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悼念著名科幻小说家金涛先生

2024-07-30

科幻世界 2024年5期

编者按:

金涛先生于2024年3月4日逝世,科幻科普等文化各界深感悲痛。金涛先生的作品《人与兽》曾于1981年在《科学文艺》(《科幻世界》前身)连载刊登,他是《科幻世界》的老朋友。他认为,“科学幻想小说的产生,不论是创作者本身的写作过程,或是这种文学品种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都必须具备高度的想象力”。一直以来,他致力创作、促进出版、提携后辈,大力支持着中国科幻的发展。

本期我们特别设立“金涛先生纪念专版”,选登了金涛先生的好友苏青教授、科幻同行韩松和科幻迷罗洪斌的悼念文章。同时,还配发金涛先生代表作《月光岛》。这是一篇充满人文关怀与社会关切的作品,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苏青(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

2024年3月4日晚,科普前辈金涛老师突发疾病,不幸去世,享年84岁。惊闻噩耗,格外震惊,悲伤不已。

就在3月3日下午三点二十二分,金老师还给我发来过微信视频,内容是印度现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最后一次给他的百岁老母亲洗脚。金老师留言评点道:“伟大的孝子,了不起的领袖。”没想到,一夜之间,他竟与我们阴阳两隔,从此再也不能相见、交流。

金涛老师是我的前辈领导,也是我从事科普工作和文学创作的学习榜样,我有幸步他后尘担任过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第六届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在科普社任职时,我曾组织出版“科学、文化与人经典文丛”,金涛老师率先将他的《林下书香:金涛书话》《南极夏至饮茶记:金涛散文》两部书稿纳入丛书第一辑出版,带动了叶永烈、郭曰方、卞毓麟、陈芳烈老师等一批著名科学文化学者先后赐稿。

金涛老师是著名科技新闻记者、出版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人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1940年出生于安徽黟县,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历任中央高级党校教员、鲁迅研究室研究人员、光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第四届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职业生涯横跨教育教学、新闻报道、文史研究、图书出版、文学创作五界。

作为新闻记者,金涛世纪80年代初为《光明日报》先后撰写长篇通讯《安徽滁县地区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纪实》和《“傻子”和他的瓜子》等现象级新闻报道,为影响深远的农村生产经营责任制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金老师参与了全国科学大会新闻报道,著文为知识分子正名疾呼、呐喊,为“科学的春天”涂抹了绚丽的霞彩。他还签下“生死状”,以《光明日报》特派记者身份,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考和建站活动,圆满完成报道任务,荣立二等功和《光明日报》总编辑奖。若干年后,他再次登上南极,为日后科普、科幻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作为出版家,金涛在科幻创作、出版处于困境之际,用各种方式予以支持、鼓励、扶植,组织引进出版国外优秀科幻作品,团结全国科幻作家,为中国科幻文学崛起奔波倾力、擂鼓打气。与此同时,他还身体力行开展科幻创作,撰写了《月光岛》《台风行动》《冰原迷踪》《人与兽》《失踪的机器人》《马小哈奇遇记》等优秀科幻作品。

作为科普作家,金涛创作、出版了《大海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科学童话,《林下书香》等科学文化散文集,《暴风雪的夏天》等科学考察游记,以及《奇妙的南极》《探险家的足迹》等科普作品文集,荣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荣誉称号,摘得首届“王麦林科学文艺奖”桂冠。

除了图书出版方面的愉快合作外,在科普社工作期间,我还得到了金涛老师父辈般的关心、指导、支持和帮助。2011年秋天,在杨虚杰副总编辑倡议下,我组织成立了“老出版专家联谊会”,金涛老社长被推举担任联谊会秘书长。金老师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学者,爱憎分明,仗义执言,一身正气,厌恶权贵淫威,鄙视媚上行径,提携晚辈后学。就我所知,退休后他几乎不参加科普出版社的活动,而对我则厚爱有加,倾尽全力支持我的工作,可谓有求必应。

金涛老师珍惜友谊,极重感情。2013年下半年的一天,金老师打电话告诉我,香港著名作家兼翻译家温绍贤老先生主编了一套“中国科幻小说精选”丛书,原准备交由一家香港出版公司出版,谁知这家出版社经营不善,很快就要倒闭,温先生希望他牵线将丛书转到大陆出版,金老师问我能不能帮这个忙。

这套丛书收录了童恩正老师的《雪山魔笛》、金涛老师的《月光岛》、刘兴诗老师的《新诺亚方舟》和魏雅华老师的《温柔之乡的梦》四部科幻小说。四位作者都是大陆科幻名家,收录的作品也差不多都是他们的科幻小说代表作,考虑到社里正在布局打造科幻出版板块,我就一口应允,并将此事交代给单亭副总编辑落实。

2014年8月,丛书以中英文对照形式由科普出版社出版。单亭告诉我,社里之后每次参加国际书展,都会把这套丛书带上,向外推荐以扩大中国科幻作品的国际影响。整套丛书的英文都是由温绍贤先生亲自翻译的,他还请英国资深文字编辑蒂娜·巴莱审订每部作品。对此,金涛老师非常满意。打这以后,金老师写文章只要一提到这套丛书,都要把发表后的文章电子版发给我,向我表示感谢。本是金老师给我和社里推荐好书,却让我多次获他美言赞赏,着实让我受宠若惊、惶恐不安。

