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微写作干预性指导研究

2024-08-01李吉花

考试周刊 2024年29期

作者简介:李吉花(1979~),女,汉族,福建三明人,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

摘 要:在初中语文学科教育中,想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还需创新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借助微写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微写作强调以篇幅小、灵活度高的形式进行写作教学,从而提升教育的质量,优化学生的写作效果。文章就微写作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微写作的内涵、学生当前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想要提升写作教学水平的微写作教学应用方法进行分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充分提高个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微写作;干预性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9-0019-06

当前素质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只关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让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也要创新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借助微写作教学的方式,更能创新教育模式,借助多样化和趣味性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更具写作兴趣,并在文章创作的过程中厘清思路,灵活应用相关技巧,丰富文章内容。

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而微写作都能做到,所以微写作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首先,微写作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敏捷度的提高,由于微写作文本的篇幅相对较短,学生在表达个人想法时需要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观点,这种在有限字数内进行自我表达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学生快速思考和准确表达的能力。其次,微写作的主题明确具体,这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学生可以通过创作微散文、微小说等形式来训练自己的文体表达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相关技巧的掌握程度。最后,微写作的干预性指导方法非常多样化,教师可以将微写作教学与仿写、续写、补写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初中语文微写作的干预性指导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度、文体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微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初中语文微写作的概念及干预性解析

(一)基本含义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决定了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具备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初中语文微写作是一种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活动,通过短文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干预性指导则是指在学生进行微写作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指导和帮助。在初中语文微写作的干预性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干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写作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标,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思路和组织文章结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素材,帮助学生扩展写作思维和丰富文章内容,同时避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写作主题,提高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使用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通过以上干预性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在初中语文微写作中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提升语文素养。微写作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它本来是指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的文章,这种类型的文章篇幅短、主题突出、形式相对自由。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借助微写作的方式可以提出不同的话题,让学生创作字符数量大概在150字左右的文章。相较于传统的写作方式,微写作拥有明确的写作方向,虽然字数不多,但更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可以在文章当中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写作技巧。相较于传统的写作学习模式,这种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也能够突出学习的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微写作,从而准确地表达个人的想法,提升自身的思维活跃性并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是一种有新意的教学方式,但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虽与过去随笔练习、片段作文相似,但它也有着其明确的方向性和突出的特点。

(二)鲜明特点

第一,篇幅虽短,但要明了。微写作的篇幅较短,通常在几十字到几百字之间,要求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这种简洁性要求学生在有限的篇幅内准确、精炼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很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篇幅虽短,但要创造。微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学生可以在限定的篇幅内构建一个独特的世界,这很能展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第三,篇幅虽短,但要丰富。微写作的主题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涵盖生活、人物、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这种多样性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的空间,很能培养他们对不同主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第四,篇幅虽短,但要思考。微写作强调学生的逻辑能力、辩证能力,要求他们从多角度出发来表达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受。这些鲜明的特点,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应用能力,还能快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微写作具有简洁性、创造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等特点,通过这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进而更好地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二、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价值

微写作是一种新型的语文写作教学形式,它在素质教育阶段作为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方法,是一种十分值得实践的教学手段。微写作在文章篇幅、实施方式、内容题材等方面和传统的写作形式存在较大差距,微写作强调文本内容的精巧性,教师在语文学科的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微写作教学形式,随时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展开微写作教学可以让学生稳扎稳打地提高写作水平。学生可以在阅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就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从而利用修辞手法,展开微写作创作过程。这是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历练,这样学生能够提高写作水平,突破传统写作训练的局限性,在吸纳阅读素材中的新鲜知识后进行语言应用,巩固个人所学。

微写作作为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形式,还可以和多样化的阅读教学进行结合,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更加新颖的阅读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文本创作。学生可选择的空间越大,写作的灵感就越多,在多样化资源下能开阔个人的视野、活跃个人的写作思维,提高写作水平。微写作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过程更具创造性,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进行微写作教学还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相较于传统的写作训练形式,微写作的篇幅短,学生写作时的难度低,所以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因而微写作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另外,教师也可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在微写作中扬长避短,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应用水平。

三、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困境

在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的过程当中,许多教师由于对微写作教学的认知不足,很难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手段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未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以至于学生的写作压力较大。在微写作的过程中,仍旧难以找到适合学生的突破口,让其进行创作,更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训练他们的写作技巧。

另外,某些教师不善于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进行结合,学生自身也缺乏累积写作素材的意识,所以在微写作时,学生的文章内容仍旧相对较为空洞,无法调动脑海中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当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多样化的微写作训练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训练水平,有些教师会创设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但是不擅长鼓励学生,学生仍对写作有寸步难行之感。另外,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指导,学生完成写作训练后不清楚自己的文章中出现的漏洞或者显示出的不足,因而学生也难以针对性地改进写作风格,提高写作水平。总体而言,学生的写作效率相对低下,个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相对不足。

