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重构的调查研究

2024-07-29杨舒云王毅

档案与建设 2024年5期

摘 要:新时代新媒体背景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综合档案馆重寻内容价值,重构内容生态。通过对我国各省级及以上综合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的调查,从内容生产、内容组织、内容传播、内容运营和内容规制五个方面对当前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建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重构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的优化策略:牢固树立档案原创思维、深耕优质档案传播内容,着眼内容生产文化活力、提高内容组织叙事生机,触发内容传播多元互动、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合力,强化内容运营监管力度、建立内容规则反馈机制,进而推动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的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档案信息传播;传播内容;内容生态;综合档案馆;层次分析法

分类号:G270

A Survey Study on Reconstructing the Content Ecology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Comprehensive Archives in China

Yang Shuyun, Wang Yi

( School of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36 )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in the new era, the work of publicity, ideology and culture require comprehensive archives to re-search the value of content and reconstruct the content ecology. Through the survey of official WeChat public accounts of comprehensive archives at provincial level and above in China, we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ontent from five aspects: content production, content organization, content dissemination, content operation and content regul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reconstructing the content ecology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cluding: firmly establishing the original thinking of archives,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rchival communication content; focusing on the cultural vitality of content production, improving the narrative vitality of the content organization; triggering the multifaceted interaction of content dissemination, giving play to the synergy of the all-media dissemination matrix;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content operation and establishing a feedback mechanism for the content rules and thus promoting the healthy, standardiz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nt ecology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Keywords: Archival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Dissemination Content; Content Ecology; Comprehensive Archiv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1 引 言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宣传文化部门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1]综合档案馆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机构,是传承历史使命、推进社会发展的文化宝库,应肩负起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强使命,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用档案讲好中国故事。[2]与此同时,新媒体背景下蓬勃发展的传播媒介和舆论生态日渐呈现出对高质量内容的深度需求,“内容为王”再度成为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在要求。

现有研究中,学界重点探讨了档案网站[3]和微信公众号[4]等传播媒介在档案信息传播工作中的应用,探索了提升档案信息传播效果的方式[5],并从受众角度入手,强调公众参与档案信息传播的重要性[6]。现代档案信息传播活动“从最初的档案实践信息需求向寻求档案知识与传承档案文化过渡”,当前档案信息传播“仍处于一个向高级阶段过渡的时期”[7],但学界对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研究较为薄弱。档案是内容和原始存储载体的统一体,两者不可分离。而档案信息一般是指“档案内容”,强调档案内容的知识功能,“可以依附于原始存储载体,也可依附于经过转换的其他存储载体”[8]。本文研究对象为综合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即“围绕档案信息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与档案工作活动相关的包括人、力、物等各方面要素的集合”[9]。综合档案馆的档案信息既包括原始档案信息,也有组织加工后形成的二次、三次或N次档案信息。调查综合档案馆的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现状,有助于实现档案信息的内容产业价值,推进档案信息内容生态构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重寻档案内容价值,打造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对于助力档案部门用档案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

2 研究设计

2.1 档案信息传播内容评价指标建构

目前,学界尚未建立起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档案部门可以借鉴传播学“内容生态”的概念,打造一套科学有效的传播内容评价指标。“内容生态”作为一种动态中的全局观,强调内容本身的同时,更强调系统内各要素的有机配合。借鉴政务短视频的内容生态构成[10],搭建档案领域的内容生态(如图1所示):以内容为核心、生产为起点,通过对内容进行组织、传播、消费来达到档案信息价值传播的最大化。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一种基于一定判断从多种选择中找出关键事项,同时整理分析多人的组合判断,以增加结果的可靠性的方法。笔者以定性定量结合的层次分析法构建档案信息传播内容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层次结构模型,通过权重赋值计算进行层次排序并加以分析,获得影响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关键因素。将指标体系分为三层结构:一级目标层是研究目标,即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二级准则层是依托内容生态的七大构成要素而建立的实现目标过程中所涉及的各要素,为内容生产、内容组织、内容传播、内容运营、内容规制;三级方案层是对二级准则层的分解,是结合公众号推文运转实际情况确立的。其中,传播环境为微信平台以及各移动终端,且各综合档案馆官方微信平台尚未开通“付费业务”,因此,不将“传播环境”和“内容消费”作为调查要素。最终形成的档案信息传播内容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建立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层次结构分析模型之后,通过两两比较以具体数值表示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然后采取主观赋值的方式获取数据,进行权向量计算,最终得出档案信息传播内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如表1所示。据结果可知,公众号的内容生产和内容组织所占比重最多,因此档案工作者应高度关注档案信息的内容价值,优先考虑内容的生产策略与组织形式G9RFPXSacL9tmuq5RffSHA==,重寻内容价值。

