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举措探究

2024-08-01杨建锋

考试周刊 2024年29期

作者简介:杨建锋(1980~),男,汉族,陕西宝鸡人,山东省沂南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摘 要: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成为高中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重点内容。高中班主任应结合时代特点,对接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的社会人才。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要借助时代的优势,创新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文章分析了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现状,指明了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改革方向并提出了具体的创新措施,旨在为促进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关键词:新时代;高中;班主任;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9-0007-04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所需的人才已经开始从学术型向综合型转变。综合型人才不仅要有很强的学术能力,更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以正确的价值观支配自身的言行。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高素质人才,科学探究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深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价值,摸索德育实施的正确方法,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秉承新型的育人理念,结合学生的品德发展现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新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式,使学生在多元化的德育体验中实现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一、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已经成为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开展中的重点。当前的高中教育已经不再是围绕学科知识所进行的教育,而是将育人放在首位,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然而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仍然将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目标,严重忽略了德育的重要价值。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将焦点放在了学生的成绩提升中,力求通过打造教室环节、创设班级问题、开展小组竞赛等途径促进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进而忽略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很多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只是以“蜻蜓点水”的形式点到为止,并未真正关注德育对学生的影响。德育明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当前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处于形式化的状态,未能真正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高中生不仅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同样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主体。德育工作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工作的开展中。然而当前高中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凸显。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没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而是针对班级中的全体学生组织统一的德育内容。在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以聆听的方式机械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思想品德理论。高中生在德育的实施中其主体地位不明确。这种状况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没有真正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缺少了学生的主动感悟及深刻体会,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始终处于效率比较低的状态。

(三)德育开展方式比较单一

德育是对学生的情感、品格及价值观所进行的教育。德育的开展需要班主任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感受,触动学生的情感态度,才能达成德育的目标。然而当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则是德育开展的方式比较单一。当前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受到了严重的应试教学经验的影响,因此采用了传统的讲述法作为德育开展的主要方式。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主要倾向于采用口头讲解的方法讲述与德育相关的道理,通过耳提面命的形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的内容。这种单一的德育方法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内容体会得不够深刻。学生很难在班主任的口头教化中触及内心感受,产生情感变化,因此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 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改革方向

(一)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重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深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对德育的重视程度,深入探究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渗透。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具体研究与德育相关的教育政策,不断学习新的德育理论,摸索德育开展的实践方法,系统总结德育开展的有效方法。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高中班主任会深刻认识到德育的价值,明确德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发挥德育的价值,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改革中要正视德育的重要地位,深刻体会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重要性,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时代下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主体。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首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学生在德育实施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的开展中。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改变传统单一的应试教学模式,深入挖掘德育的特点,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德育方法,深化学生对德育内容的体验。德育开展中班主任应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参与德育的兴趣,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能够深刻感知相应的思想品德内容,在亲身实践中达到濡染身心、涵养品德的目的。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通过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推进德育工作的创新,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创新及丰富德育开展的形式

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多元化的时代特点必然会引领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及多样性。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及丰富德育的开展形式,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想品德发展体验。高中班主任在落实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具体分析时代的特点,探究德育工作的改进模式,应用具有现代意义的教学手段科学推进德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不仅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模式,还应借助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丰富德育工作的开展形式。班主任应具体分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采用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方式丰富德育的开展形式,将德育工作延伸至课堂内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发展环境。

(四)提升德育工作开展的针对性

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明确德育工作开展的目的,增强德育的针对性,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开展个性化的德育工作。高中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统一的思想品德教育很难解决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因此,高中班主任要在德育工作的改革中针对不同的思想品德问题探究针对性的德育方法。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德育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探究解决不同德育问题的方法,使德育工作的开展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具针对性。

三、 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

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当前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多以权威性的师生关系为基础,从而导致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学生无法在德育中与班主任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重塑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发挥师生的合力,共同推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及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置于与自身平等的位置,多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多尊重学生的想法。在与学生的相处中班主任应多聆听学生的建议,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平台,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班级事务的管理中,树立责任意识。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将班主任看作知心朋友,对班主任敞开心扉,与班主任共同承担起班级的事务,从而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

