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路径研究

2024-08-06姚尧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5期

摘要:2022年,郑州自贸区达到跨境电商交易额1100亿元以上。这一成就离不开相关的政策支持,强大的交通优势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模式。但是郑州自贸区在发展跨境电商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虽然外部存在线上消费热潮的有利因素,却也面临着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和通货膨胀的挑战。本文从金融体系、物流水平、人才引进、多模式融合运营和风险应对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促进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

关键词:贸易经济;自贸区;跨境电商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5.015

0引言

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自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致力于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据郑州海关统计,2022年郑州市进出口总额达到6069.7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总额为3596.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贸易总额的70%以上,连续11年位列中部城市第一。同年,郑州自贸区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182.5亿元,而在2020年时,这一数值仅为176亿元,E贸易单量为8069万单.可见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迅速,且跨境电商在郑州自贸区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促进郑州自贸区发展目标的实现,有必要继续扩大跨境电商在郑州自贸区的政策、交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发展优势,扭转金融体系、物流管理水平、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的劣势,并抓住线上消费热潮的机遇,同时注意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和通货膨胀加剧带来的风险。

1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优势

1.1政策支持

郑州自2016年在国务院批复下设立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7年来不断前行,政府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扶持,为郑州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协同作用。除此之外,郑州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还享有“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郑州航空港、郑州综合保税区等多种项目或政策的有利影响,从市场开拓、物流服务等多方面为郑州自贸区内跨境电商的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政府积极推进郑州自贸区制度创新,简化办事流程,创新跨境电商模式。包括“网购保税+实体新零售”模式、“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一码集成服务”、跨境电商“多模式综合监管”、“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跨境电商市场领域智慧监管新模式”等,极大促进了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建设。郑州自贸片区跨境电商领域系统集成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多个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其中“网购保税1210服务模式”不仅推广全国,还走向了海外,目前业务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1.2交通便利

郑州作为中国交通枢纽,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铁路、公路、航空构成了通达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交通运输业、仓储物流业成为河南省服务业的主导产业。

铁路方面,2022年中欧班列实现平均每周去程16班、回程18班的高频次常态化均衡对开,境外目的地达20个,辐射班列沿线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另外,郑州的“高铁两小时经济圈”已覆盖全国近1/3经济总量,并与国家快速铁路网相连接,成为全国“米”字形高铁汇聚点。

航空方面,郑州拥有中国1eFHBF1Ly/hJz2hO5o9UHA==八大枢纽机场之一的新郑国际机场,“两小时航空圈”覆盖全国95%以上经济总量。2022年,郑州机场货运吞吐量超过60万吨,“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果喜人。河南保税集团子公司中大门国际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在郑州还运营有跨境电商包机,并开通了郑州至比利时列日、美国纽约、美国洛杉矶3条专线,为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海运方面,郑州自贸片区有望建设为自贸港,依托铁海、公海联运,打造中西部地区向东开放的“无水港”“一带一路”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合作共建海铁联运服务中心。

1.3线上线下充分结合

郑州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之一,自挂牌成立起,郑州连续举办七届全球跨境电商大会,为中国产品和品牌走出去提供助力;同时积极引导传统企业接触跨境电商,鼓励创新,扩大开放,充分利用作为跨境电商试验区的政策优势。2022年,郑州市电子商务平台拥有量为河南省最多,达到42个平台,实现交易金额3151.4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6.7%和74.7%。众多的电商平台为郑州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提供了充分的后台保障。另外,郑州市创新“跨境电商+”模式,将跨境电商与原有优势产业相结合,打造新型工贸一体产业链,形成跨境电商特色出口产业集群,代表产业包括耐火材料、矿山器械等。

同时,郑州自贸区借助全国首创的“网购保税+线下提货”模式,在“买全球”方面表现亮眼,多个O2O自提模式线下体验店经营范围涉及食品、化妆品、医药等商品,极大丰富了市民的消费选择,可以做到“不出门、买全球”。

2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不足

2.1金融体系有待完善

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目前郑州自贸区内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集中于物流金融、贸易金融,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多样,并且贷款服务多数需要企业抵押担保,对小微企业不够友好,导致小微企业面临融资路径单一的问题。另外,银行虽然积极推进针对自贸区内跨境电商业务的金融服务创新,但与国内其他自贸区相比差异性不足,导致郑州自贸区的金融环境优势不够突出,无法很好地吸引外资,最终资金来源还是主要依赖省内企业,给省内企业带来了较大财务压力。最后,郑州自贸区整体金融投放量不够充足,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不利于多元高效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2.2物流管理水平仍需提高

物流管理体系是跨境电商时效性、安全性的保证,提高跨境电商物流的运转效率、降低物流过程中的丢包率和破损率很有必要。当前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方面还存在多种问题,包括国际物流渠道话语权不足,对国际供应链的控制性不够强且安全隐患较大。另外,大数据对物流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跨境物流的大数据主要掌握在国际物流巨头手中,国内物流企业对大数据掌握不够充分,导致物流管理体系的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2.3专业人才不够充足

人才是郑州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的重要因素,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人才能够极大地促进行业迅速发展。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城市,人口众多,高校数量也是全省最多。但是郑州整体工资水平、福利水平在全国不占优势,对外来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强,同时本地高校数量和层次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导致本地培养的外贸专业人才数量不足。另外,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够完善。郑州自贸区要发展跨境电商,需要外贸、电商、物流、金融等多种专业的人才,且每个专业所涉及面较宽,但是前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全面,专业涉及面较窄,实践性不够强,无法完全契合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相关企业需要自行投入时间和资金对人才进行进一步的针对性培养,或者颇费周折地从外地引进所需人才。