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确定评价指标后,以国内省级及以上综合档案馆开通且正常运营的34个综合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依据认证责任者信息界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微信平台检索框输入“省份+档案馆(局)”的方式逐一检索调查,共获取1360条推文数据。其中包含大量档案宣传和行政事务类推文,如通知公告、重要会议、档案活动等。由于其不含有档案信息内容成分,属于档案工作、档案行政管理类信息,因此不纳入本次统计结果,剔除后最终得到530条有效数据。数据采集时间为2023年11月,所使用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二次核对审校时间为2023年11月4日。

3 基于公众号推文数据的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建构现状的调查分析

3.1 内容生产:彰显文化职能,发挥数字叙事,缺乏档案专业性

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项技术驱动下,内容生产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需求。下文将从内容来源、内容类型、内容呈现形式、内容叙事方式四个方面评估档案信息在微信环境中的内容生产现状,探寻“如何利用档案持续生产出高质量传播内容”的实现路径。

(1)内容来源:内容搬运为主,自主创作力不佳

据调查,综合档案馆在运用微信公众号发布档案信息时兼顾自主创作和内容搬运两种模式,其中内容搬运的推文数量更多,总占比62%。多数综合档案馆重视自身文化属性,采用直接搬运和链接转载两种形式发布市县级综合档案馆及其他档案类公众号发布的内容,如“中国档案报”“漳州市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等。仅有38%推文属于公众号原创,公众号自主创作力不佳。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发布档案信息主要以内容搬运为主,导致出现信息重复、信息冗杂的现象。同一内容反复出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甚至出现取关公众号的情况,不利于不同地域综合档案馆公众号档案信息的传播,更不利于具有地域特色、各地独有的原创档案信息的传播。

(2)内容类型:知识普及为主,文化传承力不足

内容类型是档案馆传播档案信息的表现形式,内容类型的多元选择有助于彰显档案馆自身角色定位的突出属性。在本次调查中,综合档案馆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档案信息内容类型包括知识普及类和文化传承类。综合档案馆发布的档案信息中知识普及类推文数量占比较大,相关内容如“皇史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走进一史馆|新时代仿真复制工作”,向读者普及了档案馆如何利用仿真复制技术保护档案。此外,综合档案馆充分调动自身文化属性,积极履行“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11]的使命,在官方公众号宣传时,发布了不少文化传承类推文,且数量在所有推文类型中位居第二,其中不乏原始档案信息的直接发布和二次加工档案信息的编研作品。综合档案馆凭借馆藏档案二次编研创作档案文化传播内容,为广大读者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专业、可靠的文化信息。例如,“江苏档案”(江苏省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推文《抗日烽火下的苏北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即二次加工档案信息的编研作品,其根据原始档案资料(《大众日报》)进行内容的二次加工编辑及拓展,向大众展示了当时一线文化工作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斗争的创作道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我国各省级综合档案馆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12]综合档案馆应大力开发馆藏档案资源,深挖历史材料,传播档案文化信息,激发档案文化传承力。

(3)内容呈现形式:图文结合为主,充分赋予推文表现力

内容呈现形式是传播档案信息的重要桥梁,是与用户产生关联的最直观形式。优质的传播内容需要依托适当的呈现形式才能充分展现其独特质感,也更容易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图文结合是档案工作者发布原始档案信息并附上相应文字说明的一种方式,是综合档案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呈现档案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占比为63%。此外,纯文字类推文占27%,运用视频的推文占10%。这一现象体现出公众号本身的重要特性,符合时下不同类型公众号推文的特色。档案文化悠久延绵,我国各省级及以上综合档案馆应善用自身特色馆藏,挖掘档案史料,制作出符合流媒体盛行下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作品,丰富档案信息传播呈现形式,最大限度激发用户对档案类推文的兴趣,增强公众号与用户之间的黏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4)内容叙事方式:数字叙事为主,充分展现故事生命力

