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4-08-01滕彦红
作者简介:滕彦红(1989~),女,汉族,甘肃兰州人,兰州新区高级中学,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摘 要: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探究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的必要性与具体方法,旨在改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技巧。教师要认真探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时的阅读速度和做题正确率,更好地理解英语这门学科的语言特点,同时能够加深对教材英语文章的理解与领悟。
关键词:高中英语;深度阅读;主题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9-0091-04
英语深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理解力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常常遇到困难,表现出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探究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应该停留于表面形式的读与写,而应该注重基于主题意义下培育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达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增强英语逻辑思维的教学目标。
一、 基于主题意义开展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深度阅读是指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的阅读过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基于主题意义进行深度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下面将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锻炼学生的判断思维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基于主题意义进行深度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通过选择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接触到丰富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在理解和分析文章的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将得到提升。深度阅读不仅是语言的输入过程,还是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深度阅读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选取涉及不同领域和文化的阅读材料,学生能够了解和探索新的主题和观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深度阅读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学、科技、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思考,推动学生跨学科的学习和思维发展。通过深入探索不同主题的阅读材料,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深度阅读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并且培养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深度阅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各种阅读策略,比如扫读、略读、细读等,能够运用这些技巧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深度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依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挑选阅读材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锻炼学生的判断思维
通过深度阅读,学生需要分析和评价文章结构、论证方式和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学生需要进行推理和解释,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这样的阅读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和思考文章的内涵。
二、 基于主题意义开展高中英语深度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究
(一)坚持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供挑战性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下是具体操作的建议:①引发学生兴趣:在开始阅读之前,引导学生注意文本的标题、封面或开头部分,让学生猜测内容或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②预测假设: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文本线索进行预测,猜测故事的发展或者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③提供提示和问题:通过提供提示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例如,问学生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中的冲突,或者要求学生找出关键词、重要细节和主题。④多元化的资料选择:提供丰富多样的英语阅读材料,包括文章、新闻、小说等,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类型和题材的文本,拓宽他们的视野并提高阅读能力。⑤反思和总结:在阅读结束后,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启发式教学的一大优势在于引导学生与教师互动,点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他们的阅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深度阅读水平。教师要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提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寻找答案。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开放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探讨主旨、角色、情节等要素,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通过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和理解文本的内涵。
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和互助互动,学生可以从彼此的观点和经验中获取更多的思考启示。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学习,彼此互助,通过思想碰撞和思维共享达到拓宽学生思维视野的目的。最后,在评价方面,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后,可以进行小组分享、展示或写作等活动,向同伴和教师汇报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成果。互相评价和反思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和深化思考。
下面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 18 lesson 1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作为示例,说明教师如何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在上课前要通过教学材料来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兴趣,故而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美的图片,并提出以下问题:
Q1: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What is beauty?
Q2: Can you guess what will b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title?
Q3: If you are asked to write the article, what will you write about?
