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立场实施大班幼儿自主用餐策略研究

2024-07-30陆丽娟

考试周刊 2024年30期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基于儿童立场实施大班幼儿自主用餐的研究策略。首先介绍了自主用餐的概念及其在儿童发展、健康和社交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利用儿童立场进行自主用餐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儿童权利与参与以及儿童视角研究方法。最后,提出了实施大班幼儿自主用餐的具体策略,如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支持、营造积极的饮食环境、提供适当的饮食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儿童参与决策和规则制定的过程以及监督和引导的平衡。

关键词:儿童自主用餐;儿童参与;儿童发展;饮食习惯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0-0147-0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幼儿自主用餐正逐渐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话题。探索和实施大班幼儿自主用餐的策略对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儿童的立场和需求,使得自主用餐成为真正符合幼儿发展特点和权利的实践。因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探索基于儿童立场的研究策略,为大班幼儿自主用餐的实施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深入了解儿童的需求和参与,为教育从业者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建议,以促进幼儿的自主性和健康发展。

一、 自主用餐的定义和特点

自主用餐是指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具备自我决策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它强调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食物进行选择、摄取和控制。

自主用餐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主用餐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决策能力。在自主用餐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饥饿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并决定自己所需的食量。其次,自主用餐强调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幼儿能够使用餐具和器皿,独立完成食物的摄取过程。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进餐速度,咀嚼食物并适应不同的食物口感。再次,自主用餐也关注幼儿的饮食意识。幼儿通过自主用餐可以更好地了解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饮食观念。最后,自主用餐还强调幼儿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和社交能力。在自主用餐中,幼儿可以与其他幼儿和成人进行合作、分享和交流,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

二、 儿童发展中的自主性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系

儿童发展中的自主性与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自主性是指儿童在行为决策和自我管理方面展示出的能力。

首先,培养儿童的自主性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自主选择和控制食物,儿童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偏好和口味需求,并逐渐形成对营养均衡和多样化的食物的认知和接受度。他们会更愿意尝试新的食物种类,并主动寻求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其次,自主性的培养有助于儿童增强饮食决策能力。通过学会自主地选择食物和控制食量来满足自己的饥饿感,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食物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逐渐培养他们对适量饮食和营养均衡的意识,避免过度摄入或偏食造成的健康问题。再次,有自主性的儿童更容易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他们能够主动控制进食速度,细嚼食物,养成享受进餐过程和细细品味食物的习惯,他们也更有可能逐渐养成定时进餐、摄取各类食物的习惯,并遵循健康的饮食规律。最后,自主性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儿童与饮食相关的社交互动能力。通过与他人合作选择食物和分享饭菜,儿童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需求和意见,并培养良好的社交技能。

三、 自主用餐对儿童身心发展、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影响

自主用餐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健康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在身心发展方面,自主用餐可以促进儿童的整体发展。通过自主选择饮食,儿童可以培养决策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口味、营养和独立性等,并做出相应的选择。这种思考与行动的过程,促进了儿童认知、情感和运动技能的综合发展。其次,自主用餐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自主用餐,儿童可以控制饮食的质量和数量,逐渐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他们学会注重膳食多样性、平衡和适量摄入,并避免偏食或过度进食。这有助于预防肥胖、缺乏营养和相关的健康问题,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最后,自主用餐还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在自主用餐过程中,儿童有机会与其他儿童和成人进行交流和合作。他们可以互相分享食物和经验,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的需求。这种社交互动能够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理解他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他们的社交技能。

四、 利用儿童立场进行自主用餐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儿童权利与参与

儿童权利与参与是利用儿童立场进行自主用餐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原则,儿童具有享受最佳利益、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意味着在涉及儿童的决策和实践中,应该尊重并确保儿童的参与和意见被听取。在自主用餐研究中,儿童的权利和参与可以通过给予他们选择和决策的权利来体现。研究者可以为儿童提供不同的食物选择和摆放方式,并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喜好和需求做出决策。同时,研究者还应该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想法,并将其纳入研究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