叙事方式是公众号推文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目前已知的档案内容叙事方式包括传统叙事、数字叙事、剧本叙事等。传统叙事通过语言组织事件与行动,叙事核心是故事。例如,“安徽档案”推出的文化传承类编研作品《你所熟悉的TA曾是安徽“第一”》,记述了长江饭店经历的时代变迁;“江苏档案”推出的《南京第一面五星红旗从这里产生》,采用图文形式描述南京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诞生历程,内容翔实,图文并茂。传统叙事中的叙事本体为文本,而数字叙事的本体则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呈现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将故事情节拉升到更为丰富、生动的视觉体验上[13]。据调查,档案馆目前多数采用数字叙事的方式传播档案信息。如浙江省档案馆发布视频类推文《档案里的共富故事|杭州市第一张私营企业社会保险登记证》,采取文字简述加视频形式展示私营企业社会保险登记证的前世今生,引人入胜。还有一种互动叙事新品——剧本叙事,将一个线性故事打散变为限制性叙事的多个玩家剧本。[14]这种叙事方式是融合了传统叙事方式的互动叙事领域的新品类,但在本次采样范围内未出现剧本叙事的范例。我国综合档案馆应重视新兴互动形式的融合,借助剧本叙事达到档案信息有效传播、趣味传播、互动传播的效果。

3.2 内容组织:凸显文化特性,直叙事件经过,着眼事件延续性

“认知竞争”是未来传播的主要趋势[15],综合档案馆在传播档案信息的过程中,如何提升自身认知竞争力,打造传播内容生态,离不开信息内容的组织。本次调查主要从内容关联和内容策划入手,考察微信公众号在档案信息的传播内容组织方面的行业范式。

(1)内容关联凸显文化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6]。综合档案馆作为我国重要文化部门,理应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使命。从“号内策划系列推文”的角度审视内容关联度可知,大部分公众号已推出的“系列推文”均属文化传承类编研作品,如浙江省档案馆推出的“浙档精品”“档案里的共富故事”系列推文。将文化传承类编研作品的内容关联,进行系列发布,符合文献内容延伸性、丰富性特征。内容关联主要体现在系列档案编研作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更新的方式,发布作品的内容前后衔接紧凑,有助于用户对公众号发布信息的跟踪,吸纳固定用户,增强档案传播力。

(2)内容策划直叙事件经过

内容策划主要指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通过对用户进行人格化区分,让推出的文章形成不同的需求引导,从而帮助平台用户判断不同的价值取向,形成认知,最终达成共识。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作为定向账号,主要承担综合档案馆相关行政事务和档案文化类作品、活动的宣传或推广,应肩负起引导用户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使命。将所获推文进行系统分类,分为人物类、事件类、机构与建筑类、文化与知识类和重要文件类。档案馆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档案信息以描述事件和推送文化知识为主,兼顾人物故事编研和对机构与建筑的介绍与了解(如图2所示)。目前,公众号发布的档案信息多为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经过,因此样本反映出的内容策划主要体现在事件经过的记录上。如“江苏档案”发布的《“红领巾”齐心建水库》一文,以时间为轴回顾了60多年前全省“红领巾”们建设水库支援农业生产的全部历程。与此同时,文化与知识类推文的发布与传播也至关重要,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运营人员应积极推出文化类公众号推文,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用户判断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江苏档案”推出《梁勇:徐州汉画像石哲思录》口述档案编研作品,普及了关于汉画像石的相关知识,并在厘清汉画像石和档案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总结出汉画像石的保护措施,充分展现了徐州汉画像石的独特魅力,让读者明晰汉画像石的重要地位及其与档案之间的关系,激发读者对汉画像石的兴趣。

3.3 内容传播:重视多元互动,着眼传播深广度

内容传播将传播度作为评估档案信息传播的必选项,要求档案馆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档案信息传播力。在本次调查中,这一维度表现为档案馆微信公众号积极与其他类型账号产生联动,以扩大档案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多数档案馆具备基本的扩圈融合传播战略。第一,积极与同行业档案账号联动。大量搬运、转载同行发布的档案信息,并在文末标注文本来源。如“江苏档案”转载甘肃省档案馆推出的《“江河奔腾 红色追寻”|甘肃档案展览精品赏析》推文,并在文末标注本期作者为甘肃省档案馆和四川省档案馆;《〈企业档案管理规定〉自10月1日起施行》一文注明内容来源为国家档案局。第二,积极与同类型知识账号联动。通过内容搬运的方式,与同类文化部门公众号进行联动。如“贵州档案方志”(贵州省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文史天地|贵州在“夜郎国”之前有一个“牂柯国”吗》一文中附上“文史天地”公众号的链接。目前各省综合档案馆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档案信息,重视多元化互动方式,积极与同行业档案账号、同类型知识账号进行互动,着力打造互利共赢的双向联动模式,增强档案信息、档案文化和档案知识等相关信息的传播深广度。在此基础上,相关公众号运营人员更应着力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帮助内容传播更深广、更有效。