3 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外部因素

3.1线上消费热潮提供机遇

新冠疫情期间,不少海外消费者建立了线上消费的习惯,疫情结束之后这一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为郑州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由于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流行,借助社交平台,如TikTok、Facebook、Instagram等进行直播跨境电商、社交跨境电商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从观看内容到下单消费的流畅操作使得消费转化率较高,尤其在消费品行业表现极其亮眼。例如,企业通过在TikTok平台发布“沉浸式回家”的视频,展示相关家用小商品的使用过程,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再通过在橱窗发布相关商品最终将购买欲望顺利转化为实际消费。

3.2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带来风险

近年来,由于新冠疫情对经济全球化的打断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使得中国企业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如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中,美国从多方面对中国企业围追堵截,尤其针对华为公司发布多项法案进行遏制。虽然自贸区建设本身就是应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一种手段,但是自贸区的企业与外界进行经济活动时仍然无法脱离变动的贸易环境。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之外,更有地缘政治暴力冲突会对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国际贸易行为产生强力的阻碍,如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处在战争中的国家或地区显然不是理想的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贸易对象,同时战争也会阻碍途经当地的交通物流,而绕过存在暴力冲突的地区很可能会给相关企业带来更高的交通成本和物流成本。

4全球通货膨胀的加剧形成阻碍

2022年新冠疫情结束之后,其所带来的全球产业供应链断裂问题、全球经济供需结构失衡问题、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问题等仍然存续,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程度骤然加剧,世界经济受到重大冲击。同时局部暴力冲突加剧、能源危机和大宗商品如新能源材料的价格上涨等为全球通货膨胀推波助澜。而全球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和财富缩水,也就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力会降低,消费会意愿下降或出现消费降级,引发全球市场的需求侧消极萎缩,这对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的工资上涨引起人工成本升高,进而提高了跨境电商的成本。

5郑州自贸区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

5.1继续推进多元高效金融体系建设

首先,充分运用全局视角,丰富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种类,合理优化整个链路上不同环节企业的资金分布,降低融资成本,扩大对外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同时,积极借鉴其他在跨境电商金融服务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自贸区的做法,制定针对性、差异化政策,鼓励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努力吸引外资。“一带一路”国家大多存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够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郑州自贸区应适当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条件,继续改进目前所采用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中小型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融资活动。深入探索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中的应用方式,提高结算效率,规避外汇风险。另外,积极引进大型知名金融机构入驻自贸区,创新融资方式,完善融资制度,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最后,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保障金融安全。对金融市场放宽准入条件会为金融监管部门带来更高的要求,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分级管理体系,跟踪监管跨境资金的流动,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5.2“四路协同”提高跨境物流效率

陆地交通便利是郑州市的传统重要优势,而在郑州航空港建立之后,空中交通的便利程度也迅速提高,再结合“海上丝绸之路”和“网上丝绸之路”的政策支持,构成了“空路网海”的“四路协同”物流模式。今后应当进一步发挥“四路协同”的优势,将四种物流方式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做大做强,为郑州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提供高效的物流支持。具体包括明确定位,避免无效竞争;构建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互通,提高沟通和合作效率;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完善监管制度,实现统一的、灵活的监管方式。

5.3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

河南的大多数高校都集中在郑州,云集的各类高校为郑州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所需的专业化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持。虽然郑州的高校数量和层次无法与发达城市相比,但如果能进一步完善高校的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进行产教融合、校企联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那么凭借郑州庞大的高校人才储备,仍然能够为郑州自贸区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同时地方政府应当继续大力施行人才公寓、“智汇郑州”等各类留住人才和引进人才的政策,提高人才待遇,助力郑州自贸区的发展。

5.4多模式融合运营促进跨境线上消费

直播跨境电商和社交跨境电商等模式的兴起为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尤其是消费品行业的相关企业更为合适采用这些新型电商模式。因此企业应当采用传统模式、直播模式和社交模式等多模式相结合的融合运营,起步阶段通过内容运营或合作海外网红获取流量积累客户,之后及时与消费者互动、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做出相应调整以建立品牌忠诚度,最后进行全渠道销售和推广,提升用户体验,提高复购率。

5.5建立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

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和通货膨胀加剧为郑州自贸区发展跨境电商带来了风险,因此郑州自贸区应当重视对风险的管理和应对,建立完备的跨境电商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及时收集和处理需求情况、国内外政策导向、物流情况等方面信息,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提升园区内跨境电商企业的规避风险和风险应对能力。

6结语

郑州自贸区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其中在跨境电商方面表现尤其亮眼。跨境电商在郑州自贸区的发展享有强大的交通优势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便利了消费者并提高了贸易额。但是在发展跨境电商的过程中,郑州自贸区也面临着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物流管理水平仍需提高、专业化人才不够充足等问题。外部因素方面,新冠疫情以来的线上消费热潮提供了有利因素,但全球市场上还存在着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和通货膨胀加剧的不利因素。因此,今后应当继续推进多元高效金融体系建设,利用“四路协同”物流模式提高物流效率,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通过多模式融合运营促进跨境线上消费,并且建立完备的风险预警和管理机制,以期继续推进郑州自贸区的跨境电商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馨墨.钻石模型视角下河南自贸区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现代营销,2022,(06):9597.

[2]徐婕.自贸区背景下杭州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研究[J].物流科技,2023,46(16):8082+99.

[3]侯舒怡.郑州自贸区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储运,2023,(04):116118.

[4]姚尧.“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产业创新研究,2019,(10):1920.

[5]陈建松.小微企业跨境电商多模式融合运营研究[J].中国商论,2023,(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