(二)儿童视角研究方法

儿童视角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目的是充分理解和尊重儿童的观点、经验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权益。在自主用餐研究中,儿童视角研究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首先,观察是获取儿童行为和体验的有效方法之一。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用餐行为,了解他们在自主用餐中的选择、进食速度、进食姿势等方面的表现。观察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丰富的数据,并了解儿童在自主用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支持。其次,访谈是与儿童交流和了解他们观点的一种常见方法。研究者可以采用适应儿童年龄的访谈方式,以儿童为主导,询问他们关于自主用餐的问题和经验。通过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想法、意见和需求,包括他们对自主用餐的喜好、困惑以及对饮食健康的认识和期望。最后,绘画和角色扮演等创造性的方法也可用于儿童视角研究。通过绘画或角色扮演,儿童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关于食物选择、用餐场景还是与饮食相关的问题。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非常直接和儿童友好的方式,使他们能够通过图画或表演来传达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三)应用儿童立场在自主用餐研究中的优势和挑战

应用儿童立场进行自主用餐研究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自主用餐的意见和需求的准确表达。研究者需要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以便更好地捕捉儿童的视角。其次,在涉及儿童参与的研究中,研究伦理问题需要受到特别关注。保护儿童的隐私和权益是最重要的原则,需要确保研究过程中儿童的参与是安全和适当的。与儿童参与相关的家长和教师的许可和支持也需要得到充分考虑。最后,由于儿童发展水平和经验的差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并注意结果的解释和推广的适用性。

五、 大班幼儿自主用餐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与支持

实施大班幼儿自主用餐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合作与支持,他们在幼儿的饮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他们可以合作为幼儿提供有吸引力的餐桌布置、饮食器具和食物摆放方式。通过创造舒适、安全、美观的用餐环境,可以促进幼儿的饮食体验及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其次,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予幼儿适当的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他们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项,并鼓励幼儿根据个人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同时,他们也应该鼓励、引导幼儿独立完成食物摄取过程,如使用餐具、控制食量等,以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再次,教师和家长可以定期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他们可以询问幼儿的意见、感受和需求,以了解幼儿在自主用餐过程中的体验,并根据幼儿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这种积极的沟通可以增强幼儿参与和合作的意识,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支持幼儿的自主用餐发展。最后,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幼儿树立良好的饮食榜样。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和言传身教,向幼儿传递正确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的饮食习惯。教师和家长要注重自身的饮食选择和食物口味,遵循营养均衡和多样化的原则,以激发幼儿兴趣,引导他们健康饮食。

(二)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是促进幼儿自主用餐的重要方面。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在餐桌布置方面,他们可以合理搭配色彩丰富、吸引人的餐具和装饰物。例如,选择色彩鲜艳、造型有趣的餐具,如动物造型的碗和勺子,以及可爱的餐桌布或纸巾。这样的布置让幼儿在用餐时感到愉悦和兴奋,有助于增强他们的食欲和积极性。其次,在食物摆放方面,教师和家长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食物分门别类地摆放在餐桌上,如将蔬菜放在一个角落,水果放在另一个角落,主食和副食分开摆放。这样的摆放方式可以让幼儿更清晰地看到和选择食物,同时也方便教师和家长进行监督和引导。再次,提供多样性的食物选项也是营造良好饮食环境的重要方面。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努力,确保食物的种类和口味丰富多样。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烹饪方法和调味品,引入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提供多种蛋白质来源,如鱼、鸡肉、豆类等。这样的丰富多样性可以满足幼儿的味觉需求,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另外,给予幼儿充足的用餐时间也是营造良好饮食环境的重要方面。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幼儿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品尝、咀嚼食物,并享受用餐的过程。不催促幼儿,保证他们能够以自己的节奏吃饭,有利于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最后,教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用餐礼仪。他们可以一起教导幼儿正确地使用餐具,以及坐直、保持安静等。倡导有序、文明的用餐环境,鼓励幼儿在用餐过程中互相尊重、合作与分享。这样的用餐礼仪培养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总之,通过精心的餐桌布置、多样性的食物选项、充足的用餐时间和良好的用餐礼仪,教师和家长共同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有助于为幼儿提供愉悦和健康的用餐体验,促进他们的自主用餐能力的发展。