3.4 内容运营:强调文化建设,展现地方特色,忽略用户黏性考量

内容运营强调自主品牌(各档案馆本身)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运营人员应最大化实现原创推文的传播效果,重视与档案馆宣传工作整体战略布局相匹配。内容运营要求综合档案馆时刻关注最新行业动态,及时结合当下时政热点,结合用户黏度特性,发布相关推文。本文将从#话题标签、特色推文、内容延伸、内容更新频率等层面考证档案信息传播的内容运营现状。

(1)#话题标签:强调文化建设

添加#话题标签有助于增加文章被搜索引擎收录的机会,提高文章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增强档案类推文曝光度。表2数据显示,本次采样的34个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中,有12个档案馆设置专门的#话题标签。#话题标签的设置体现了系列推文的连续性,将相同类型、前后关联度高的推文进行话题归类,设置标签关联,可帮助用户获取相关事件的背景与经过,增强推文关联度,提高用户黏性。由#话题标签类型可知,档案馆侧重对文化传承类推文设置特定标签,例如“#档案里的初心故事”“#档案中的红色记忆”“#红色文化”等。档案馆重视文化类推文的话题设定,充分体现了文化延续性。

(2)特色推文:展现地方特色

档案类特色推文主要包括档案馆对传统节日的推广宣传、结合当地特色档案资源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播内容以及结合当下热播影视剧进行推文。本次样本采样区间恰逢中秋国庆双节,部分档案馆结合重要传统节日发布相关推文。多数只是简单宣发庆祝,并未结合档案资源进行档案编研传播,如“民国大校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采用海报形式进行简单宣发祝贺;少数档案馆则根据档案资源进行内容编纂,如山西省档案馆发布《长征路上的“特殊”中秋节》,结合传统节日传播档案信息。

特色推文不仅包括传统节日的推广,也包括结合地域特色推出的传播内容。“冀小兰”(河北省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我省最早的公路快递是这般模样》《京城书香里的冀州人》等文章,在传播档案文化的同时体现了“河北特色”。“江苏档案”推出《心系海洋,筑梦南极,深耕科创 一颗“衡”星闪烁苍穹》,充分展现出江苏杰出人物引领江苏省“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的科学家精神,用江苏名人的杰出事迹激励江苏人民重视科技创新,为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作出新贡献。此外,还有档案馆结合当下热播影视剧进行推文,“档案春秋”(上海市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由热播剧《狂飙》中的旧厂街关联到上海的“旧厂街”金陵东路,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3)内容延伸:忽视内容关联延伸

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要充分考虑传播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因此考察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延伸情况需要关注其有无关联“往期推荐”。在正常运营的34个样本中,仅有7个设置“往期推荐”项目,包括“皇史宬”“民国大校场”“冀小兰”“辽宁档案”“江苏档案”“福建档案”“河南档案”。如“江苏档案”在推文结尾设置“往期回顾”项目,包括“江河奔腾 红色追寻”系列推文和各地档案展览精品赏析等相关推文的往期回顾。“往期推荐”有助于增加同类型推文的点击量,便于读者进行系列推文的阅读与探索。然而,近八成档案馆官方公众号忽视档案内容的关联和延伸,不利于用户对系列推文作品的便捷获取。

(4)内容更新频率:忽略用户黏性考量

将公众号在2023年9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内累计发布推文的数量除以总天数,得出各公众号日更新数量,进而对微信公众号的日常推送频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34个有信息发布功能的公众号日更新数量前十名分别是“福建档案”“西藏档案”“山西省档案馆”“青海档案”“内蒙古档案”“甘肃档案”“贵州档案方志”“天津市档案方志”“秦风档案”“山东省档案馆”,日更新数量的中位数为0.38篇/天(按公众号名称排列)。在34个微信公众号中,共有17个日更新数量低于0.38篇/天,占比达50%(如图3所示)。