这些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对文章主题以及布局进行预测和探索。Q1引导学生通过标题快速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作为一个引导和导航的工具,标题提供了关于文章内容的线索,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前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初步预期和理解。探索Q2能够使学生基于文章的主题预测可能涉及的具体内容。这种主题预测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构建阅读框架,并激发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寻找Q3的答案可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针对特定的题材和体裁,学生可以思考可能涉及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谋篇布局和组织信息。通过这种思维训练,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靠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
(二)基于主题意义选择深度阅读材料,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
教师在选择深度阅读材料时应认真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材料应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相关,以便帮助他们巩固和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之相关的主题,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另外,选择的阅读材料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材料的难度应稍高于教材,并能够挑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篇幅和内容的设置,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词汇量、提升语法理解能力以及培养阅读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确保所选材料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的观点和价值,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该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主题背景知识,并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和注释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重要内容进行思考和理解。教师还可以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观点、论证和意图。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加深对文章主题和结构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独立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提供推荐书单、阅读挑战和阅读俱乐部等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三大主题语境,即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教师可以选择与这些主题相关的中外优秀人文和科学知识作为阅读材料。首先,在“人与自我”这一主题语境下,教师可以选择关于人的成长、个性发展和自我认知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涉及个人经历、情感体验和自我探索等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知识结构,理解文章中的语境背景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其次,在“人与社会”这一主题语境下,教师可以选择关于社会问题、文化差异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涉及人际关系、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交流等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最后,在“人与自然”这一主题语境下,教师可以选择关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和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涉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环境问题和科技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通过选择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并提供有效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获取有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启示。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质,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课外知识,积累更多的词汇与语法学习方面的技巧。
(三)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正确的阅读技巧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除了运用启发式教学、认真挑选符合主题教学意义的深度阅读材料,还需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正确的阅读技巧。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技巧,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如果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技巧,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容易攻克阅读理解题型,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为了提升学生的应试技能,教师需要在英语深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更多实用的阅读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深度理解能力。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与教师交流学习成效,从而更好地查缺补漏,攻破薄弱项目。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解读阅读材料的关键词、信号词、主题句、总结句等方法来找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此外,教师还可以教导学生如何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厘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脉络。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在探寻关键信息的过程中逐步领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步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补充更多的阅读方法。例如,细节阅读法。在进行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时,学生需要掌握文章的细节内容。一旦学生对整体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就需要关注文章中用于说明和解释中心意思的细节信息。根据文章的题材特点,学生应该能够准确地找到并理解文章中直接或间接呈现的细节信息。这需要学生具备提取和解读原文细节的能力,以提高阅读的准确性。通过掌握细节内容,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观点,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深度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重文章的细节信息,并提供相关教学指导,以帮助他们有效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
(四)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深度阅读的兴趣
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偏向于带领学生掌握文章中陌生的单词和短语,能够流利地朗读文章,完成阅读的基本任务。但是在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之下,不利于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新词汇的过程中可能对文章的内容并没有形成深刻的理解,难以帮助学生培养深度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深度阅读的兴趣,学会更加深入仔细地进行阅读。
比如,教师在教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4 “Celebration”这篇文章的时候,除了带领学生完整朗读整篇文章、重点讲解生僻词汇,还需要给学生留下悬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后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行从文章中寻找答案。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意义的题目,找到文章中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述,并且以图表方式梳理lesson 1 Festivals这一课时有关中秋节的文章,从similarity/time/food/activities/legends这几个角度进行总结。通过深度阅读、反复阅读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和各种重要的语法句,同时理解文章含义,依靠关键语句找出课后问题的答案。
(五)构建学习共同体,采用加分机制
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应用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借助加分机制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从本班学生的期末英语考试成绩、平时课堂发言等方面出发,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共同体,在完成课堂任务的时候小组合作,根据小组成果辅助使用加分机制,给表现良好的小组加分,对得分高的小组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同时,小组内部互相帮助,先进生带动后进生,优化整体的深度阅读学习效果。
在教学每个单元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以下是具体的做法:①分配任务: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分配任务,例如,其中一人负责概括文章的主题,另一人负责解读文章的细节,还有一人负责整理思路和撰写结论。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全力参与,相互协助完成任务。②合作讨论:小组成员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讨论文章的细节和含义。通过合作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章,丰富彼此的思考。③总结分享:每个小组在完成任务后,可以向全班进行总结和分享。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得到全班同学的反馈和讨论。这样的分享过程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思想碰撞,进一步拓宽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
在这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加分机制,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例如,根据小组的表现和成果,给予相应的加分,在平时成绩中予以体现。这样的加分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意愿,促进学生在团队中的主动学习和互相帮助。
三、 结论
通过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究,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技巧。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主题意义,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并通过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杨云.主题意义探究角度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3(19):131-134.
[2]廖春丽.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校园英语,2022(3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