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标识”阅卷实录
2024-07-22张小群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0期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试卷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提到的“长安”,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也是一个文化标识。标识,是一种让人识别的标记,体现事物特征,凸显自身形象,帮助识别记忆;标识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一个精神载体,一条情感纽带……同时,事物的标识也伴随着时代不断沉淀、演变、发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的关键词是“标识”,长安只是标识的其中一个,考生可以从试卷里的信息获取一些提示,但并不局限于此。要准确审题,先要明确“标识”的概念,确定其内涵和外延。由材料可知,标识可以是如长安一样有代表性的城市,也可以是其他。例如,在具象方面,可以是提醒人的一些指示符号,能够代表某一类形象的人或物;从抽象而言,它也可以是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精神品质或者风土人情……只要是能让人识别的标记,都可以列入“标识”范畴。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范围可以无限拓展,考生可能会贴“标识”的标签,但所写并非标识,把标识偷换成“特点”“形象”等。此外,材料的侧重点是在介绍标识的作用,行文还是要围绕“体现事物特征,凸显自身形象,帮助识别记忆;标识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一个精神载体,一条情感纽带……”这几点来挖掘标识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很可能天马行空,把材料作文写成话题作文,大谈特谈如何对待标识。而写作时不能忽略材料的最后一句“事物的标识也伴随着时代不断沉淀、演变、发展”,要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去发现标识,认识标识,去辩证地看待标识的变与不变。
参考立意:通过标识认识世界,标识见证时代发展;标识显地域特征,蕴精神内涵;小标识,大作用;标识不仅是标志,也是精神载体、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