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地理体验式教学策略探究

2024-08-01陈渊

考试周刊 2024年24期

摘 要:高中地理体验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实验研究和问题解决等活动,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洋流作为地理学科中的重要内容,离学生的真实生活较远,学生相对陌生,适于构建高中体验式地理教学。文章将以洋流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地理实践来开展高中体验式地理教学。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体验式教学;洋流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4-0135-04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体验式教学以学生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进行观察、探索和实践,通过实际经验来构建知识和理解。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体验式教学体现如下4个方面的特点(图1),四者之间相辅相成、层层递进。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旨在通过参与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等实践活动来增强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感知。它涵盖了观察、测量、记录、分析、比较、综合等多种技能,地理实践力活动内容应该包含野外考察类、户外实践类、模拟实验类、社会调查类等几大活动类型,各项活动分别有要求(表1)。地理实践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及其变化,提高地理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地理教育的研究重点,对学生地理的学习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体验式教学验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知、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体验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体验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还能够促进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从而培养出具有全面地理素养的学生。

文章聚焦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以湘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洋流”为例,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探究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地理体验式教学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知、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体验式教学应包括以下实施策略(图2):

(一)以境激趣:构建有真实有效率的“两境”

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任务和支持。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还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交流。

1. 构建真实复杂的地理实践体验情境

地理实践体验情境是指通过创设真实复杂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一个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地观察、实验研究和问题解决,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创设地理实践体验情境时,教师需要考虑情境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多样性和繁复性。

例如,在考察海洋环境的实践体验情境中,需要考虑洋流、海浪、海洋生态等多个因素的影响,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地球系统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在洋流成因探究这一环节中,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点是抽象的,模拟实验加结合nullschool展示真实情境,便于更好地理解洋流盐度。

在地理实践教学中,创设真实复杂的地理实践体验情境,是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地理实践体验情境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形成地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真实复杂的地理实践体验情境,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地理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技能和态度。

创设真实复杂的地理实践体验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创设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地理实践体验情境,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情境也可以是多样化,如野外调查类(图3)、户外实践类、模拟实验类、社会调查类等。在“洋流”一节中,由于实际情况,采用模拟实验类。

2. 构建基于有层次的体验教学环境

构建基于有层次的体验环境,是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有层次的体验环境,是指在体验环境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创设出具有不同层次的地理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基于有层次的体验环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首先,通过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和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形成地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通过设置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和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形成地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场景包括校外(图4)、教室(图5)、校内(图6)等,其环境和空间的复杂性是层层递进的。

学生在体验场景的过程中,体验和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形成地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基于有层次的体验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构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有层次的体验环境,以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小见大,层层递进,利用问题链辅助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地理教学可以通过问题链辅助教学的方式,将地理知识进行层层递进地分解,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体验式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讨论、思考等方式,回答问题链中的问题,具体可采取以下步骤:

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整理数据、分析现象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

3.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实验或讨论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 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5. 教师评价与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在评价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

在洋流一节中设置的具体问题链。

1. 蓝色为盐水,红色为淡水,把隔板取出后,推测水流的运动情况,并说明原因。

2. 观看洋流模拟实验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影响水流运动的因素有哪些?

(2)实际情况中影响表层洋流运动方向的因素有哪些?

3. 夏季,索马里半岛东侧沿岸,该处的洋流是由南自北流,为什么水温却较周边海域低?

4. 对照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完成风带模式图,然后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标明洋流的运动方向。

5. 评一评甲同学画的洋流模式图,说说优缺点。

通过以上问题链辅助体验式地理教学的方式,可以将复杂的洋流成因和分布现象进行层层递进地分解,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同时,问题链还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更加系统、完整和深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以信融教,信息技术辅助体验式教学

信融教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在一起,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平滑过渡。具体来说,信融教学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常见的信息教学手段有:谷歌地球、RS、GIS、Celestial等。学生可以操作相关设备,进行模拟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现象。例如,通过模拟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这些地理过程,从而加深记忆。

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成绩,教师可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信融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融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完美结合在一起。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体验式教学课例展示

问题导入:热带的企鹅展示热带企鹅所在地,展示关于马达加斯加岛企鹅相关介绍,介绍洋流软件NullSchool洋流地图,网址:earth:风、气象、海洋状况的全球地图(nullschool.net)平板打开.地球NullSchool洋流地图:1. 了解热带企鹅所在地。2. 输入相关参数,了解马达加斯加岛周边自然地理状况通过呈现特殊案例,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借助平板洋流地图展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兴趣,也使学生从时空角度更好地了解洋流

实验模拟(洋流的成因)

实验一:器材准备:亚克力缸,热水(红色颜料展示),冷水(蓝色颜料展示)实验过程:红色颜料加入热水倒入挡板左侧代表暖流;蓝色颜料加入冰水倒入挡板右侧代表寒流,茶叶模拟海底营养盐,抽离玻璃挡板模拟寒暖流交汇问题设置:推测水流的运动情况,并说明原因动手实验,理解密度流形成的原因通过密度流实验体验式教学,构建“学生本位”的地理课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由“果”究“因”,直观形象地感知密度流形成过程,探索实验现象背后蕴含的具体机制的同时,落实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实验二:器材准备:方形盆,小风扇,小纸屑。实验步骤:1. 在方形水盆中盛满水,再在水面上撒上碎屑物。2. 用风扇在水盆的中间部位稳定地吹拂水面。问题设置:1. 实验中影响水流运动的因素有哪些?2. 实际情况中影响表层洋流运动方向的因素有哪些动手实验,理解风海流形成的原因

实验设计教师给出补偿流的概念。小组探究:根据前两个尝试自己动手设计补偿流的小实验,并验证实验。在平板上运行软件NullSchool找出补偿流。绘制补偿流剖面图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并绘制上升补偿流示意图,以此明晰:秘鲁寒流是上升补偿流,上升补偿流将底层营养盐带至海水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而形成渔场通过设计实验,层层递进,能力要求进一步进阶,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动手画一画自主探究1. 对照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完成风带模式图,然后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中,标明洋流的运动方向。2. 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寒暖流学生画图并平板展示学生自主表达感悟,引导学生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得”,升华学生的认知,提升思维层次,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评一评就甲同学的世界洋流模式图进行评价,有没有改进的地方,并通过nullschool进行验证学生分小组上台总结提升学生思维层次,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三、 结论

文章基于以上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体验式教学策略,以湘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洋流”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受客观条件限制,学生无法进行野外考察,故因此借助信息技术,如NullSchool,Arcgis进行情景模拟。以洋流成因探秘为线索,以模拟实验为具体手段,让学生从模拟到验证,更好地了解洋流的分布和成因。以多媒体为载体、以活动为抓手、以探究为突破口,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提出的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具体实施的有效性及教学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仍需进行有序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培英,张冬梅.漫谈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J].地理教育,2016(3):4-6.

[2]王传兵.关于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教学反思[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1):23-24.

[3]胡荣.掌握阅读教学方法,体会课文情感[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