(三)提供适当的饮食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

教师和家长还可以为幼儿提供适当的饮食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从而支持他们的自主用餐。首先,他们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项。教师和家长可以一起准备不同种类的食物,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等,满足孩子们不同的营养需求。这样,幼儿在选择时能够根据个人的喜好和需求来自主决策。其次,他们可以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和家长可以向幼儿介绍新的食物,或者以有趣的方式呈现食物,增加幼儿对不同食物的好奇心。通过让幼儿亲自触摸、闻和品尝食物,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食物组合和口味。再次,教师和家长还应鼓励幼儿在用餐过程中做出自主的决策。他们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适量的食物,并尊重他们的决策。例如,幼儿可以自己决定吃多少水果或者面条。给予幼儿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权利,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最后,教师和家长还可以鼓励幼儿参与食物准备和布置的过程。比如,让幼儿参与洗水果、摆放盘子和筷子等。这种参与能够增强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总之,提供适当的饮食选择和自主决策的机会对大班幼儿的自主用餐至关重要。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项,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并鼓励他们在用餐过程中做出自主的决策。同时,他们还应鼓励幼儿参与食物准备和布置的过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这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用餐能力,并促进他们健康的饮食习惯的养成。

(四)儿童参与决策和规则制定的过程

儿童参与决策和规则制定的过程是促进大班幼儿自主用餐的关键。首先,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儿童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他们可以与儿童共同讨论关于用餐的一些问题,如吃什么、怎么吃、用什么餐具等。通过与儿童合作决策,能够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尊重,并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用餐的相关活动的兴趣。其次,儿童的意见和建议应该得到认真倾听和尊重。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听取儿童对自主用餐的看法和需求,并将其纳入决策过程中。儿童的声音不仅仅是要被接受,还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得以实现。再次,儿童还可以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教师和家长可以与儿童一起制订关于用餐的规则,如进餐时间、上桌前的准备、使用餐具的规范等。儿童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能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意识,以及培养自我管理和遵守规定的能力。最后,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儿童对用餐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他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反馈和意见,进行适度的调整和改进。这种开放式的反馈和互动,能够让儿童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和重要性得到认可,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自主用餐的效果和质量。总之,儿童参与决策和规则制定的过程对大班幼儿的自主用餐至关重要。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儿童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并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儿童还可以参与规定制定的过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这样能够增强儿童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促进其自主用餐能力的发展。

(五)监督和引导的平衡

在大班幼儿自主用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需要同时进行监督和引导,保持一个平衡。首先,监督是必要的。教师和家长需要确保幼儿用餐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他们可以观察幼儿饮食行为,确保他们正确使用餐具,避免吃吞咽困难的食物,以及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餐。监督有助于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确保自主用餐的顺利进行。其次,监督需要与引导相结合,不能只限于纠正错误或不良行为。引导是通过积极指导和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向幼儿传授正确的用餐礼仪和行为规范,如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坐直等。他们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食物选择,自主决策食物的摄入量。最后,在监督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需要注重平衡。他们应该既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和探索空间,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幼儿尝试新的食物和口味,同时设置合理的限制和规则,如不吃太多糖果、蔬菜要吃一份等。这种平衡的做法既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自主性,又能够保证饮食的均衡和健康。总之,在大班幼儿自主用餐中,教师和家长需要保持监督和引导的平衡。监督是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和卫生,引导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平衡地进行监督和引导,教师和家长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用餐行为模式,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六、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儿童立场实施大班幼儿自主用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关注儿童的参与和体验,以及教师和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健康发展。具体实施策略包括营造良好的饮食环境、提供适当的选择和自主决策机会等。通过关注儿童权利与参与,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在自主用餐过程中的需求和表现,为其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推动儿童教育领域的发展,并为幼儿园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俞莹.基于儿童立场实施自主进餐的研究策略[J].传奇故事,2023(28):91-92.

[2]李海琳.大班幼儿实施自主进餐的有效策略[J].华人时刊(校长版),2020(11):88-89.

[3]冯玉凤.浅析幼儿园的“餐”文化[J].中华传奇,2022(11):176.

[4]王薇.幼儿自主进餐的现状与策略探究[J].新丝路,2021(8):235.

作者简介:陆丽娟(1996~),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幼儿园,研究方向: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儿童综合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