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

2024-08-02

现代阅读 2024年5期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油船泄漏了!

“我的石油!”船主哀号。

“我的假期!”游客叹惜。

“海水又被污染了,可怜的鱼!还有海鸟……”环境保护者陷入了沉思。

“我们一起把油污清理干净!”志愿者们说。

“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

更多的声音传来。

仔细想想,诸如此类的事件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正在决定大自然的未来。再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个细小的想法或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将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

请以“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记叙性文章,也可以写议论性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章不少于5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特约名师

尹 宏

名师简介:中学一级教师,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岳麓区骨干教师。指导的学生作品在首届中小学学生语文实践短视频展中获一等奖,曾获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二等奖等。

教育宣言:追求卓越。

构思指引

关注生态与自然,一直都是中考作文的命题热点之一。这样的作文题目,与其说是一道考试题目,不如说是一个翩跹而至的启迪者,引领我们用清澈的眼光洞察世界,将环保意识、自然意识融入血液。

作文题目设置了“油船泄漏了”后,“船主哀号”“游客叹惜”“环境保护者陷入了沉思”“志愿者们准备行动”“更多的声音传来”的情境。通过人们的行为和语言,可以多角度引发思考,并由此及彼,进一步打开思路——“诸如此类的事件中,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正在决定大自然的未来”。不仅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个细小的想法或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将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这一提示,更能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激发其心中保护自然的热情、坚定其保护环境的决心,使其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类最终的出路。

本期作文真题有以下几种基本写法:

写记叙文,不宜写“大事”,而宜写“小事”,可以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比如写学校或家里的“垃圾分类”方法,写人类对动物、植物的观察和保护,等等,主要目的是通过塑造某个或者某群“环保人物”来表达环保理念。当然,这个“环保人物”也可以是我们自己。也可以写“坏事”,比如讲述肆意污染环境、乱丢垃圾、损毁植被、残害动物等不文明行为,描绘这些人的丑恶嘴脸,达到批判的目的。还可以写某地的“变化之事”,比如某地原来环境污染严重,现在经过人们的改造,变成青山绿水,通过今昔对比体现“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的意义,传递环保理念。

写议论文,可以就某一具体的环保事件展开论述,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行文,列举破坏自然或保护自然的事例,分析危害或好处,注意要结合实际,联系生活现状;也可以针对与大自然有关的某些言论与现象,提炼观点,写成书信体或演讲稿。学生可以自拟题目和观点,比如:《写给动物园的一封信》呼吁人们善待动物;《写给逝去森林的一封信》怀念过去的绿意盎然;《在“人与自然”班会活动上的发言》提倡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等。新颖的文体形式有时会给文章带来很大的助力,起到吸引人眼球的作用。

除上述写法外,还可以发挥想象和创意写作小小说或童话故事,以动物、植物的视角描摹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如自拟题目《我是一只小鸟》,表达生物的内心感受——选取独特视角,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学生佳作

海上花,陆上花

◎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2105班 黄曾钰

“呼呼呼”,一阵风刮过,海面上漂浮着一朵朵洁白的花,一圈一圈泛着涟漪,跨越海洋。

2150年,因陆地环境污染严重,人类早已移居到海底。海底的生活条件很差,物资匮乏,人们每天只能吃到少量海鱼,出一次门要穿高价潜水服。大家都希望有一天能重回陆地。

一天,有一群探险家冒着生命危险浮上海面。他们看过21世纪的地理文献,上面提到了蓝天、太阳、白云,以及各种海鸟。然而,他们在海面上见到的,却只有乌黑的天,海面上一片死寂。望向海岸,无数黄沙在海风的吹动下四处蔓延。目之所及,只有眼前方寸。正当他们准备返回海底时,海面上飘来了一朵朵洁白的花,星星点点的,在蓝色海水的衬托下,甚是好看。于是,他们收集了几个样本,带回了海底。

这些花在海底世界引起了极大震动,人们对花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是外星人留下的?”

