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情境教学研究

2024-07-30吴海莺

考试周刊 2024年30期

摘 要:高中阶段是每一个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在该阶段汲取各学科的知识,实现自身知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其中音乐学科就是重中之重,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更好地去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但是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当务之急,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高度上,将全新的魅力课堂构建进来,同时整合合理的情境教学模式,以促进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魅力课堂;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30-0139-04

现阶段,为了强化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知能力,就需要教师突破原本的教学限制,从情感出发,引导学生投入情感,不断去音乐中寻求共鸣,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就需要构建情境式课堂,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其中,而且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可以对音乐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欣赏,助力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可以同步提升。

一、 高中音乐情境教学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动力

对音乐这一学科而言,其属于艺术范畴,本身就展现了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知所以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过去音乐教学也存在很多不足,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解和灌输,不利于学生去理解和深化掌握相应音乐知识点。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视频资料和故事进行整合,并从主题出发,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就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更直观和生动的学习,全身心投入其中。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就会在后续学习阶段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实现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过往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这一学科主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诚然这确实是主要的培养方向,但是又不仅限于此。高中阶段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如抽象思维能力、思维迁移能力等。在整个教学活动进展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出发,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进行体会和感悟,明确背后的故事以及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一次引导学生演唱和欣赏的方式,对音乐内在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感受,就可以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形成系统认知,并实现思维的沉淀。

二、 高中音乐情境教学策略

(一)情境导入

例如,教师在对《阳关三叠》这一作品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率先整合多媒体技术,对其中的第一叠旋律进行倾听。然后设置问题,即学生在听到这三段音乐的过程中,是否能明确演奏乐器是什么?还要针对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风格各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就可以将对应的乐器展现出来,并进行演奏,引导学生进入不同乐器的演奏情境中,实现音色的对比辨识,以及对不同的音色展现的不同音乐风格进行全面感悟,强化记忆。

此外,教师为了给学生创建更为真实的情境,可以将对应的乐器直接搬到台前,利用特定乐器,对相应旋律片段进行演奏。整个过程中,教师是将学生置于一个真实和虚拟相互重合的状态下,使得学生可以在亲身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强化对乐器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就可以对乐器的魅力进行全面了解和把控,确保学生在后续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持续性的动力。

(二)借用板画创设情境

在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板画也是重要的情境创设手段。现实中,丰富的色彩和鲜明的画面,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板画进行精心设计,就可以让整体教学内容朝着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的方向全面展现,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音乐旋律的带动下,瞬间进入音乐所描绘的情境中。举例来讲,在对《大海》这一音乐作品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提前明确教学的核心点,就是让学生通过这一作品对西方的近代主义音乐风格特点进行全面深化了解,还要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具象化表现进行全面体会和感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边欣赏边借助旋律线条,对海水的形态进行绘画。教师也可以将《神奈川冲浪里》这一板画引入进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意境进行全面体会和感悟。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美好的场景,即腾跃的浪花,还有海浪的拍打等,将音乐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这样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非常轻松,而且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可以借助教师展示的板画,融入想象,进入音乐所描绘的真实情境中,实现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板画的力量,为学生构建特定的音乐情境,促进学生深化学习,达到预期教学成效。

(三)借助语言带入情境

在高中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巧妙地运用语言,为学生构建全新的情境。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应确保自身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还要对各种声调的抑扬顿挫进行巧妙且灵活的运用,让学生在舒适的状态下,进入音乐世界。为达到预期教学成效,教师就需要在备课阶段,深入不同的环节,科学设计过渡性语言,避免出现违和感较强的问题,确保整个课堂的教学可以更加紧密和恰当。举例来讲,教师在对《松花江上》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对这一作品进行赏析的同时学会演唱,还要对作品中的悲剧美进行淋漓尽致得展现。而有的学生对悲剧美的体会并不深刻,认为非常抽象,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构建语言情境,在教师的语言感染下,促进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悲剧氛围。

