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少数民族器乐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改革研究

2024-07-30农伟培

科教导刊 2024年16期

摘 要 在地方高师开设少数民族器乐课程及教育传承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剖析广西地方院校少数民族器乐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探索少数民族器乐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路径,以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文化自信;广西少数民族乐器;地方高师;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6.041

Research on Diversified Teaching Reform of Ethnic Instrumental Music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Tak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NONG Weipei

(College of Art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ongzuo, Guangxi 532200)

Abstract Offering ethnic minority instrumental music courses and educational inheritance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trengthen cultural confide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instrumental music courses in local colleges in Guangxi, this article take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diversified teaching reform path of ethnic minority instrumental music courses,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music and strengthen the awareness of the Chinese ethnic community.

Keywords cultural confidence; Guangxi ethnic minority musical instruments; local teachers; diversified teaching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少数民族乐器及其相关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坚定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必不可少的一步。

多民族聚居的广西,民族民间音乐种类繁多。壮族铜鼓、天琴、啵咧、马骨胡、七弦琴,苗族芦笙,京族独弦琴,瑶族长鼓、蜂鼓等少数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这些乐器至今仍在广西民族地区广为运用。除了乐器的形制、材料与声音的独具一格,这些民族乐器背后蕴含诸多非技术的社会文化内涵,它们是乐器,亦是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礼器,是中国民族器乐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国内高校音乐专业器乐课程仍以西洋乐或汉族民乐的教学为主,在广西各族民歌和舞蹈陆续在地方高校传承的同时,少数民族乐器的教育传承常被忽视。地方高师院校是培养人民教师的摇篮,如若音乐师范生缺少对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民族乐器不了解,就不利于其今后在中小学进行长久有效的民族艺术教育传承。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提出,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根据地域经济文化需求,利用地缘优势开展地方少数民族乐器的教育传承,这对中国乐器学科的建设、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 广西地方院校少数民族器乐课程教学现状

2.1 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在为数不多的已开设少数民族器乐课程的广西地方院校中,课程多为选修课,课程受众面狭窄且课时较少,导致众多大学生不了解铜鼓、独弦琴、天琴、芦笙、马骨胡等地方少数民族乐器。音乐专业的学生虽在相关课程中有所接触,但只掌握相关乐器的基础演奏技巧,在音乐审美上对广西少数民族乐器仍存在着不认同、不自信的情况。

2.2 教学内容多停留在单一的技能层面

目前在地方高校开展的少数民族乐器教育传承活动中,不论是第一课堂中的教学,还是第二课堂中的实训与展演,最终呈现的教学成果多为以演奏为主的技能类成果。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了演奏技能,但普遍存在会演奏但不会教学、没有能力编排器乐节目、综合能力薄弱等问题。少数民族乐器与地方礼俗乐舞密切相关,学生若只掌握单一的演奏技能,便无法把握集“歌、舞、乐”为一体、与地方民俗文化紧密相关的少数民族乐器文化精髓。音乐师范生若不会教、不会创作编排,将严重影响民族乐器在地方中小学的教育传承及创新。综上,少数民族器乐课程教学仅停留在单一的技能层面,与社会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符,更与坚定民族音乐文化自信、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要求不符。

2.3 学生不了解少数民族乐器相关文化知识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诸多学生在广西学习生活不久后,对具代表性的地方民歌、舞蹈、乐器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不知晓关于这些民族艺术的起源、相关习俗等知识。少数学生虽然通过相关器乐课程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却出现不了解与乐器紧密相关的社会历史、民族信仰、民俗活动等知识、没有能力进一步开展乐器文化研究等的“轻文化”现象。

少数民族乐器背后的文化内涵丰富,学生不了解乐器相关的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少数民族乐器整体性文化的教育传承以及青年一代从文化层面对民族艺术的自信与弘扬,更无法促进师范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乐器的教研与传承活动。

3 地方高师开展少数民族器乐课程多元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位于祖国南疆广西崇左市,学校以“师范性、民族性、边疆性”为办学特色,艺术学院利用地缘优势在音乐学专业开设壮族天琴、壮族啵咧、京族独弦琴等少数民族乐器课程,并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探索课程教学改革。针对地方少数民族器乐课程不受重视、课程内容“重技能”而“轻文化”、课后“赛”与“教”实践不足、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等问题,笔者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校内外实践等方面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力求培养会弹、能演、敢赛、会教、能研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少数民族器乐演奏与教育人才。

3.1 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

针对目前地方高师少数民族器乐课程设置单一、课时有限、课程受众面有限的问题,通过“精”与“广”结合开展课程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少数民族器乐课程体系。