3.5 内容规制:重视版权归属,明晰来源出处,缺乏用户意见征集

内容规制是对内容的监管,剔除不良信息,净化内容生态环境。笔者在建立传播内容规制的评估标准时,选取“公众参与意愿征集与采纳”和“文章原创版权声明”两个维度考察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用户需求和知识产权问题。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各公众号均未设置意见反馈模块来征集用户需求,且推文评论中鲜出现用户意愿的表达,档案馆未重视用户需求以优化传播内容。同时,调查所选取的34个档案馆公众号均注明转载推文来源,部分账号明确标有“版权声明”字样。“皇史宬”标注有“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的字样;“民国大校场”强调“文章版权归《民国大校场》所有,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4 我国综合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重构的优化策略

4.1 牢固树立档案原创思维,深耕优质档案 传播内容

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在传达行政信息、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表现积极,但传播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急需以优质的原创内容为核心,进一步更新升级,充实内容建设。在本次采集样本中,由于地方省级综合档案馆的微信公众号占比较大,传播内容的同质化主要表现在省级账号对全国性账号内容、地方账号内容的重复发布。此类重复发布虽具备一定程度的扩散影响,但同类信息反复出现,最终会影响用户体验。同时,我国综合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多以转载或搬运行政性事务信息为主,忽略自身文化属性,忽略专业档案知识的普及。因此,综合档案馆仍需深耕优质内容,精准定位用户需求,生产出优质又具备原创性的推文内容。第一,加强对馆藏档案的编研工作。档案工作者可选定某些馆藏档案资源,适当编研撰写内容翔实的原创推文,发挥档案文化服务效能。第二,积极撰写档案专业性科普推文。档案馆公众号应积极承担档案知识与档案业务常识的普及工作,借助微信平台拓宽档案知识传播渠道,推送专业性档案科普文章,最大化实现档案普及的社会效益。总之,档案馆生产传播内容还需增强原创思维,树立档案品牌形象,展现档案类推文的独特性和专业性。

4.2 着眼内容生产文化活力,提高内容组织叙事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7]。综合档案馆应凸显自身文化属性,着眼内容生产的文化活力,重视内容生产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发布优质档案文化信息,彰显本地特色。目前,我国各省级及以上综合档案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内容生产中较少体现其“地方”特色,并缺乏相关内容的关联和延伸,因此,档案工作者可在选取推文内容时大力凸显“地方”场景,结合本地特色馆藏或特色文化推出系列文章,如宣传当地英雄人物、革命事件和本地特色文化习俗等,增强本地用户黏性,充分展现本地风土人情和生产生活风貌。与此同时,单一图文结合的内容生产形式无法满足用户多元化感官体验,要求档案工作者提高内容组织叙事生机,打造趣味性档案信息内容,丰富用户体验。第一,适当采取短视频形式展示档案信息,刺激用户感官,增强内容的传播力、影响力。第二,借助剧本叙事方式编研馆藏档案资源,激发用户与平台的多元互动,增强用户体验趣味性。档案工作者可将具体的历史事件编研成剧本,形成系列推文在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不仅有利于增强用户黏性,更有利于提升档案信息传播趣味性。

4.3 触发内容传播多元互动,发挥全媒体传播矩阵合力

4j+h/bJ1Xz7919C3kNOcAt+VnUJJFxxp507luhvb0iQ=

目前综合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主要从同行业档案类账号和同类型知识账号入手进行推文信息的传播联动,实现内部社交、内容生产的生态闭环。综合档案馆不仅可从以上两方面入手以集群形式联合在一起,进行推文内容联动,更应该积极谋划全媒体传播联动,发挥矩阵合力。第一,内容生产上的联动。不同档案馆从馆藏资源到档案业务均有各自侧重领域和方向,在进行推文内容创作时,相关作者可与其他档案馆建立联系,合力创作更具专业性、权威性、全面性的推文信息,弥补自身业务知识或馆藏资源的不足,生产出更加专业优质的档案推文。第二,公众号平台与其他平台的联动。档案馆应积极建立站外平台联动,包括将内容转发至档案网站、抖音、微博等外部媒体平台,甚至将其他平台发布的相关档案信息进行编辑加工,借助微信平台进行传播,以此实现档案信息融合之势,借力不同媒体平台,形成共生共荣的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生态循环。