独立自主意识是高中生步入社会所必备的品德之一,也是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很多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缺乏独立自主意识,这给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高中班主任应从学生这一共性的思想品德问题出发,重视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在德育实践中逐渐提升独立自主能力。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改变学生被动的生活学习状态,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成为班级事务的主人,共同参与到班级事务的决策中。高中班主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的责任心,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班级的主人,都能进行自我管理,从而增强独立自主意识。在主人翁意识的驱使下高中生能提升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独立解决相关的问题。比如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采用责任制与轮换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由学生对所承担的班级事务如纪律、卫生、文艺、学习等负责。不同的班级事务则会定期进行人员轮换。这样每位学生都有参与任何一项班级事务管理的机会并对之进行负责。学生需要以主人翁的身份阶段性地独立解决相关班级事务,从而增强自身的独立自主意识,实现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创设温馨的班级文化,培养班级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新时代下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品格,也是高中教育所重点关注的品德内容。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要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班级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养成团队互助精神,提升班级的凝聚力。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的外在体现,也是涵养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元素。班级文化能濡染学生的内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渲染中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要创设温馨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鼓励同学之间进行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温馨的班级文化中学生能够建立起归属感,与同学之间展开共同合作,同心协力解决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高中班主任可以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之间进行良性的学习竞争。组内成员之间则需要展开合作学习。在好胜欲的驱使下高中生会在组内形成合作共同体,共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合作不断争取小组比拼中的胜利。在这种温馨的班级文化下,学生能在良性竞争的激励下投入小组合作中,深刻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团结合作的价值,进而形成合作精神,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

(四)落实个性化德育方法,解决学生个人的品德问题

新时代下的高中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应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促进每位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提升。高中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学习及生活经历,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各有不同。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要改变统一的德育内容,开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有效解决班级学生的德育问题,整体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进步。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落实个性化德育方法,针对学生个人的品德问题,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德育。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比如,单亲家庭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形成悲观的价值观,那么班主任就要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品德问题展开个性化的德育。班主任应时刻关注该学生群体的情绪状况,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给予他们相应的肯定与信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班主任应适当给该群体的学生安排一些学习及生活任务,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将学生的精力转移到价值的创造中,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这样班主任才能通过个性化的德育,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

(五)组织专题性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德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实践性的德育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刻感知班主任所要传达的思想品德内容。不同于以往的口头讲述,实践性的德育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更真实的思想品德体验,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对相应的德育内容感同身受。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重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学生提供体验深刻的德育经历,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德育工作的开展中班主任应深入探究所要开展的德育内容,精心组织专题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对德育专题展开思考探究,有效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例如,中秋节来临之际,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以“喜迎中秋佳节,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实践活动。学生需要探究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传统文化,并在实践活动中以朗诵、讲解、表演等不同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的内容。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深入了解我国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在文化的欣赏中深刻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及精髓。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共享中能够形成浓厚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由此可见,通过专题性实践活动高中班主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六)搭建数字化交流平台,推进德育为主的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是新时代下学校与家长所热议的话题。德育工作的开展中高中班主任应融合家长的力量,共同构筑坚实的堡垒,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保驾护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平台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的开展中应意识到数字化平台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应通过搭建数字化交流平台,构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推进德育开展中的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能打破时空的限制,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家长对学生的德育提起重视,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中。这样班主任才能借助家长的力量,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例如,班主任可以针对具有同样品德问题的学生建立专门的家长微信群。在微信群中班主任可以定期发送一些德育资料给家长进行参考。家长可以总结德育的成功经验在微信群中进行经验分享。班主任与家长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德育问题的交流沟通,共同解决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中的问题。新时代下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发挥家校共育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四、 结论

总而言之,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应将德育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班主任应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改进当前德育工作的不足之处,深入探究德育创新的实施方法。高中班主任要明确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建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德育体验,触动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使学生在深刻的德育实践中成长为品德高尚的高素质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于爽.解析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举措[J].智力,2023(31):132-135.

[2]张琰.新时代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3(16):87-89.

[3]黄津海.新时代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3(9):70-72.

[4]王福文.新时代下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创新研究[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2023:1353-1356.

[5]王福雪.高中班主任新时代德育的创新路径探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2(2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