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型双创人才校企”双元”培养策略研究

2024-08-06黄佳楠殷华张兰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5期

摘要:专创融合导向下的高职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是未来创新改革的方向。现实中专创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还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借鉴专创融合理论,以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为载体,融合专业课程链与企业价值链,文章提出针对商贸型双创的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为高职人才培养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专创融合;双元育人;商贸型;人才培育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5.048

1专创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研究背景

1.1新时代对商贸人才的新需求

伴随着机遇和挑战的到来,近年来我国商业服务业从传统商实体店转变为O2O模式,消费者在购物时更加看重个性化、情感化和社交化,由共享经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驱动的消费4.0时代的到来也再次提醒高职院校:需要以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精准适应新业态的发展需求。

1.2国家政策推进双创教育和“双元”育人的发展

2017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这些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系统性政策建议,旨在uSCz7XHhkKp4aOUmhwPkLBvMUjGrnMXioPKfgmnMw0E=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产教融合培养人才以及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开辟了道路。

随后,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号召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并肩负起提供优质劳动力资源的责任。

国家政策的指导及落实为中国首创的高职教育工作提供了机会,中国的高职教育,得到国家政策的指引,肩负着为社会提供优质劳动力资源的重任,且积极探索校企融合的培养模式,以开发特殊与专才的融合型民众,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

2基本理论与概念

2.1专创融合

专创融合即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围绕“覆盖全部学生”“与专业育结合”“融入培养全过程”的基本目标进行设计,基本目标是“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体系架构为“通识型的启蒙教育”“与专业结合的嵌入型教育”“专业型的创业管理教育”和“职业型创新创业继续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以培养学生能够在未来激发创新设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双创教育进一步增强了素质教育的浓度以及职业教育的深度,深入体现了素质型教育与职业型教育之间更大的包容性和综合性。

许多学者探索并针对专创融合进行了实践分析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宣翠仙和陈海荣(2019)提出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建立创新创业的学习渠道,发掘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走出去,紧密结合市场新需求,并将双创成果进行教学和产业化转化,从而构建从学习到研究、到创新应用、到产业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姬忠莉、吴烽、李昆益(2020)接着根据分析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建议从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将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2.2校企双元育人

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都比较早地开始实施校企合作,并取得重要成果。1998年,亨利·埃特克维兹和雷迪斯多夫利用三角螺旋理论解释了校企协作和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意义。它可以理解为“政府、学校与企业”三者的相互关系。三方的交叠也构成了创新系统的核心,他们通过促进有效的相互互动形成共同力量,从而有效整合创新资源,表现为创新系统螺旋向上发展。

随后,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应用研究在西方学界形成共识,并且试图积极转向应用实施领域。欧美各国创建的应用研究模式,如“产学合作模式”“双元制教育”等,均被认为极佳地诠释了协同育人模式的成功案例。近年来,随着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果,既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业和就业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开始对产教融合展开研究。赵荣生(1997)尝试性地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硕士研究生班,并分享了大量有关联合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策略的经验。对此,国家也在加强双创教育的指导方针,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米银俊、许泽浩(2015)致力于协同校企、政府、行业协会以及投资机构,共同建设创新创业学院,探讨地方大学协同政府和产业环境构建双创平台的实践方式。同时,姜大源(2017)也从三方面针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行全面剖析,为进一步将双创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具体化路径。

企业应当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扮演“主人翁”的作用,调动其本身的优势,来推动“双元”育人体系建设,打造时代新风。从校企“双元”育人体系建设的角度论述,企业应该充当“主人翁”的角色,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全面参与人才培养的进程。

在利益诉求方面,重点强调校企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新时代高职教育为驱动双高建设而实施“双元”培养人才,旨在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找出更多的共同利益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利益,并建立起一套持久有效的合作育人机制。

2.3商贸型双创人才的特点

商贸双创人才具备敏锐的商业洞察力,能够发掘和把握商机。其次,他们拥有经营商贸企业的冒险和开拓精神,勇于尝试、敢于冒险。此外,他们具备应对经营困难和克服挑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注重事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他们拥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激情,能够灵活运用资源和技术手段,开拓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为了培养商贸企业创业型人才,应该注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商贸企业创业型人才,需要在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3专创融合双元育人的现状与问题

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双创教育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职教育有很高的耦合度,但现实中高职教育还存在认知上、实践上的误区和困惑。

