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检验指标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价值

2024-07-30袁浩杨李娟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3期

【摘要】目的:探究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应用凝血检验指标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检验指标水平以及观察组不同时期患者凝血检验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APTT、TT、PT及INR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FIB水平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中,高凝期患者的APTT、TT、PT及INR水平相比低凝期与纤溶期患者更低,FIB水平相比低凝期与纤溶期患者更高(P<0.05)。结论:将凝血检验指标应用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可诊断疾病,提高区分度,能够分析疾病分期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检验指标;诊断

Value of blood coagulation test indexes in the 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YUAN Hao, YANG Lijuan

Chengcheng County Hospital, Weinan, Shaanxi 715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applying blood coagulation test indexes in the 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Methods:60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t the same time,60 healthy subjec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blood coagulation test indexe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blood coagulation test indexes levels of patient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APTT,TT,PT and INR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FIB level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levels of APTT,TT,PT and INR in patients with high coagulation stag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low coagulation stage and fibrinolysis stage,and the FIB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patients with low coagulation stage and fibrinolytic stage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blood coagulation test indexes in the diagnosis o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can diagnose diseases,improve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analyze disease stages,and provide objectiv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Blood coagulation test indexes; Diagnosis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为内科较常见疾病,是多种疾病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该疾病会引发出血、微循环障碍等症状,严重时会引发休克,增加死亡风险,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2]。早诊断、早发现疾病,并予以患者规范与系统的治疗对控制疾病进程、改善原发疾病预后均有重要意义。凝血检验是临床上用于检测凝血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其能够呈现患者血凝状况[3]。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应用凝血检验指标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区间经统计在29~73岁,均值(51.06±3.62)岁,疾病分期:14例纤溶期,28例低凝期,18例高凝期;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区间经统计在30~74岁,均值(52.47±3.7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检查,综合体征表现分析,确诊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②经查阅一般资料完整性无异常;③对实验内容了解,同意参与其中。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患有精神、认知障碍性疾病者。

1.2方法

两组均行凝血检验,检测前叮嘱受检者保持空腹状态,于清晨采集样本,采集量为2~3mL。将其使用真空采血管进行收集。样本采集完成后按照9:1取适量枸橼酸钠溶液(生产企业:成都青山利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名称:抗凝血用枸橼酸钠溶液,药品规格:200mL:8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612),加入采血管中以便样本不发生凝固反应。将采血管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处理,调整离心机转速为3000r/min,以22.5cm为标准调整离心半径,离心处理时间控制在10min。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ysmex CA-1500)进行凝血检验,在离心处理完毕后取样本上层清液置入分析仪中,并记录凝血检验指标与INR。

1.3观察指标

两组凝血检验指标水平比较,纳入指标APTT测定值、TT测定值、PT测定值、INR测定值、FIB测定值。

比较观察组不同时期(纤溶期、低凝期、高凝期)患者凝血检验指标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凝血检验指标水平

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TT、PT及INR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比较观察组不同时期凝血检验指标水平

观察组中,高凝期患者的FIB水平较纤溶期与低凝期患者高,APTT、TT、PT及INR水平较纤溶期与低凝期患者均要低,P<0.05,见表2。

3讨论

恶性肿瘤、感染等因素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有较高相关性,此外,分娩及妊娠并发症、中毒、手术创伤、免疫反应等也是诱发该疾病的相关因素[4]。其中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因素为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变形杆菌、脑膜炎球菌、绿脓杆菌败血症、大肠杆菌等)感染、病毒(重症肝炎、流感等)感染等[5]。常见恶性肿瘤包括淋巴瘤、前列腺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机制目前并不明确,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部位自发性出血,伴随血压水平降低,出血部位包括鼻部、牙龈、消化道、肺部、阴道等,严重时颅内也会发生出血[6-7]。发病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大出血进而引发休克,若发生血栓栓塞时会引发急性肾衰竭、肝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严重负性影响[8-9]。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初期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明显,导致患者容易忽视病症,而其进展速度较快,死亡率高。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根据其疾病类型评估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风险,并积极采取有效诊断方式开展早期诊疗工作,早期发现疾病,明确疾病类型,并为患者提供相应高效治疗,对保障其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除FIB水平较低外,其余指标均较高(P<0.05)。观察组高凝期患者除FIB水平较高外,其余指标较纤溶期与低凝期患者均要低(P<0.05)。由此说明,凝血检验指标可辅助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诊断,且可为疾病分期、预后评估提供支持。原因分析为:凝血检验中的APTT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它与钙结合后,可观察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反映人体血浆内源凝血系统中的凝血因子水平,以及共同凝血途径中的凝血因子水平,其正常参考范围在25~35s,如果延长到超过10s以上提示出现异常,若出现该种情况应检查患者是否患有肝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或者吸收不良综合征。若APTT检测时间出现缩短的情况,应考虑患者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病综合征或者血栓性疾病,并尽快予以患者进一步检查,明确疾病。TT指的是将标准化的凝血酶加入血浆后,血液凝固需要的时间,正常范围在16~18s,其主要反映的体内抗凝物质,它的延长说明纤溶亢进,提示患者进入了纤溶亢进期,若TT发生延长情况应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或者结构异常情况。若TT降低提示患者有纤维蛋白原血症的风险。PT是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主要作用是进行外源凝血系统的筛选,其正常范围在11~13s,主要检验原理在于将Ca+2和凝血酶原作用于分离的血浆,可促进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化,形成纤维蛋白,以此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PT延长提示患者存在纤维蛋白原缺乏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PT的检测能够辅助临床明确患者发病原因,以便更好地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予以患者高效治疗,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FIB是一种凝血因子,正常参考值为2~4g/L。FIB作为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若FIB检测值<1.5g/L提示患者可能患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或原发性纤溶症,或患者的病情已经进展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消耗性低凝溶解期。FIB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若其检测值高于正常区间提示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无菌炎症等。INR又称为国际标准化比值,其正常区间在0.8~1.5,是从PT和测试剂的过激敏感指数推算而来。机体对凝血功能的阻碍作用可通过INR水平高低来反映,若INR水平升高则提示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此外,血栓性疾病患者口服抗凝剂治疗时可通过INR水平监测药物剂量,INR的合理范围为2~4,INR>4表明要适当降低抗凝药物剂量,INR<2表明要适当增加药物剂量,以此实现血液轻度抗凝的状态,预防血栓的再生。

综上所述,将凝血检验指标应用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可反映患者凝血功能,表现疾病分期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 林静,李启欣.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22,28(1):11-13,16.

[2] 王晓慧.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0):207-209.

[3] 王盈.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0):78-80.

[4] 彭爱华.凝血检验指标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1):1567-1568.

[5] 高倩芸.产科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检验分析——评《妇产科疾病的检验诊断》[J].检验医学,2020,35(11):1199.

[6] 朱静,李娜,安蓉.凝血相关指标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1):1439-1441.

[7] 周黎明,陈秋莎,邓燕,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妇围术期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1):2076-2079.

[8] 关莹.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3):78-79.

[9] 胡玉梅.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9): 1075-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