“不太可能,应该是某些生命力较强的特殊物种。”

“也许是陆地上的花被风刮到了海里……”

“这肯定是某个失落的文明留下的。”

随着讨论的声势扩大,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此事。终于,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向海底世界公布了他的研究结论:“据对多个样品的观察结果可知,这种花的结构十分奇特,其细胞结构不明显,且无遗传物质,不属于生物意义上的花。”

正当所有人都表示震惊的时候,又一个结论引发了海底世界的关注,一名历史学家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梳理研究,终于从一份国家档案里发现了这种花的记载。原来,这是一种高科技材料制成的花,投放时间约为百年以前,被当时的人们投放到海里,用以消除严重的高分子有机物污染,净化海水。

原来在人类移居海洋之前,就已经有人未雨绸缪,撒下了海上之花来净化海洋环境。这使得人们在陆地被严重污染后还有海底可去。

知道真相的人们没有单纯地感动于先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开动脑筋,又对这些海上之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发明出了能够净化沙尘暴天气的陆上之花,并且把这些花投放到陆地上……

又过了几十年,人们终于重回陆地。这时的陆地,天空明净,阳光明媚,再一次成了人类的居所……而海上、陆地上,随处可见花的踪迹。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小小说。作文构思奇特,虚构了未来陆地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移居到海底世界的宏大背景。情节方面,以神秘的“海上花”作为线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以海底世界的人们对“海上花”进行种种讨论、研究推动情节发展。接着揭示“海上花”原来是前人未雨绸缪,防范环境污染的发明,将情节推向高潮。最后以能够净化沙尘暴天气的“陆上花”的发明与投放,以及人类重返陆地为结局,展现出人类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表现手法虽然受到篇幅的限制,但是本篇小小说内容表述精当、到位,如运用环境描写描摹被污染后的海陆情况、运用语言描写表现海底人类对“海上花”的好奇等。(尹宏)

学生佳作

偶 然

◎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2107班 丁怡丹

最喜爱那恰到好处的偶然,只一眼便觉得岁月悠长、山河无恙。

跟着观鸟课老师了解了众多鸟类后,我便开始留心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鸟,因此,我也多了一群新邻居。诸如麻雀、鸽子、斑鸠,经常会来我家窗台上做客;又如棕背伯劳、喜鹊、八哥,我也常于小区的草地、树丛中偶遇它们。

而我最愿意去的,是小区东面的一个公园,那里的鸟儿数不胜数,湖心小岛随处可见各类鸟儿争相振翅高飞,但我最忘不了的还是那位“小女王”。

有一次去公园观鸟,经过湖边时,突然听到旁边的芦苇丛中好像有些异响,我便轻手轻脚地一点点靠近,待到我举起随身携带的望远镜,调好焦距仔细看向那处时,发现居然是一只很漂亮的翠鸟!它正立在一根苇秆上,静静地盯着水面。

阳光照射下,鸟的头顶上,是橄榄色的“贝雷帽”,上面绣满点状的花纹。脖子上,是一条雪白的“围巾”。肩旁,是深浅不一的绿色,搭配着排列规律的宝石蓝。身上,是一条赤褐色的绒质“长裙”。背部,则完全是青绿色。脚上,蹬着一双“红色高跟鞋”。这位“小女王”身姿笔挺霸气,背靠自己的“芦苇行宫”,看样子正在“皇家园林”中狩猎。她凌厉的目光紧盯着水面,从容而耐心地等待着自己的猎物。

突然,她像是感应到了什么,身子一动。我还未反应过来,她有力的双脚早已蹬开了芦苇,如离弦之箭一般笔直扎进了湖水里。不久,她从水面冲出,细长的嘴巴里衔着一条无力挣扎的小鱼迅速飞走。大抵是去了别处的“宫殿”了吧,我想。这情景真好像唐代诗人钱起《衔鱼翠鸟》一诗中所写的,“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我在远处举着望远镜回味了许久,这才起身,不舍地离开了。

这些充满自然之趣的小家伙们哪,真是小巧又可爱,值得我喜爱。虽然学业繁重,难有空闲与它们打交道,但是与它们偶然相遇的一幕幕,却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令我回味无穷。