(四)创设活动、表演、对话等互动体会情境

在过去的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教师千篇一律地教学和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还会出现听睡着的情况,学生对音乐学习毫无兴趣。这是因为教师过于停留在应试教育思想层面,使得原本的艺术性体验类课程教学,都充斥着程式化,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学习知识,只有在自身充分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团队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例如,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合奏、合唱以及音乐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全面创建进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可以最大化地弱化自我,强化集体主义观念。而且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这样的活动情境中,实现高效学习,不再是教师的单一教学和讲解,有助于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举例来讲,教师在对《亚洲与非洲音乐》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一些具备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引入进来,确保学生可以投入其中,而且拓宽音乐学习视野,感悟音乐的魅力。可以将听讲练这三方面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融合一定的趣味元素,让学生随着节奏,自然而然地做出肢体动作,学生完全放松下来,就可以进入一个自在的情境中,实现对音乐知识的深化学习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创建音乐比赛活动,要求学生踊跃参与进来,在进入比赛活动情境的状态下,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音乐知识,实现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教师将这样的情境教学法实施进来,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互帮互助的环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以及与其他的学生交流和沟通,还可以通过表演和对话的方式,对音乐作品进行更淋漓尽致的演绎,感受音乐,实现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五)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当今,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和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限制,将最新的多媒体技术融合应用进来,构建全新的音乐情境,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视听结合的氛围下,进入音乐情境中,实现深化学习和体会。举例来讲,教师在对《春江花月夜》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前借助互联网,将一些赏析内容整合在一起,可以是该歌曲的对应古诗,也可以是历史背景古诗等,然后在课堂之上进行动态化的播放,确保学生可以产生兴趣,而且全身心地投入进来,这样学生就可以透过音乐本身感受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在此之后,教师播放音乐,并在恰当的节点进行针对性讲解,为学生答疑解惑,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情境中进行音乐知识学习。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鉴赏完毕后,进行交流和互动,谈一谈自己的感悟,这样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分析,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进来,构建动态视频结合的情境,都是重中之重,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持续投入的过程中品味音乐,感悟音乐内涵。对原本非常抽象且难理解的知识,学生均可以实现全面理解,从而实现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六)设置问题情境,彰显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教师应始终认识到一点,学生学习任何学科的知识,以及开展任何学习活动,重要的主体都是学生本身。所以在进行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学生这一主体,去创设不同形式的问题情境。举例来讲,教师在对民族民间音乐相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给学生预留更大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设置问题,要求学生进入情境深入思考和剖析,实现思维的发散。例如,教师将《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这两首民族音乐播放进来,让学生进行对比和欣赏。由于学生只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实现更深层次的欣赏和剖析。所以,教师就需要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以小组为核心针对这两类音乐进行赏析和对比。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两者在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有什么区别?”此时学生在教师所创建的问题情境之下,开展深入的交流和互动。最终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对前者这一江南丝竹音乐而言,其整体音色相对低沉,而且在旋律方面更加抒情,表现出来的语速也要相对较慢一些;对后者的广东音乐而言,音色更高,整体热情且饱满,节奏性更快。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有助于学生依据自己的力量,对音乐进行深入鉴赏和分析,并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 结论

总而言之,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呈现了全新发展态势,而且国家方面也出台了各项改革措施,确保全面提升各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其中高中阶段是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和核心阶段,需要对其音乐素养进行培养。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构建魅力课堂,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既能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还能感受音乐文化内涵,更能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要合理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投入其中,实现深化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真实体验的情境,引导学生演绎相应乐器,强化学生的情境体验和感悟;教师也可以将版画和多媒体技术整合进来,为学生构建生动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在感悟和体会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也可以利用语言的美,构建语言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就可以投入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高中音乐教师必须不断突破教学限制,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情境,让其畅游其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还要做好相应的反馈工作,这样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方向,确保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利.创设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素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7):151-153.

[2]胡晓娜.情境教学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的运用[J].中学语文,2024(3):40-41.

[3]叶丽萍,叶晴莹,苏超,等.生活情境教学之“一锤定理”[J].中学理科园地,2024,20(1):32-33,36.

[4]曹艳玲.新课标引领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的优化策略[J].求知导刊,2024(1):56-58.

[5]张国权.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4(20):121-122.

[6]吕日辉.情境教学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5(3):69-70.

[7]丁杰.情境教学模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课外语文,2015(4):37.

[8]李峰.浅谈情境教学在科学课上的尝试[J].中学物理,2016,34(12):23-24.

作者简介:吴海莺(198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渭南市瑞泉中学,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