4.4 强化内容运营监管力度,建立内容规制反馈机制

“要把互联网这个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增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18]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要求档案馆加强自身传播环境的内容规制,要求档案部门重视用户意见征集与采纳,建立更加规范正式的、具有权威影响力的官方媒体账号。综合档案馆重视生产内容的规制问题,应积极调查用户对推文内容、推文形式、账号运营等不同方面的意见,重视用户意见征集与采纳,建立更加规范正式的、具有权威影响力的档案馆平台账号。公众号可采用两种方式征集用户意见:其一,重视推文评论。推文末端设置的用户评论板块,是档案馆与用户建立互动的最直接方式。档案馆工作人员应重视用户评论,定期收集用户在评论区发布的相关言论,进行汇总分类,帮助档案馆建设更规范的媒体账号。其二,公众号建立反馈模块征集用户需求,邀请用户填写,建立适度激励。通过专门类型的意见征集推文,档案馆能直接了解用户对公众号的需求和意见。综合档案馆应从公众号运营的不同角度入手,提出相关问题,邀请用户填写提交,帮助账号运营更加权威、规范。

5 结 语

信息增长使得社会公众对信息流通的渴求转向对信息内容真实可靠性的关注与重视。通过调查我国各省级及以上综合档案馆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情况,从内容生产、内容组织、内容传播、内容运营和内容规制五个方面分析当前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的建构现状,提出重构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的优化策略,有助于档案部门及时调整自身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体方案,传播发布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19] 我国综合档案馆应关注档案信息传播内容,重寻内容价值,推动档案信息传播内容生态的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2023年度辽宁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基于AHP-熵值法的档案类专利质量评价及应用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B-01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贡献说明

杨舒云:选题确定,数据调查,论文撰写与修改;王毅:校对、辅导修改论文。

注释与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3-11-04].https://www. 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7766. htm jump=true.

[2]陆国强.推动档案事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迈出坚实步伐——在2020年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报告[EB/OL].[2023-11-04].https://www. saac.gov.cn/daj/yaow/202101/2d00d00de2c54e9b87bd429 843ba98b2.shtml.

[3]夏天,乔涵,梁艺耀.档案信息互动的在线传播媒介与内容分析[J].山西档案,2020(1):62-70.

[4]陈絮.浅谈如何优化微信公众号在档案信息传播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档案,2023(1):15-17.

[5]邢变变,党少彬.档案信息轻量化传播的应然态势及实现路径[J].档案学通讯,2020(4):65-70.

[6]邢小美.公众参与档案信息传播活动的提升策略[J].档案天地,2020(4):39-42.

[7]张庆莉,满春玲.我国档案信息传播的发展过程及内容体系初探[J].档案学通讯,2017(5):57-61.

[8]潘连根.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辨析[J].档案与建设,1998(5):9-10.

[9]孔维冲.档案信息资源赋能数字军队建设[J].档案学研究,2023(6):110-118.

[10]李明德,张园.政务短视频内容生态的评价维度与优化策略[J].电子政务,2019(10):23-32.

[11]徐江旭.人民网在“灵境”发布《2022内容科技发展报告》[EB/OL].[2023-11-05].http://yjy. people.com.cn/n1/2023/0526/c439861-32695547. html.

[12]新华社.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11-05].https:// 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4316. htm.

[13]李子林,虞香群.基于数字叙事理论的档案服务创新研究[J].档案与建设,2023(1):33-36.

[14]李铁,朱瑞琪.剧本杀叙事与传统叙事和数字叙事要素的比较研究[J].玩具世界,2023(5):66-69.

[15]人民网.2022内容科技发展报告[EB/OL].[2023-11-05].http://yjy.people.com.cn/GB/452474/ index.html.

[16]傅华.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EB/OL].[2024-01-26].http://www. qstheory.cn/qshyjx/2023-12/04/c_1130007259.htm.

[17]杨卫军,徐李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六个维度[EB/OL].[2024-01-26].http://www.qstheory. cn/2023-11/21/c_1129985476.htm.

[18]新华社.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纪实[EB/OL].[2024-01-26].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 content_6884447.htm.

[19]聂云霞,林水兰.档案信息视觉传播:逻辑与策略——基于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J].兰台世界,2023(9):28-32+37.

(责任编辑:孙 洁 陈 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