其实,这些偶然的美丽瞬间,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是已经够多了吗?无论是与鸟儿的邂逅,还是与苇草的相逢;无论是与青山绿水的欣然接触,还是与雷电雨雾的不期而遇……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大自然的馈赠便无处不在。

教师点评

这篇作文有两大特点:第一,选材新颖独特。在观鸟课的影响下,“我”开始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小鸟,尝试去感受自然之美,并通过对鸟类的观察,展现“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第二,语言生动典雅。比如,运用丰富的表示色彩的词语描绘了小鸟的外貌,用精准的动词刻画小鸟的捕食行为;同时将翠鸟比作“小女王”,突出了它的美丽和霸气;用“芦苇行宫”和“皇家园林”来比喻翠鸟的生活环境;后文引用钱起的诗句,给作文增添了诗意。在作者的生动描摹下,读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也会对翠鸟产生浓厚的兴趣。文章如果适当增加一些描述“我”与小鸟的互动细节,表现效果会更佳。(尹宏)

学生佳作

我是一只小鸟

◎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2105班 万笑宇

我是一只小鸟,快活地在天空中飞翔,想要寻找一个栖息的地方。

飞着飞着,视野的前方出现了一片树林,从远处看去,那里草木茂盛,充满生机。我以为这就是我梦中的家园,便欢快地朝树林飞去。

可当我靠近树林时,却发现了异样:这里的树木异常鲜艳,满树的绿色与我之前所见的树木完全不同。再往里飞,树木渐渐开始扭曲变形,而且绿得刺眼,就像是一张张诡异而狰狞的脸。我向下看去,整个树林除了疯狂生长的植物外,再没有其他动物的身影。我开始啼叫,试图呼唤出我的同胞,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我飞到一棵树上,准备休息一会儿,但没过多久,我就感觉头晕恶心,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不适感很快蔓延至全身。

我拼尽全力向上飞去,飞到了树林的上空。只见空中笼罩着一股黑烟,像是一条巨大的恶龙,大半个天空都被这恶龙盘踞着,不见阳光,只有可怕的黑暗。顺着黑烟向下望去,一座高大的烟囱就矗立在树林中央。原来,这是一座工厂,门口的标牌 “××化工厂”仿佛散发着诡异的光芒,似乎在面目狰狞地炫耀着什么。厂内不断有车辆进出,车上载着一桶一桶的奇怪液体。我好奇地跟着那些车辆,那些车竟然直接将这些液体运往树林旁边的小河里,早已发黄发臭的河水被染成了黑色。

我飞到工厂门口,工人们正在将一箱箱的化学原料从大卡车上卸下。突然,一个工人发现了我,他惊讶地叫着:“鸟!咱们这儿多久没来过鸟了?”听到这番话,正在卸车的工人也纷纷从车上跳下来看着我。可没过多久,不知道谁拾起小石子砸了我一下。好痛!我只好赶紧飞走了。

我绕着树林又飞了一圈,听见南面不断地发出“轰隆隆”的声响,树林里的树木一棵接着一棵倒下。我急忙飞了过去,那里停着几辆装着木头的车,一些打着赤膊的人正挥舞着电锯向树木砍去。那群人显然也发现了我,他们从地上捡起小木枝朝我扔来,我只得挥起翅膀,再一次飞离了这片树林。

空中的黑烟依然,回想着这一路的遭遇,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助和愤怒。人类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对自然的破坏呢?什么时候,我才能找到一个可以栖息的家园呢?我想念曾经的伙伴,想念蓝天白云,想念葱郁的树木和干净的河流,我想,一定也有人类和我一样吧。

教师点评

这篇作文选材独特,通过一只鸟儿寻找家园的经历,揭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引发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行文结构上巧设波澜,先是“我”看到树林被化学药剂染成了怪异的绿色,接着遇见化工厂工人倾倒奇怪的液体,最后,树木被砍伐、自己被驱赶,作为鸟儿的“我”在树林里再也找不到栖身之所,只能逃走。文字表达方面,语言流畅,描写生动,如用“一张张诡异而狰狞的脸”来描写变异的树木,用“一条巨大的恶龙”来比喻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鸟儿内心的恐惧。(尹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