四、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方法

(一)有效营造微写作氛围

当前许多学生对语文写作存在畏难情绪,一到写作学习板块学生就会觉得压力极大。在写作时也经常出现“挤牙膏”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之下,学生无法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写作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折磨。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微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还需营造轻松愉悦的微写作氛围,使学生真正产生写作兴趣,才能够自发地进行微写作创作,畅所欲言地表达内心的想法,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营造良好的微写作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创作,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师可以以微写作的命题方式,对传统写作教学手段进行革新。教师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进行创作。又或是让学生商议从什么角度进行微写作训练,这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也可以让学生在交流沟通中寻找到合适的微写作创作角度,感受写作的乐趣。教师也可借助趣味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乐趣,如进行微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写作氛围下进行微写作训练。

笔者在教学《老王》时,就寻找合适的契机,引导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文中用“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来刻画老王的动作,传达出老王去送香油时,行动已不易。笔者就布置微作文训练《受伤的他》。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掌握刻画鲜明的人物要用好动作描写。因文中用“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翳”“骷髅上绷着枯黄的干皮”来刻画老王的肖像,笔者就想用微写作比赛方式,让学生选择班级中的某一位同学进行肖像描写。就布置微作文训练《猜猜他》,写完后让学生在班级中分享,猜测描绘的是班级中的哪一位同学。这种微写作比赛形式很有趣味性,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微写作氛围,学生也能够有意识地观察他人,进行创作。另外,笔者又借助微写作接龙游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先给定题目《老师》,要求学生写各科老师的上课情况,让学生自由创作,让学生分小组,按照座位顺序进行写作接龙。这种微写作接龙的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在微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更加立体和全面地思考问题,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有效挖掘微写作素材

微写作和阅读相辅相成,当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可以针对性地对描写生动的片段进行仿写。或者当文章中的某个故事以及桥段触动了自身的记忆,就可借助读书笔记的方式,谈谈个人的感悟,以此达到累积写作素材的目的。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灵感,获知优秀文章的创作技巧,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个人的写作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深入分析素材内容,把握写作训练时机。在微写作的过程中,应用素材以提高写作水平和对相关文本技巧的掌握程度。这种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以微写作的方式,完成阅读素材的积累过程,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微写作中,干预性指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帮助学生有效挖掘微写作素材,老师要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指点学生从中发现细节和故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自然景物、人物特征、日常场景等,从中获取灵感。学生自己的经历,包括有趣的事情、感人的瞬间、困惑的时刻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例如,运动会开完后,有许多感人的瞬间,让学生津津乐道。笔者就布置微作文训练《我看运动会》。各种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是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灵感和素材的,因此笔者鼓励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形象、背景设置等,借鉴其中的元素来写作。例如,近几年我国脱贫攻坚完成,提倡乡村振兴。笔者就鼓励学生思考各地农村都在大力发展经济、文化等建设,学生感受到时代发展、生活水平提升的趋势,从而引导学生从奉献、发展等角度进行写作。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将不同的事物、情感、场景进行组合和融合,创造出新的故事和情节。例如,上完《我的叔叔于勒》,笔者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布置微作文训练《归航途中遇亿万富翁于勒》。也可以通过提问、画图、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养成记录思考的习惯,通过写日记、做思维导图、写读后感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这些记录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可以有效挖掘微写作的素材,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可见教师可以在干预性指导中提供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发现和挖掘更多的素材,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笔者让学生以“校园的春夏秋冬”为主题,进行微写作训练。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写出来的文字句意要凝练,形式要对称,表达要鲜明生动。指导学生去揣摩散文、诗歌如何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文字更加灵动。让学生抓住《与朱元思书》中的“泠泠”“嘤嘤”“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等,使其明白有效运用叠字和对偶修辞,能让文章语言变得富有音乐美。笔者就让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学写修辞。在干预指导下,学生写出了:“岸边垂柳摇曳身姿,西天新月斜挂笑容,清晨娇莺巧啼音符,问校园春夏能有几多诗意?”可见在指导微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的微写作语言要生动形象。也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并且完成学以致用的训练过程,凸显个人的学习主体地位。笔者在教学《散步》时,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阅读,做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去思考“我背上的世界”是指母子亲情吗?“我背上的世界”是指中年人的责任吗?“我背上的世界”是指对生命的思考吗?这种做思维导图的方式与当前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相一致,以微写作的方式巩固了学生个人所学。