“精”是指针对音乐学专业学生开设多门少数民族器乐选修课与主修课。例如,针对大一学生开设民族器乐表演团队训练、少数民族乐器选修等选修课,针对有一定演奏基础的大二、大三学生开设辅修课,针对演奏技能较好的三年级学生开设主修课,以此满足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地方少数民族器乐课程的需求,以递进、持续的课程设置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广”是指在针对音乐学专业与其他专业开设的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美学概论、艺术概论、等课程中,在民族器乐、地方民族文化等相关章节中,广泛融入地方少数民族乐器文化。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让更多学生多面多点地了解地方少数民族乐器文化,进而提升对少数民族乐器的学习兴趣及对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3.2 以多元的教学内容强化乐器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不论是壮族铜鼓、蜂鼓、天琴,还是京族独弦琴、瑶族长鼓,其背后均蕴含着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和审美意识等。对少数民族乐器的教育传承,不能忽视文化的存在,否则将本末倒置。针对学生对少数民族乐器的学习多局限于技能层面的问题,需在教学各环节融入乐器相关文化知识。

在以演奏教学为主的基础上,通过PPT课件、影像资料、文献资料等介绍地方少数民族乐器的分布、历史源流、民族信仰、民俗活动、乐器改良等;基于教师团队对地方少数民族乐器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带领学生探索地方少数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改良、优化与创新,引导学生对中小学音乐教材曲目进行指法编订与曲目编排,思考地方民族乐器在中小学教育传承的教学方法,以此在课程内容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教”的内容;在课程考核中加入关于器乐曲的分析、乐器相关文化等内容的笔试,以此保证学生对于乐器整体性知识的掌握,增强学生对地方少数民族乐器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3.3 多平台艺术实践强化学生多位一体的综合能力

在器乐课程的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外的艺术实践必不可少。因此,应整合协同多方资源,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针对性地创建多维度艺术实践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校内平台的基础上,依托校企与校校合作平台,培养学生“弹、演、赛、教”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能力。

舞台实践中,依托学校文化艺术节、校内各类音乐会、校外校企合作展演平台,排演融合弹、唱、跳、演等形式的地方少数民族器乐节目,锻炼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以赛促学”,指导学生以少数民族乐器独奏、合奏的形式参加各类器乐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乐器演奏技能与自信心;引导学生创新编排少数民族器乐节目,锻炼学生改良、创新少数民族乐器传统演奏技法与形式的能力。

教学实践中,与地方中小学合作建立少数民族乐器教育实习实训平台,落实学生在地方中小学校园中进行民族乐器教育传承实践。首先,指导音乐师范生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习中,以所擅长的少数民族乐器演奏教材中的曲目,锻炼学生对中小学音乐教材曲目的移植创新能力;其次,指导学生参与地方中小学乐器表演团的组织与每周常规教学,锻炼学生对少数民族乐器在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教学方法设计与教学资料补充的能力;最后,选派学生每周前往地方中小学开展以少数民族器乐赏析与体验为主题的课后服务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形式与内容,切实提升音乐师范生对地方少数民族乐器的教学能力,为其今后在地方中小学持续开展少数民族乐器传承奠定基础。

3.4 多角度的文化理论学习与实践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为地方高校开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针对学生不了解地方少数民族乐器文化知识、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以“理论性作业+课程论文”、“学生参与教研+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等多元化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度了解地方少数民族乐器文化,解决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现实问题,为其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传承奠定基础,为地方少数民族乐器文化理论研究添砖加瓦。

其一,在为音乐学专业开设的少数民族器乐选修课与主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应乐器历史源流、生存概况、改良发展等理论部分章节,给学生布置课后研读、整理乐曲相关文化知识等理论性作业。在课程考核中,在技能考核的基础上,选修课考核加上笔试,主修课程考核加上课程论文,以此要求学生由浅至深、多方面了解乐器背后的文化知识;其二,允许学生参与教师关于地方少数民族乐器相关的教研与科研,通过深入参与文献资料梳理、实地调研、音乐会组织排演、后期理论成果撰写等环节,多方位地锻炼学生的教研与科研能力;其三,指导学生以地方少数民族乐器为主要内容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以“音乐会+公开发表论文”的形式结题,锻炼学生自主申报、组织团队研究、创编音乐会曲目与论文撰写等的综合能力;其四,指导学生以地方少数民族乐器音乐本体、相关民俗文化、教育传承等角度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突出对少数民族乐器个案等小范围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展演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4 结语

广西少数民族乐器种类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常伴随着民间歌舞活动,但在民歌和民间舞蹈课程在地方高校开设与教育传承取得阶段性成效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乐器在地方高校的教育传承受到的关注很少,少数民族器乐课程的建设与完善仍任重而道远。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改革是当下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保护与传承地方少数民族乐器及其文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师范学院2022年度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越边疆民族乐器在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GYB202237);202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思政‘123+N’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24JGB392)。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理论部.怎样理解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3.

[2] 毛为,杜亚雄.培养民族音乐文化自信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J].人民音乐,2022(2):40-44.

[3] 管建华.音乐话语体系转型的研究[J].中国音乐学,2018(1):15-25.

[4] 崔学荣,汪洋.论中国音乐教育学的学术自觉与话语体系构建[J].中国音乐,2023(1):25-33.

[5] 谷丽萍.论“文化自信”的教育契机[J].中国音乐,2017(3):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