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分级配音阅读课程的教学策略
2024-07-22吴远清
小学语文分级配音阅读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发展,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其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课程。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配音来提升学生语文深度阅读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文章从实施背景、实施思路、推行策略和成效反思四个方面对信息时代下语文学科融合教学策略应用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以期帮助教师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
一、实施背景:大数据时代催生创新教学
在大数据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与个性化的环境改变了教育教学生活方式。教师借助创建智慧校园的契机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电脑和手机,利用“配音秀”“剪映”“喜马拉雅”等软件,培养学生树立“以声音为名片、以作品为成果”的产出意识。教师利用新媒体的便捷、及时、反馈迅速等特性,开设借助分级配音提升学生语文深度阅读能力的配音阅读课程,让学生通过为绘本、童话、寓言、神话故事、电影配音,并开展配音的展示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在自由发挥的环境中表达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其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二、实施思路:整体感知,多方位提升素养
配音阅读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选择相关主题的配音资源进行配音教学的一种模式。开展配音阅读课程有助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语言表达教学创设了良好环境。配音阅读课程旨在通过阅读与鉴赏、模仿与表演、合作与创作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从而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口语能力、深度阅读能力等综合素质。配音阅读课程是一种良好的视听教学,它为学生营造了集声、光、色、像于一体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为深度阅读提供了途径。有研究表明,视听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记忆范围由5%上升到50%。为此,配音阅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实力、 展现魅力、展现活力和展现潜力的舞台,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分级配音阅读实施思路如表1所示:
三、推行策略:扎实学习,多角度融创课堂
1. 选拔学生
教师在配音阅读课的实施过程中采取以点带面、 逐步开拓的方法,开展“小小配音员”的海选活动,在低中高年级学生中选拔,每班最多五名学生参加。
2. 教学内容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绘本进行配音阅读,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稍微复杂的文章,引导他们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作品或有挑战性的影视片段,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选篇仅仅“好看”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学习价值。选取标准如下:一是字幕。最好选取有字幕的片段。二是语言。教师应选取一些比较轻松、适合儿童认知特征、节奏比较明快、相对容易的作品或片段。三是主题。主题要鲜明且健康向上。阅读主题应以课文单元话题或“快乐读书吧”为依据。除此之外,教师可开展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配音活动。
3. 教学过程
第一步:感知。感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感知启发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阅读讲解做好铺垫,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其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配音片段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的时代背景,为讲授环节做好准备。
第二步:赏析。在课堂教学中展演的影片,均为精挑细选,以音美、景美、意美为初选关键点,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想象。学生可边欣赏美景,边展开配音练习,教师结合配音评价量化表进行评价,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第三步:模仿。在配音教学中,学生需要从字到词再到句子,把每个字音都读准。最困难的是对语调8398cfa7b5d6a5a89c2c1851d37deb13、语速的模仿,学生必须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当时的情境,结合动作和神态形象地展示人物特点。在模仿配音时,学生可以利用录音功能,反复对照,找到差异,不断提升自身口语表达的准确度。
第四步:表演。学生要结合神情、动作等,有感情地表达,并通过对比原声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优缺点并加以改进。教师要灵活地安排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动力,提升其文化素养。
4. 以赛激能
在配音阅读课程结束前,各年级要选出优秀的学生参加配音大赛。具体要求:选取内容积极向上并符合各年级参赛选手能力的配音片段,配音时长为3分钟以内,且为一个较完整的情节段落。配音片段应无原声,保留背景音,添加字幕。配音时要注意做到声音与画面同步,表演真实自然。通过学校公众号平台展示自己的配音,交流自己的配音感受。
四、成效反思:知行合一,多方位思考改进
1. 激发兴趣,课堂提质。为了使阅读教学不拘泥于书本和课堂,教师可采用观看绘本、童话、寓言、神话动画或电影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使课堂更具有娱乐性和生动性。阅读学习不再是单一枯燥的内容讲解,而变成一场身临其境的配音游戏。动画和电影情节生动,动作画面精彩,造型可爱有趣,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忆和理解词句,从而提升阅读效率。
2. 改善表达,提升自信。在配音阅读课程中,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度和准确度明显提升。积极参加“小小配音师”的学生在语音、语调、语速、词语、反应速度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优势,且敢于“开口说”。配音及表演的训练,让学生的口语表达更加流畅。
3. 积极探索,初具模式。教师通过配音阅读课程初步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配音阅读教学模式,总结出配音教学的四步教学法:感知、赏析、模仿、表演。学生真实巧妙地深入文本、理解文本,其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配音阅读课程虽然收效显著,但只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因此在开展时,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任务群的要求,不断思考和改进,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分级配音阅读课程通过适应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的体验和结合互动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本,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综合素养。在网络化和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教学背景下,教师更要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展现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备注: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借助分级配音提升小学生语文深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SZJ21051)(福建教育学院资助)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