(三)设置微写作方法

微写作相较于传统长篇写作,更能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学生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微写作对学生而言就非常简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突破口,改变传统的写作方式,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要避免学生直白地进行文章创作,导致内容空洞;避免学生一味地套用一些写作范本,导致缺少个人的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话题进行微写作,主题可以是一件具体的事件、一个观点、一个情感等,学生可以围绕主题展开写作。可帮助学生规划微写作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引导学生使用常见的写作结构,如问题引入、观点阐述、例子举证、总结归纳等。可指导学生提炼出微写作的核心内容,避免内容过于冗长和琐碎,帮助学生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和有价值的素材,使写作更加精炼和有力。可传授学生写作的表达技巧,如注意段落的过渡和连接等,这些技巧可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和表达能力。可指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如正确使用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等,通过示范、讲解和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从而表达内心的想法,抒发个人的情感。教师要让学生真正享受写作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个人所学的知识进行创作,以此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也让学生在享受写作的过程中掌握微写作训练模式的特征,针对性地提高个人的写作水平,这种具备针对性和趣味性的训练方法也更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在《纪念白求恩》该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完成微写作训练过程。课上先播放与白求恩相关的影视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白求恩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生平经历,在播放资料内容的过程中借助背景音乐加以烘托,让学生拥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产生真实感悟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微写作《我敬佩的白求恩》,要求在创作中真实地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想法。在指导下,学生写出了“他从地球的另一边来,为一群不相识的百姓而来,他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他把手术刀化作对世界的希望,他是白求恩。我们敬佩他。”这样的文字。可见,这种创设情境的微写作训练形式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学生创作出情感饱满的文章。这种以情感体验调动学生进行微写作的积极性也更符合新课标的教育要求,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良好训练方法。

(四)凸显微写作的审美创造

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而微写作在培养学生审美创造方面具有优势。语文课标要求教师要教导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关注和参与文化生活,以此继承和吸收,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这要求在微写作教学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实施微写作专题写作教学,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笔者就开展了民风民俗主题微写作教学。本单元是讲民风民俗,笔者先用视频播放“火把节”“畲族婚庆”“蒙古族祭天”等资料,让学生对我国南北风俗习惯进行区别,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化。笔者也借助多媒体平台播放了清流县当地的“长校十番锣鼓奏乐”“李家五经魁祈福”“龙津三角戏表演”“赖坊冲炮阵”等视频,这些都是地域客家传统文化,笔者就要求学生以《家乡美》为主题,并要求学生写作要一抓典型事件,展风俗面貌;二绘奇人异物,现文化价值。本次民风民俗主题微写作教学,学生写出了“在赖氏祖庙前,乡人用竹竿搭起棚架,只见炮仗缠绕其上,宛如炮仗楼台。夜幕降临后,爆竹炸裂犹如串串火龙,乡野形成一片火海。迎神队伍争先恐后,在火光中一拥而入祖庙,这就是冲炮阵。村庄多么热闹非凡!村民多么神采奕奕!”的文字。可见实施民风民俗专题写作教学,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以此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合理化地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并结合民风民俗微专题写作,能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五)信息化反馈微写作情况

初中教师可以使用在线评阅工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注和评分,这样可以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写作问题和不足,并提供具体的修改建议。教师可以使用语音评价工具,录制语音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口头反馈,语音评价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改进。教师可以建立电子作文集,将学生的作文收集起来,供学生和家长查阅,通过电子作文集,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写作进步,并从其他同学的作文中获取启发和借鉴。教师可以创建在线讨论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互相交流和讨论作文,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心得,相互学习和提供建议,促进写作能力的共同提高。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的写作成绩和表现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分析数据,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写作问题和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信息化反馈可以提供快速、准确、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写作问题,提高写作水平,信息化反馈也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去年假期作业,笔者就布置了“我的假期”这个微写作主题训练。告知学生这个微写作主题训练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创作。布置前指导学生可从“我计划在假期里去哪里旅游?去看看那里的不一样的风景,去体验那里有吸引力的文化。或者想读哪些好书?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又或者要参加夏令营,学习哪些新的技能?”等方面进行规划。要求学生写好后传给笔者。笔者使用在线评阅工具,在作文中标注出学生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的地方。还对作文进行了评分,给出了综合素质评价和具体的写作得分。并在作文旁边提供了修改建议,例如:使用更准确的词语来描述风景,加入更具体的细节来丰富作文内容。也使用了语音评价工具,录制了一段语音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口头反馈,最重要的是多用鼓励性话语,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通过信息化反馈,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写作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修改和改进。教师的具体反馈和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技巧,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评阅工具和语音评价工具与教师进行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善于应用微写作的教学手段,让初中学生在语文课堂当中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在阅读相关文本时,详细分析文章的创作手法,为微写作过程奠定基础。微写作强调以一些短篇幅的文本训练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利用微写作进行教学时,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需正视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营造良好的微写作氛围,挖掘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抒发个人的情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教导学生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和参与文化生活,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指导,使学生获知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加以改进,从而提高个人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纪友根.微写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3):15-16.

[2]颜廷楷.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83-84.

[3]沙良超,傅来涛,刘建宁,等.微型日记在初中写作训练中与互联网结合的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1(13):189-190.

[4]赵静.微写作 大世界——浅谈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方法探讨[J].名师在线,2021(29):53-54.

[5]贾祥华.谈微写作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7):51-53.

[6]吕柏彬.“微写作、大文章”——“微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