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桃花水的时节
2024-08-02铁凝
春生万物之生活篇:新面貌 新气象
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在时代的“春天”里,人们有着怎样的生活面貌?本文通过“我”的见闻与情感变化,反映北方山野中的春天气息,以及小镇人的新面貌、新气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对时代之春的歌颂。
一场场黄风卷走了北方的严寒,送来了山野的春天。这里的春天不像南方那样明媚、秀丽,融融的阳光只把叠叠重重的灰黄色山峦,把镶嵌在山峦的屋宇、树木,把摆列在山脚下的丘陵、沟壑一股脑儿地融合起来,甚至连行人、牲畜也融合了进去。放眼四望,一切都显得迷离,仅仅像一张张错落有致、反差极小的彩色照片。但是寻找春天的人,还是能从这迷离的世界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你看,山涧里、岩石下,三两树桃花,四五株杏花,像点燃的火炬,不正在召唤着你、引逗着你,使你不愿收住脚步,继续去寻找吗?再往前走,还能看见那欢笑着的涓涓流水。它们放散着碎银般的光华,奔跑着给人送来了春意。我愿意在溪边停留,静听溪水那热烈的、悄悄的絮语。这时我觉得,春天正从我脚下升起。①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虽然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
温泉镇的溪水是条热水,温泉镇也是因此而得名。一座几省闻名的温塘疗养院就设在这里。我就是在春天,去那里看望一位住院的亲人。
一路上我设想过它的容貌。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水有多大?温度有多高?②
“别闭眼,别磕着哪儿。”一位老大爷吆喝着他身边的小姑娘。
小姑娘抬起头四下望望,有些不好意思地眨着眼睛,脸上泛起一阵阵绯红。这使我又想起了山野里点燃起来的那些桃花、杏花。
“去温塘治病?”我问大爷。
“去洗桃花水。”大爷告诉我,一面攥起拳头捶打自己的膝盖。
桃花水?我虽不理解大爷的意思,却骤然感到大爷的话是那么新鲜、怡人,比刚才小姑娘的脸色所给予我的还要浓烈、美好。③
正午上车,黄昏前到达温泉镇。下车后,果然同车人大都走进了这座有着现代化规模和设施的温塘疗养院。办完探视手续后,我才想起寻找我邻座的大爷。但拥在住院处窗前的人群中却没有大爷和那位小姑娘,只有“桃花水”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地在我耳边“流动”起来……
紧挨疗养院的是真正的温泉镇,这是个二百来户的山村。一条陷在干燥黄土里的红石板小路顺坡而下,街里几家旧板搭门脸,和门内作为营业标志的幌子,装点了这座旧镇的古风。尤其一家理发店内伸出的白布牙旗,更能使人想到古代那些古道驿站。几家烧饼铺是近两年新开张的,门上大都用店主人的姓氏写着 “王记烧饼铺”“何记烧饼铺”……一位姓邢的掌勺大爷,一边提刀切着饼丝,一边告诉我,半小时之内他做过四十份炒饼、四十碗豆腐汤,速度和质量都得到顾客的盛赞。④
“四十份炒饼,有那么多吗?”我问。
“怎么没有?眼下正洗桃花水。”
“桃花水?在哪儿?是不是疗养院?”我一连串地追问着。
“你顺街往西走走。”
吃完大爷的炒饼,我出门一直向西走去,不多远已是村口。土山脚下那是什么?似霞,似雾,似流动着的火焰,莫不是一片桃林?我终于又看见了那点燃在北国春天里的熛红,这才是春的信息。可桃花和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决定再向前走。⑤不断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迎面而来,有男有女,但大都是腿脚不利索的老人。老人们边走边用精湿的毛巾擦着脸,拧出毛巾中的水珠。他们腿脚虽欠佳,个个面容却很舒展。水,水,我好像闻到了水的芬芳。
一条坚硬、光明的小路直通桃林,原来桃林的那一边才是温泉的源头。刚才远处所见并非雾,那是温泉源头的蒸汽。那些面容舒展的老人便是从这里走出来的。穿过桃林,那边果然是一片温暖的浅滩,金黄色沙粒上蒸腾着热气。洗桃花水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人们在浅水里围着一个个涌出地面的泉头,高挽起裤腿,双膝跪入水中,默默地接受着大自然的陶冶。人们没有言语,只有对水的虔诚。
热爱自然,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大自然有时热烈,有时冷漠;有时温存,有时残忍。但它带给人的永远是生机,是生命的延续再延续。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更加渴求大自然的抚慰。
(来源:学林出版社《铁凝散文精品赏析》,有改动)
阅读点示
①首段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春日水彩画,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中有画,画中有情”,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
②③⑤顺着“我”的行程来描绘景物,突出“我”对桃花水传闻的好奇,“我”的疑问和想象也吸引着读者,并一步步引出下文。
④凸显了小镇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小镇人的热情、纯朴,也表现出时代背景下人们生活的变化。
思考引导
本篇文章描绘了两幅“春之画卷”,请分别进行概述。(提示:自然之春与时代之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群文总结
本期群文精选的三篇文章分别从节气、植物和社会生活三个角度,展现人与自然共同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新生活力。在阅读时,体味其中的写作特色与思想感情,结合文中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领略自然与生活之美。
群文活动
心向旷野,聆听自然之语
春天,正是万物生长时,也是我们到户外采风、心向旷野的好时节。自然中的生灵是世界丰富性、灵动性、繁复性的证明,当我们用心去探索、聆听、感受,必定会收获一段触动心灵的自然体验。请你走向大自然,与动物、昆虫、田野、森林等进行一次心灵对话,并写下你的真实感受。
范例
蜗牛
春雨过后,我在小区附近的灌木丛里发现了一只指甲盖大小的蜗牛。它光滑湿润的皮肤上点缀着银色的斑点,背部画满小小的沟槽。它的壳不大,好像还没长结实似的,挂在它的背后。我用手指碰了碰它的壳,这样轻微的动作引起了它的警觉。蜗牛收回触角,缩进了壳里。我躲在一旁安静地观察了一会儿,它就以为“警报”已经解除,又试探着探出触角和脑袋。
我用“玩味”的眼光看着它,认为已经把这微小的生命牢牢地攥在手里。谁知当我回过神来再去寻它,却已不见了它的踪影。这只小小的蜗牛仿佛在告诉我,“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