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探究

2024-08-01邱新花

考试周刊 2024年24期

摘 要:针对中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对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而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中学历史核心素养教育课程需要建立在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等角度进行历史教学策略的制订,促进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而从新课改需求角度入手,学生历史核心教育工作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提升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注重线上线下教学体系构建、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注重教学策略多元化发展,以及促进教学评价全面性发展,使得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也能够为新课改改革以及历史教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4-0147-04

我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可以说历史教育在学生成长以及在我国发展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工作,并将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历史教育之中的重点内容,明确历史核心素养培养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使得学生的成长更加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文章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针对新课改对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以及相应的培养策略进行阐述与分析。

一、 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价值

对中学生而言,历史教育的深远意义远超过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一个引导他们建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了解历史,学生可以明白,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这种认识有助于他们形成独立的思考方式。历史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他们能够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中理解和把握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历史教育还重视史料实证思想的训练,教育学生如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验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历史。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此外,历史是一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学科。通过深化学生对我国发展的认识,可以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历史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发挥自身价值。总之,历史教育以其多元的教育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教育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对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 新课改在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中的入手点

新课改是建立在新时期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之上,进行教学改革工作,使得教学改革策略、方法等方面更为贴合新时期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针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与改进。

第一,课程目标改革。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我国传统的历史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学生其他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进行教学目标制订中存在教学目标过于狭隘的问题,对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二,课程结构改革。传统历史教学工作在实施中会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作为课程结构构建的重点。而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历史教育则需要将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作为课程结构改革之中的重点内容,制订更合理的教学策略。

第三,课程内容改革。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需要建立在时代发展的需求之上,针对原本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创新,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亲切感,以及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适配度,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

第四,课程教学策略改革。教学策略改革主要是建立在教学思想改革的基础之上,认为新时期的教学策略需要注重新思想以及新技术的引入,实现教学策略方面的创新,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创新性以及趣味性,提升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兴趣。

三、 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文章针对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在教改背景下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其表现,为后续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策略的制订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时期,历史教育工作转变了传统的以成绩为先的教育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提升,建立在此基础之上,需要将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历史教育目标的确定中,使得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但是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历史教育工作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教学目标不明确问题,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第一,教育目标仍存在成绩为先的情况。现阶段仍存在大量的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学生成绩。故而,将历史教学目标放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之上,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重视程度不高,历史核心素养也难以融入学生历史教学目标设定中。

第二,教育目标细致程度不足。部分学校在针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工作中,将历史核心素养融入历史教育中,但是存在细致程度不足、对后续教育工作的指导性价值较低的问题。例如,仅仅明确需要针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提升,没有明确指出核心素养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历史观、价值观、思维能力、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线上线下综合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

中学生课堂时间较为有限,能够针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的内容也较为有限。在这种情况之下,需要结合线上线下的优势,将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融入课堂内外,使得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获得较好的效果。在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基础之上,建立线上线下综合教育体系,但在实际建设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线上线下课程的结合程度较低。单一依靠学校教学时间针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教育所发挥的价值较为有限,要求学校在发展中能够利用线下的实践,针对历史核心素养教育进行深化。但是,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现阶段学校线下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与线上课程之间的联系较低,难以让双方形成合力,更为高效地进行历史核心教育工作。例如,在针对学生进行“鸦片战争”教育的过程中,线下教育中除了针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之外,也会引导学生进行鸦片战争的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的重要性与价值。而线上教育在设计中,更多的是进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确定,对爱国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线上与线下课程的脱节,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整体质量偏低。

第二,线上教育中核心素养内容融合质量较低。线上教育中历史核心素养教育不足是现阶段线上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在进行线上课程设计中,更加注重知识教育方面的设计,更多地从教学资源角度入手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造成线上资源中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教育,而对其他方面重视程度较低,线上教育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中所发挥的价值也较为有限。

(三)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学内容不完善方面的问题是造成历史核心素质教育质量较低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更多地将自身的关注点放在了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重视程度不高。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的内容不足,与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以及教材两方面的问题有着较大的联系。

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存在大量教师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加注重学生成绩方面的变化。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中,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理论知识了解程度角度入手,针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难免会出现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的现象,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多样化发展不足

多元化教育策略的使用,能够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以及丰富程度,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核心教育工作之中。而从现阶段教育策略多元化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学校在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采取的是教师引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策略,教学较为单一,对学生的吸引力较为有限。

