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
2024-07-22陈建园
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多方面的特点。首先,教学内容逐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不再仅仅强调对文字的解读,而是更注重对整本书的把握。其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使其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感悟文学之美。然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降、教学过于功利化等,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促使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和学生需求。在未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结合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立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1. 细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传统文化自信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越发关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其中,细读经典文学作品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以《观潮》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挖掘其中的文学内涵和人文精神。通过深度阅读,学生能够体验文学作品的丰富情感,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和审美品位。第一,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通过对《观潮》中人物性格、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分析,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引导他们形成独立的文学见解。第二,结合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师在《观潮》中融入历史、地理、社会等多个学科元素,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脉络,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第三,重视学生互动,鼓励他们表达个人见解。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分享等方式,激发他们对《观潮》的独立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在文学领域的自信心。在评价方面,教师注重综合素养的考核。除了针对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进行评价外,教师还可结合其他核心素养要素,如情感态度、学科意识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通过这一策略,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简单解读,更是对学生多方面综合素养的培养。深度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特别是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更好地促使学生形成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培养其人文精神,提升其核心素养水平。
2. 强化读写结合教学,增强语言应用能力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应强调读写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以《繁星》为例,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助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词汇、句法的深度分析,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其次,注重读写结合的实际操作。在学生阅读完《繁星》后,教师引导他们写下读后感、小短文或进行诗歌创作等。这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在教学中,教师引入多种形式的写作任务,如写信、写日记、写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更主动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讨论、互相修改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评价方面,注重对语言运用的全面考查。教师除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外,更要关注其在写作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得体、丰富,以及是否能准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通过强化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仅针对文字的解读,更强调了对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使语文教学更加符合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
3. 开展思辨阅读活动,促进思维能力提升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应注重开展思辨阅读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第一,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深度思考。以《爬山虎的脚》为例,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问题。如为什么爬山虎的脚叫“脚”而不叫“根”,或者爬山虎的脚是如何帮助它攀爬的等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第二,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或组成讨论小组,整合归纳文本中的信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思路,培养整体把握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发现问题的多重解释。第三,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思辨阅读活动。教师通过对《爬山虎的脚》中现象的多角度解释,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辨析能力,使其具备更加宽广的思维角度。第四,教师可通过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来拓展学生的思考深度。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介绍爬山虎的生态环境、生长习性等,让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思辨的同时,能够学习更多相关知识,丰富思维。通过开展思辨阅读活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4. 鉴赏名著文本语言,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应强调鉴赏名著文本语言,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和正确的审美观念。首先,教师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细致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词用句,感受语言的美感。其次,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以《繁星》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鉴赏《繁星》中的语言表达,包括文字的选材、句式的运用、修辞手法等。教师通过对《繁星》中描绘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进行赏析,引导学生形成对美的独立认知,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如图片、音频等资源,丰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多感官的参与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语言之美,培养其审美情感。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作,通过模仿、变换等方式,激发他们对语言表达的主动探究。学生可以以《繁星》为例,尝试构建自己的文学语言,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评价方面,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审美品位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评估。教师应不仅仅关注其对《繁星》的理解,更要考查其对语言之美的感悟和在写作中的运用。通过鉴赏名著文本语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其审美情感,使之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深层次地感受语言之美,提高语文素养,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结束语
细读经典文学作品、强化读写结合教学、开展思辨阅读活动、鉴赏名著文本语言等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培养了其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考、审美品位等综合素养,这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教师也应认识到教学中的挑战,如学生兴趣下降、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使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适应未知的挑战。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未来提供更广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