经验,能对创业企业及创业者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指导服务;四是具有一定的指导、咨询管理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能够积极引荐资金、人才、技术、市场、设备等资源,投资优秀学生创业项目。或有资金资源、愿意对初创企业进行小额资金扶持。对适合进行投资的项目和企业,愿意率先投入,并积极向企业投融资机构推荐。
3.3创新创业教师的职责
对于所聘任的创新创业教师,应该遵守以下职责:一是遵守学院有关管理规定,服从相应工作安排,积极为学院创新创业事业建言献策;二是能够积极组织或参与创新创业主题相关的课程、讲座、沙龙等实践活动;三是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相关平台建设及创新创业类课题申报,并有针对性地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及著作;四是愿意为企业或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咨询指导服务。
3.4创新创业教师的激励、奖励与保障
针对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主动性较差的情况,高职院校可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双创活动的积极性。一是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的教师,依据职业院校相关文件进行量化标准认定加分奖励。二是承担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按学院课时标准计发课时费。三是创新创业教师参加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类比赛获奖,或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获奖的,出台相关激励文件予以奖励。四是参与创新创业类课题申报、发表创新创业相关论文及著作、创新创业讲座、沙龙、论坛、咨询及企业入园路演,参照高职科研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执行。五是鼓励创新创业教师提前报备并参加创新创业类培训。六是鼓励创新创业教师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并创办企业。七是出台高职院校荣誉制度管理办法,由学校授予“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及奖励;考核不合格的,给予通报,并要求限期整改;择优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名师评选。八是高职院校层面成立专项考核小组,负责对教学系(院)创新创业工作进行专项考核,考核方面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与保障、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特色亮点等。创新创业学院(中心)负责对创新创业教师的考核,考核主要围绕其履职尽责情况、创新创业教学、个人表现、创新创业工作成绩等方面进行。
4结语
(1)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存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主动性较差、专职教师对创新创业理解不深、缺乏创新创业名师、创新创业教师结构不合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
(2)高职院校要结合学校特色和办学实际情况,采取梯度挖掘、援引荐举、顶岗轮训、教导问诊”方式,全面提升学院创新创业教师实战经验,锻造优质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3)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高职院校要分析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构成、聘任原则、职责、激励、奖励与保障等问题,加强管理考核评价,助力学校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45.
[2]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29):5157.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6):26.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14):3337.
[5]柯欣.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2022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专题报道[J].科技创新与品牌,2022,(09):1416.
[6]李秋梦,王显轩.高职院校专创融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学园,2023,16(33):7274.
[7]丁澍.协同育人机制在双创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探析——基于教育部首批优秀双创导师入选者的实证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14(02):6980.
[8]陈娟莉.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8,389(06):6365.
[9]邱秀芳,陈植乔,吴浩,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反思与改进[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