四、 新课改对中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意见与建议

建立在上文研究的基础之上可以看出,针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工作,在学生终身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新课改要求之下,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将结合上一部分的研究内容以及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针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提供一定的意见与建议,对学生历史教学体系进行完善,更为高效地将历史核心素养融入教育工作之中。

(一)明确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在针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够将教育的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教育之中,而是建立在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础之上,从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入手,针对学生历史教育目标进行明确,更有效地开展历史教育工作。

1. 注重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明确性

从现阶段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针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从核心素养教育角度入手,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历史教育目标更为多样,也更为贴合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一,明确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目标,建立在课程教学基础之上,明确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第二,提升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在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时空观等方面观念的教育,提升学生对社会、世界的认识,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第三,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在进行历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爱国主义等思想的融入,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历史的认可度以及信心,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第四,针对学生进行能力教育,在针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历史解释能力、史料实证能力等方面能力进行教育,使得学生的成长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更为贴合。

2. 促进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细致化发展

传统的历史教育工作在进行教学目标确定中存在目标细致程度不足,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策略的实施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通过“大目标+小目标”的方式,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为历史核心素养教育提供更多的资料的支持。比如,课程整体教学目标角度入手,在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历史教育需要将历史核心素养融入学生教育中,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情感道德、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提升,利用整体的目标引导课程教学的开展。这需要建立在不同课程基础之上,进行更为细致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例如,在针对学生进行《鸦片战争》教学中,需要达成的历史课程教育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基本知识,如鸦片战争的发生时间、地点、历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第二,针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通过鸦片战争,分析自身需要遵循的道德观念,了解爱国情怀的价值等。第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建立在鸦片战争历史背景之下,以及建立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之下,针对鸦片战争的价值、实施等方面进行评价。第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例如,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将鸦片战争与以往学习的内容相互联系,进行关联学习,将不同知识点进行勾连,针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提升。总而言之,在针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时,需要建立在大目标设置以及小目标设置的基础之上,明确学生学习方向。

(二)线上线下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学体系构建

新时期背景之下,我国在进行教学体系构建中,更多的是从线上角度入手,进行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改进。文章在实际研究中的重点则在于:如何建立在线上线下综合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历史核心素养教育课程的构建。

第一,明确统一的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目标。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构建线上线下课程时需要以同一个教学目标作为中心,进行线上线下教学体系的构建,使得线上线下教学体系能够形成合力,更为高效地进行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育。

第二,注重历史核心素养教育融入策略的优化。线上线下体系在构建中需要注重核心素养融入策略的制订,通过更为多样性的策略,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发挥更大的价值。例如,线下课程中针对学生进行鸦片战争的知识教育工作,线上要求学生通过线上连接的方式,针对鸦片战争相关的电影等进行观看,要求学生进行自身观后感的阐述。总而言之,融入策略需要更为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

(三)教育内容的改进

在进行教育内容改进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对自身思想建设以及教材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内容的改进,使得历史核心素养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

首先,从教师思想建设角度出发,新时期背景之下,教师需要更为清晰地认识到历史教育需要建立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制订出更为完善的教学内容,并能够从知识教育、道德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等多角度入手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

其次,从教材角度出发,教材不应当局限在书本之上,而是需要突破书本的限制,将更多的内容融入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中。例如,通过《鸦片战争》对学生进行历史核心素养教育过程中,需要将相关的影片、图片等作为教材融入学生教育中,提升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内容的丰富程度。

(四)教育策略多元化发展

教育策略多元化发展是现阶段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文章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认为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育策略的多元化。例如,历史核心素养教育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对学生事件分析能力、史料实证能力等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实践课程所占比重,注重课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注重课程活动的丰富,促进教学策略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让课程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

五、 结论

总而言之,历史教育需要建立在学生终身成长的需求之上,将历史核心素养融入学生历史教育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历史教育与新时期教育改革实际需求更为贴合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新型的教育策略的探究,为学生教育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料的支持,提升教育工作者对历史核心素养教育的认知,为相关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苏雨青.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世纪之星—交流版,2021(23):54-55.

[2]计丽娜.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学苑教育,2019(8):26.

[3]唐华碧.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45.

[4]吕忠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时空意识培养分析[J].考试周刊,2020(5):134-135.

[5]蒋福成.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