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警务英语教材数字化建设实证研究
2024-08-06邓柯
摘要: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警务英语教学是信息时代发展和公安工作日益国际化的需要。本研究以公安院校的警务英语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意识、语言能力、教学评价、学习效果和测试成绩六个维度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R技术的警务英语教材数字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学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口语表达能力,利于警务英语教学向实战型与应用型发展。
关键词:虚拟仿真;警务英语;教材;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5.024
0引言
《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指出虚拟仿真技术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鼓励高校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因此依托虚拟仿真技术全面助力提升警务英语教学是必然趋势。虚拟仿真(VirtualReality,缩写为VR)是一种可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信息技术,形成具有交互效能多维化的信息环境,提供多维输入与输出路径,解决了限制特定应用场景的语言问题。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英语教学,并多角度多层次探究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虽然学术界在VR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警务英语教材与VR技术融合的研究则没有关注,有鉴于此,本文通过随机抽取公安专业两个班的学生针对VR警务英语教材数字化使用情况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对比、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探讨影响VR警务英语教材数字化建设路径,以期为增强涉外警务人员的英语服务能力提供借鉴。
1研究设计
1.1研究问题
本研究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研究主要探讨使用基于VR技术的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是否能达到教学目标设置应有的预设学习效果,是否能提升公安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增强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是否能拓展公安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改变学习方法等有积极的影响?
1.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某公安院校2022级公安专业二年级的2个本科自然班,随机分为对照班共70人(男生63人,女生7人)和实验班共70人(男生64人,女生6人),两个班的学生符合公安专业特色,因此在人员组成上基本无显著差异。按照2023年秋季学期的教学任务,对照班和实验班的学生的第三学期公共必修课为《警务英语》,使用的教材为《新起航警务英语综合教程》。2023年秋季学期警务英语的课程安排按照每班5节/周,共52节课时。同一个科任老师采取在对照班中继续沿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班合理使用VR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设计教学,按照教学大纲,撰写授课计划、教学日志和教学反思。教学评价标准统一(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期末考试作为闭卷试题测试。
1.3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适用于本研究的《公安院校警务英语课程教学调查问卷》,从学生、教师和教学3个方面对警务英语教学进行测量。问卷调查共有25个条目,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生语言能力、教学评价、学习效果和测试成绩这六个维度,着重体现使用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的适用性,其内容不仅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学习策略、学习效果等方面,同时关注警务英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信息化新手段、评价方式、教学环境影响等基本问题的反馈评测。问卷采用李克特的5级计分方法:1=完全不赞同;2=不赞同;3=不确定;4=赞同;5=完全赞同。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可行性、逻辑性与合理性,笔者随机抽取140名本科生进行了预调查,发放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并据此作相应的信效度检验。
1.3.1信度检验
对回收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总体的Cronbach′sAlpha值为0901,且大于08;表明问卷信度高。由此说明本研究信度达标,可进行下一步分析。
1.3.2效度检验
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数据所示kmo=0878(大于08),说明效度高;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832886,在自由度(df)为300的条件下显著性概率(s)为0000,说明问卷具有效度好,可进行下一步分析。
1.4实验数据分析
1.4.1组间比较
对使用基于VR技术的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班级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实验,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组别在学习态度前测、自主学习意识前测、语言能力前测、教学评价前测、学习效果前测、前测成绩上(p>005)不具有显著差异(见表1)。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组别在学习态度后测、自主学习意识后测、语言能力后测、教学评价后测、学习效果后测和后测成绩上,从均值上来看实验班显著高于对照班(见表2)。
1.4.2组内比较
对实验班同一被试的前、后两次相同的调查结果分析(见表3),检验结果表明这一被试群体在不同时间参加的调查结果的均值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实验班前后测相比有显著提升。
将对照班同一被试的前、后两次相同的调查结果分析(见表4),检验结过表明这一被试群体在不同时间参加的调查结果值的均值之间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对照班前后测相比无显著提升。
1.4.3基于VR技术的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干预警务英语教学前后对照班与实验班成绩比较
通过皮尔逊卡方检验干预后的警务英语教学,前后组别的期末考试优秀率比较发现,期考优秀率(χ2=4723,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期考优秀率为25.7%显著高于对照班(11.4%)。
2实验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以VR技术为导向,通过的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的使用情况探究了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建设路径。按照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利用VR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进行警务英语教学,对公安专业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提升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差异检验显示:实验班学生的期考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班。在实际操作中,VR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生动地构建了涉外警务情景教学,展现了创新的体验式和沉浸式情景教学形式,解决语言教学对于语言语境的需求问题,优化警务英语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涉外警务语言交际能力。
(2)实验班学习态度后测、自主学习意识后测、语言能力后测、教学评价后测、学习效果后测、后测成绩与未干预前测各维度相比得分更高,说明基于VR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更被学生认可,其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升,并推动职业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传统教材具有局促性,已不能满足学生群体学业能力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需要。相反,VR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能够将静态的、扁平化的、形式相对单一的纸质内容变为动态、多维、立体的模拟场景,将文字、图片组成的线性阅读变为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进一步提高警务英语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据此,以VR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建设为框架,以创建实训教研平台为基点,以积极推行警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为目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基于VR技术的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建设:
①基于警务英语课程特点及教材内容,提供立体交互的教材设计。
②依托VR英语实训平台创建动态更新的数字资源,创新警务英语教学模式。
③遵循“行业”与“语言”相长原则,配备与警务英语教材数字化的多模态评估方法。
④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开放与共享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的使用。
3结语
VR警务英语数字化教材建设研究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契机,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优势,以计算机为工具,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和情境突破传统警务英语教学仅依靠纸质教材和课堂教学的限制,实现教材个性化定制与设计,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率。本研究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来扶持VR技术在警务英语教学领域的应用,提高VR技术的成熟度和应用水平。同时研究要紧扣行业需求,注重教材的制作方式和教学设计,确保VR警务英语教材数字化的使用价值,为公安专业特点提供具有差异性的教材内容和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高东锋.信息化时代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思路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8(4):9396.
[2]LanYJ.Immersion,InteractionandExperienceorientedLearning:BringingVirtualRealityintoFLLearning[J].LanguageLearning&Technology,2020,(1):115.
[3]李颖.虚拟现实(VR)与外语教学模态再建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1):2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