我和金老师三观一致,相互信任,交谈无忌,两人几乎每天都有微信来往,每逢节日都会相互问候,可谓忘年之交。

从金涛老师的家人处了解到,金老师是在睡梦中安详离世的,没有因疾病受罪,更没有因久病而拖累家人,真可谓前世修来的好福气。这样想来,心里也得到了些许安慰。敬撰挽联,谨表晚辈、后学对金涛老社长的沉痛哀悼和深切怀念:

两闯南极攀光明报道高峰彰显无冕之王学问胆略豪气;

五跨职界树科普创作典范昭揭有识之士贤智情怀风采。

★韩松(科幻作家)

今天金涛老师送别,在八宝山,我两会去不了。看别人缅怀文章,说他是3月5日睡梦中走的。八十四岁。他白天还好好的,去世前几小时还跟我发微信。前几天还在写作。《科普时报》3月1号发表了他写的文章《她用一生守护发掘鲁迅遗物》,他把PDF版发来给我看。这是他收到九十四岁的鲁迅研究专家叶淑穗大姐赠书后,写的一篇书评以及对叶的回忆,他与她曾经共事。从文中看金涛老师思路清晰敏锐,记忆力完美。

他是北大学地理的,做过老师、研究员、记者、出版人、科普作家、科幻作家,而且在很多领域都是领导,比如是光明日报记者部主任,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还有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和科学文艺委员会主任。他曾随中国首支南极考察队去了南极,出了纪实的书,还据此写了科幻小说《迷原冰踪》,写日本人在南极下面建了一座城市,但后来崩溃了。

我喜欢他写的《月光岛》,写了十年浩劫之后,受难的人逃到海岛上,死后被复活,最后却放弃了地球人身份,随外星人去了其他星球,现在读来仍很震撼。他要告诉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他担心浩劫重来,为未来而忧虑。我们的很多交流也是这方面的话题。两年前我受吴岩兄委托编一套书,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科幻作家作品,我找到金涛老师要把《月光岛》收进去。但这套书的出版很快遇到障碍,因为很多内容敏感,不能再版,《月光岛》是其中一个。他不停催促,说他年纪大了,时间不多,有紧迫感,希望尽快看到出版。最终《月光岛》换了一家出版社再版。我松了一口气。当时甚至还想,如果《月光岛》不能出,就换《冰原迷踪》吧。

我认为金涛老师是中国科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把新闻纪实与科幻结合在了一起。他认为科幻是有社会责任的,既有科技关注,更有人文关怀。他还介绍和引进了很多科幻作品,打开了年轻人的科幻视野,比如香港科幻作家杜渐的书。他跟王逢振老师主编了《魔鬼三角与UFO》等书,这本书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那是1980年出版的,是我最早读到的科幻小说之一。

金涛老师阅历丰富,洞悉人情世故,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我们三观很一致,对别人不能说的话,在他这儿都能讲。这是他的人格魅力。科幻作家最重要的品质是有正义感,坏人当不了科幻作家,因为写科幻就要为人类的生存和世界的安危着想,有宇宙的悲悯情怀。金涛是这样的人。他直到去世前还在思考国家的发展,思考世界的和平。他是在家里突然去世的,而不是在养老院,没有在床上插着管子躺很多年,没有老年痴呆,去世前他还在思考和写作,这是很好的事情。我觉得我比不上他。但我因此更下定了向他学习的决心。我们做的是同一件事情。有金涛这样的人真是太好了。希望在另一个科幻世界里还能与他在月光岛上重逢。

★罗洪斌(科幻迷)

那是充满理想与希望,科学与神话同行的20世纪70、80年代,我有幸拿起《大海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注视色彩广阔的封面久久,然后才逐页去阅读各种脾气的“孩子们”。

后来拿到了《月光岛》,读完了这个默默地来又默默地去的故事,于是就注意到了作者金涛的名字。等把《科学神话》和《小灵通漫游未来》拿到手的时候,就开始注意更多的科幻作家了。这是些什么样的作家,他们写的都是我喜欢看的故事。

及至20世纪90年代初,借着大学的假期,我鼓起勇气,走进了在魏公村的科学普及出版社的大门,走进了我梦想见到之人的办公室的门(当时我不知道那是他的办公室)。这在现在几乎是不可能的,门卫就过不去。

办公桌后坐着一位面目慈祥庄重的老者。我愣愣地问:“请问,金涛在吗?我是科幻爱好者。”他微微地一笑,问我有什么事情。当我知道他就是金涛的时候,脑子激动得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后来他理解了我的本意,明白了我是来找组织的,便把一本简易的印刷品赠到了我的面前。

很朴素的封面,《星云》!

早期的七八十年代,科普科幻不就是这样朴素的画面吗!

我如获至宝地接下了《星云》。

“这上头有很多科幻迷,你可以和他们联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现在回想起来,那都是腾云驾雾的,感觉数不清的美好未来在等着我。

从那一期《星云》开始,我写信联系了上面的人,姚海军、星河、严蓬、杨平……然后认识了吴岩老师,去北师大上科幻课,然后认识了《科幻世界》,认识了大家。

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金涛老师那最早的赠予。金涛老师让我们这些满怀科幻理想的人走到了一起。

如今金涛老师已经去了月光岛,与郑文光永住了。

就让我们来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