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优化路径研究

2024-08-06姚雨辰杨红吉颖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5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新月异,应用型本科高校每年为企业输送大量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对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高校专业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实践环节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如何基于产教融合的背景合理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旨在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现状,分析现有课程教学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5.033

0引言

产教融合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解决人才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问题,促进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重点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完善了产教融合推进机制,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高校面向社会需求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2019年10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把产教融合定性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国家政策的制定为推进产教融合视角下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产教融合不仅是学校和企业的常规工作或是解决企业用工和毕业生就业对接的手段,而要作为引领整个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变革的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举措以及重要的机制体制创新和制度性安排。产教融合是应用型高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应用型高校向内涵式发展提升。而作为掌控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有助于分析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进一步有效促进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进行了广泛研究,WangR和RongX运用球形模糊集的综合MAGDM框架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进行评价。BaiX和BaiYG将模糊神经网络应用在在线课程质量评估系统中。Wu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Hu和Wang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Qiao通过比较传统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的优缺点,分析和设计了一种基于加权朴素贝叶斯的分类器用于教学评价,并构建了评价模型。王莉玮等探索产教融合课程模式的构建,从而提高课程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白逸仙和耿孟茹结合高等教育与工作世界协同理论和三螺旋理论建构产教融合协同理论。李敢和张湘毅分析了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物流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推动高校物流课程教学改革。

现有研究对产教融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侧重于企业需求导向,现有教学评估体系对学生到企业实习环节中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缺乏有针对性的考核,实习企业的人员指导学生情况及实习条件及环境等因素,也没有纳入到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考核内容中。

2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组织架构

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组织,包含学校领导、教学质量评估中心、教务处及二级学院教学单位。教学质量评价一般包括学生评教、教师互评,院校级督导评价的多层级课程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评估中心,负责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和优化评价程序。并对学校教学运行质量进行评估和其他各种专项进行教学检查工作,汇总检查信息,分析学校有关管理机构和教学单位提交的各种教学数据、信息,反馈检查结果。二级学院设有教务科负责落实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提高评教任务的完成度和评教覆盖面。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一般会根据督导评分、教师评分及学生评教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督导分为校级督导和二级学院督导,在任课教师上课过程中会有督导到课堂抽查任课教师上课情况,对课程相关教学资料、授课进度、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及学生反馈意见等多方面给课程教学质量评分,从而获得任课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有的二级学院还会布置听课任务给学院任课教师,形成任课教师互查教学质量的氛围,让任课教师取长补短,互相督促,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二级学院一般会让学生对本学期课程进行评教,以获取学生对课程的评教结果。学校每学期一般也会开展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教学督导会等教学会议综合反馈教学信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3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估问题及成因分析

3.1缺乏对企业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考核

学校对课程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主要针对的是校内教学环节,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多侧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顶岗实习及参加实践活动情况缺少考核,老师不能有效掌握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对课程中学生顶岗实习的环节,针对企业人员指导情况和企业实习环境等情况也不能有效评估,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应对校外实践环节任务完成情况,结合企业信息作有针对性的评估。

3.2课程评教信息利用不充分

现有学生评教分数只用于对排名靠前的几位教师进行表扬,而对评教成绩偏低的任课教师缺乏相应的分析,也缺少对其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任课教师只能收到一部分学生对教师教学意见较大的问题,而在问题出现后缺少相关的问题整改监督机制。任课教师收到问题建议,但是是否在以后的教学中整改了相关问题不得而知。

3.3教学过程管理流于形式

有的督导或教师听课只根据个人喜好随意评分,使得课程教学过程管理流于形式。部分学生评教不客观,给任课教师评教时有不评或者随意评的现象。评教结果可能无法反映实际教学效果,只能体现出任课教师是否受学生欢迎。部分督导给任课教师评分时,听课时间太短,影响了课程教学评估的有效性。

3.4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缺乏反馈机制

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的分析处理还比较分散,一般教学座谈会信息只用于将具体的问题反馈到相应二级学院进行整改,对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缺乏分析,对二级学院如何落实缺乏具体的指导、检查、监督和评价。对学生评教信息、教师评教信息和督导评教信息缺少分析和反馈,未能形成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反馈问题—改善问题的良性循环。

4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优化策略

4.1专业课程采用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

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探索适应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方法和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方法,推进课程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过程性考核。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多元化,除了考试和大作业,也可以增加其他考核形式。比如对参加课程实习的学生如果在实习中表现优异,获得单位颁发的优秀实习生等称号,可以免交课程实践报告,直接获得该门课的优秀成绩。课程实习应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和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建立课程校外考核机制,形成更为准确的课程考核结果。

4.2通过对评教信息的收集及分析改进教学质量

将学生评教分数和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具体意见,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反馈给任课教师。同时将学生评教结果下发各二级学院,让相关学院及时了解任课教师的不足并及时整改。学校根据评教分析报告,集中性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学校应根据评教结果和出现的问题,形成教师教学档案,并及时跟踪处理相关问题,建立好教学监督机制。

4.3通过院校教学检查抓好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

教务处组织院校教学督导对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的教学档案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并结合院系内部教师的互相听课情况,对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授课进度、任务布置及完成情况等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把控,并将督导检查及教师互查的信息反馈二级学院的教务,教务将相关信息汇总反馈,形成教评互动机制。

4.4构建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信息的反馈机制

定期召开课程教学评估交流会,在学院教师内部,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之间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讨论,对共性问题商讨出有针对性的意见,促进教学经验分享,不断探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教学质量改进保障机制,抓好教学质量整改,落实各项问题的跟踪反馈,明确责任主体,促进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和质量持续提升。优化评教体系,把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学督导评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评教和教学督导评教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教师评教和教学督导评教的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依据和参考。通过科学有效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5结语

产教融合是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评估,有助于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深入交流,从而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师生科研水平及专业能力的提升。借助专业课程设置和产业需求的内在衔接和深度融合,可以使教师掌握产业用人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而为地方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估,规范专业课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环节的规范管理。有效的产教融合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更加明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板块的内容,使得相关内容的调整与革新更具实用性,通过订单培养等新型教学课程设置,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真实的任务和问题情境,有助于其专业能力的实际提升。让学生在教学及实践中就提前顶岗,为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岗位及顺利就业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WangRong,RongXia.IntegratedMAGDMframeworkbasedonsphericalfuzzysetsforteachingqualityevalu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sinuniversities[J].JOURNALOFINTELLIGENT&FUZZYSYSTEMS,45(2),pp.33053319.

[2]BaiX,BaiYG.FuzzyNeuralNetworkfortheOnlineCourseQualityAssessmentSystem[J].MATHEMATICALPROBLEMSINENGINEERING.Volume2022.

[3]WuXinghuietal.Evaluationofteachingqualitybasedonbinarytreesupportvectormachine[J].MATECWebofConferences,2022.

[4]HuZhechun,WangYunxing.EvaluationMethodofWushuTeachingQualityBasedonFuzzyClusteringMT[J].SecurityandCommunicationNetworksVolume,2022.

[5]QiaoLijun.TeachingQualityEvalua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asedonMachineLearning[J].JournalofMathematics,2022.

[6]王莉玮,高仁金,薛涵与,等.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以高分子材料基础(双语)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4,10(01):99102.

[7]白逸仙,耿孟茹.法国“大学校”产教融合机制及其对行业特色高校的启示——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4,(01):183189.

[8]李敢,张湘毅.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物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23,46(23):16116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