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经济特区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2024-08-06赵鹏飞靖程栋段冰冰任嘉睿吴康硕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实施推进,以及喀什经济特区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其作为中国西部口岸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选取喀什1996—2019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出口额及进口额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三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喀什的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刺激作用,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进口短期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喀什经济特区;经济增长;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5.017
0引言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与八国接壤,在对外贸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我国“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同时,喀什正处最前沿,作为连接西亚的通道,发挥着“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理优势。
2010年正式确立深圳作为援助喀什的城市。同年,喀什被批准为经济特区,这对喀什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2022年,喀什经济特区实现GDP1368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对外贸易总值达到了4931亿元的成绩,比上年增长1133%。
可以发现,喀什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就此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喀什对外贸易的发展提出建议,同时为新疆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1文献回顾
迪力努尔·阿不都热依木(2012)提出鼓励进出口贸易及高科技产品出口,提高本地产品出口贸易占比,推动出口贸易加工基地建设,把喀什真正建设为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
吐提亚·热扎(2020)发现喀什经济特区GDP与3次产业及净出口存在较明显的线性关系,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但工业化水平不高且结构单一,绝大出口商品为外地生产,喀什仅是周转地和通道。
蔡礼辉和阮向前(2015)发现喀什经济特区外贸发展的进步很大,地位不断提高,但相较于全疆依旧滞后,和其战略地位不匹配,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张鹏辉(2021)得出喀什经济发展很快,第三产业逐渐变为喀什的支柱产业。旅游业等发展快速,但建筑业和工业等发展较为缓慢,需加快各产业融合发展,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同时还要发展优势产业,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喀什的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一些问题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赵庆华等(2023)对新疆贸易总量进行分析,发现了自身限制、不合理的贸易结构、人才匮乏等问题。喀什需要依托“一带一路”来拓展国际市场,立足内循环,提高外贸层次和水平,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贸易的结构,同时要融入外循环、打造特色地区品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和培养等。
2统计描述分析
喀什传统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方式也表现出多元化,其中边境贸易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的比例持续增加。喀什的主要贸易对象是中亚五国,改革开放后,外贸和经济增长呈双向增长的走向。1996—2019年,喀什进出口总额从457281万元增加到14634271万元,翻了五番。同期间,喀什经济特区GDP从643300万元增长到10483220万元。
如图1所示,喀什经济特区的进出口总额与GDP大体呈相同发展趋势。2005年以前,GDP和进出口总额曲线比较平坦,GDP增加速度缓慢,一直没有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总额基本没有变化。
2005—2008年,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增长方式发生转变,大旅游、大商贸的战略开始实施,GDP和出口总额开始增长,且增长幅度基本平行,进出口总额从900022万元增加到13806512万元,增加额为1290649万元,GDP从1360000万元增加到2385700万元。之后因经济危机等因素,进出口总额增速远小于GDP增速,呈波动上升走向。
虽然喀什经济特区GDP快速增长,但其GDP占新疆的比重一直较低(见图2),这与喀什经济基础薄弱、主要依靠农业、第二和第三产业不发达等因素有关。1996年,喀什GDP占新疆总比的714%,后因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相对较慢,占比不断减少;1999—2006年,喀什GDP占全疆的比重一直在6%以下;2007年开始有所增长达到615%;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新疆GDP的837%。
另外,喀什经济特区人均GDP远低于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水平(见图3)。1999年,喀什人均GDP是1959元,新疆人均GDP是6443元,比前者高出两倍多;数据显示,1999—2006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为当年喀什经济特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3倍多。直到2007年,喀什经济特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958元,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887元,比前者高出近两倍。
从2007—2019年,新疆和喀什经济特区人均GDP之间的差值不断波动,但比较稳定。如果与发达地区人均GDP进行比较,平均水平差距会更大。
2000—2019年喀什经济特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加10344元,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加2355元,比喀什经济特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出两倍多。
近年来,喀什经济特区进出口业务发展情况如图4所示,从2005—2008年,喀什经济特区进出口贸易额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走向,出口占主导地位,进口比较少,表现出贸易顺差的局面,有助于经济的发展,降低失业率,增加劳动人民的收入。
从2015年开始,进出口贸易交易额明显增长,但进出口贸易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很大,可以从图中明显观察出,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出口受到严重影响,波动比较大。
喀什经济特区对外贸易发展快速,外贸依存度也相应地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见图5)。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喀什经济特区和其他国家、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
2005年之前,喀什外贸依存度基本保持在10%以内。2001—2005年期间,喀什外贸依存度波动较大,呈逐步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这一时期喀什贸依存度不高。
2006—2008年,喀什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交流,大批量引入外资企业,使得喀什对周边国家的贸易出口量迅速增加,外贸依存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08年的579%,出口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54%上升到2008年的574%。表明对外贸易在喀什经济中所处地位显著提高,喀什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迅速提高。
3实证分析
3.1变量及数据
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出口(EX)、进口(IM)3个变量,来研究喀什经济特区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样本数据为1996年至2019年间的数据,主要源于EPS数据库中的《新疆统计年鉴》。同时,为了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影响,对变量进行了平减处理。
3.2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3个变量均表现出了非平稳性,对其进行ADF检验。结果表明,3个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另外,本文采用JJ检验法研究3个变量的协整关系,发现3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向量为(1,-0440,-0839),表现出长期的稳定关系。继续对其进行向量自回归分析,回归估计结果稳定,效果良好。
3.3脉冲响应函数(IRF)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FEVD)
为了研究3个变量面对外在冲击的变化,以及彼此的方差贡献及解释度,本文继续进行IRF和FEVD分析。
IRF结果发现,当给予GDP一个正向冲击时,其对出口和进口均产生正向影响,具有随着冲击而增长的趋势。但出口一直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趋于平稳,而进口则先增加,略微减少后趋于稳定。
当给予出口一个正向冲击时,其对GDP产生正向作用,具有随着冲击而增加的趋势。但给进口一个正向冲击时,其对GDP产生负向影响。
另外,FEVD结果发现,随着步数的增加,出口和进口对GDP的方差贡献度逐步增加,分别稳定在13%和20%左右,这表明GDP预测误差主要源于自身波动。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本文将统计性描述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发现喀什经济增长和进出口均表现出一定的上涨趋势,三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另外,经济增长刺激进出口贸易的增加,同时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但进口对经济增长短期表现出一定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喀什周边国家经济欠发达、进口贸易货物更多是初级或劳动密集型产品等有关。此外,喀什外贸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经济增长波动进行解释。
4.2建议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推动喀什经济与外贸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利用自身优势及特色,多方发力,刺激经济增长。可以利用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并完善配套产业和基础设施;稳定物价水平,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保障;推行绿色出行,刺激电动汽车等高科技产业发展。
第二,推进喀什对外贸易在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的对外贸易,提高贸易附加值。
参考文献
[1]蔡礼辉,阮向前.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喀什地区推进边境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5,(04):4751.
[2]迪力努尔·阿不都热依木.喀什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04):269270.
[3]赵庆华,辛雪麒,王海燕,等.“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喀什地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23,(02):8691.
[4]张鹏辉.喀什地区2010—2020年经济状况发展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0):187190.
[5]吐提亚·热扎.核心区建设中的喀什边境贸易与外向型经济发展[J].市场周刊,2020,(05):5961.
[6]陈强.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7]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