理念问题:创业教育没有与专业教育融合,造成学生的认识错位,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学生倾向于毕业就落实工作岗位,目标不一致。

课程融合:目前国内专业教育仍处于主导地位,双创教育只是在原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两门与创新创业相应的课程,双创教育未与专业课程融合。

课堂教学:双创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双创实践参与,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操技能的应用,两者教学模式不同;双创课程独立设置,与专业课程脱节;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讲授,缺少开放式互动。

专业师资力量:校内师资主要来自经管类理论教学老师,辅导员就业指导老师,缺少专业创新的实际经验;校外导师,创业者很少真正参与双创教学和指导。

4专创融合双元育人商贸人才培养策略

本文基于“双元”育人理论,将企业—学校互动融合发展的创新教育模式进行内化和改进,提出在新时代对商贸人才新需求的背景下,专创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资源课程体系设置,师资团队培育,“双元”育人平台。

4.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加强校企双向的指导作用。“双元”育人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实战经验,同时也可以使企业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学生的培养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加强校企双方的指导作用,整合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在此基础之上设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充当专业建设顾问,校企同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使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更加贴近市场和企业的真实需求。

(2)促进校企协同育人,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修订前,通过广泛企业调研,接受行业企业创新创业要求,了解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需求和期望,结合行业企业参与的研讨,将商贸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专业技能和素养培养目标融入其中,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积极邀请行业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中来,共同制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需要主动与企业联系沟通,邀请企业代表参加相关会议,就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形成共识。

(3)双创教育渗透职业技能素质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上,制定综合性的双创教育方案并融入职业技能素质培养中;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和实际运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监测,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做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完美结合。

4.2教学资源课程体系设计

打通人才价值链和专业课程链,将“双创”课程纳入专业教育体系,重构课程体系,进行课程系统,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融合。

按照“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共享、专业核心课程分立,创新项目开发项目互选”思路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三类:一是创业素养与公共基础课相融:这类课程是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作为普及模块的基础课程,可以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二是,创业知识与专业核心课相融:以“双创”项目或企业的真实项目为教学载体,基于专业知识和行业背景将创业知识融入专业课程内容,将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专业教学,促使学生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和创业实践;三是创业能力与项目实战课相融:创新项目开发结合企业典型应用和创新研发训练,对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项目化实战,通过实践教学深化知识学习,以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4.3改革教学模式,融入企业新技术新方法

在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采用基于任务导向的实践型教学方式,通过融入企业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让学生深入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及企业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针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法,在学校和企业间展开深度合作,以上述为主线,贯穿教育过程,让学生提前领悟企业的文化理念及市场环境,全面掌握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为今后的就业或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4.4专兼结合,建设双元师资队伍

对学生人才培养而言,师资力量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尤为关键。为此,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是推动教师参与专业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如物流师等,同时企业也可以借此指导学生创业项目,以及承接企业委托课题,提升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的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聘请企业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创业提供导师等帮助,从而积极推进企业教师进课堂活动。

4.5校企融合,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商贸专业群依托广东机电职教集团平台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双元”育人平台,与多家企业共建智慧零售产业学院。该平台实现了校企全方位合作,共同投入优势资源,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并在订单班试点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广东机电职教集团商贸专业群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优势,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共建”的目标。企业提供实际需求和实践场景,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将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为企业提供具有实际能力和岗位素质的毕业生。

5结语

专创融合“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多维度融合,在商贸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系统,师资队伍建设几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以期为高职院校推动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12.05.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Z].2017.07.21.

[3]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2019.05.06.

[4]严嘉,姚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综合版),2020,(13):5258.

[5]孙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11(06):101106.

[6]宣翠仙,陈海荣.专创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6):8083.

[7]姬忠莉,吴烽.基于“双向互融”的高职专创融合模式构建及实施途径[J].教育与职业,2020,(10):4045.

[8]LeydesdorffL,Meyer M.TheTripleHelixof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relations[J].SCIENTOMETRICS,2003,58(02):191203.

[9]赵荣生.企业、院校联合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冶金,1997,(02):3537.

[10]米银俊,许泽浩.协同育人推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5,(11):3032.

[11]谢琪,丁金昌.基于“双高”建设的高职教育校企“双元”育人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9,(24):1218.

[12]吴月瑞.专创融合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7(06):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