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企业财务控制体系探究
2024-07-17姜柳
财务控制体系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全面预算管理背景下如何强化财务控制工作质量是重点研究内容。基于此,本文分析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控制体系的关系,探究全面预算管理视域下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建设思路,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当前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需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企业构建财务控制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资金利用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背景下,将其与财务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控效果,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预防能力,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因此,如何加快两者融合成为企业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念简析
全面预算是企业预算管理的一种形式,主要是通过开展预算管理统筹企业资源,优化企业资源的分配与管控,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开展提供保障。从内容角度来讲,全面预算主要分为两部分,财务预算以及经营预算。其中财务预算针对的是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经营管理、资金管理;经营预算是以企业业务活动为对象,开展全面的资金预算管控。
二、企业财务控制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
(一)达成企业战略目标
现阶段,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为了保证自身持续处于有利的位置,需要借助全面预算管理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部署,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控制方法,规避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金融风险,提升企业项目经济价值。做好风险把控工作,旨在推动企业稳定发展。同时,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能够推动企业由传统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能够加强企业生产销售环节的资金管控,细化各部门的管理,基于市场以及企业自身制定发展方向,预测企业经济活动的资金使用情况。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手段,利用充足的资金兑换市场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达成战略发展目标。
(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是关键。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预算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企业的资源浪费,减少成本消耗,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财务管理流程,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的数据报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对每个部门的工作状况有清晰的认知。可以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增强企业财务内控效果,保证企业长效发展。
三、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财务控制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以及财务控制,并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控制具有相同的目标。企业采用委托管理模式,有效提升日常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效率,具有优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发展途径的作用。但是,由于委托方与代理方存在信息误差,致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财务控制与全面预算能够有效地协调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协调企业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明确部门岗位权责,避免部门以及员工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责任纠纷。财务控制能够帮助委托方高效控制企业管理团队,推动企业经营管理透明化。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管理目标一致,能够帮助企业规范生产经营活动,达成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控制协同管理,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可以优化企业资金配置,提高财务风险防控工作质量,为企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四、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建设思路
(一)全面预算体系的构建
1.预算的编制
在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中,要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强化企业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合理设计企业日常的生产、采购、销售等环节。结合企业业务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目标,其中包含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预算,同时做好企业资金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分解预算编制目标时,要从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企业整体的财务经营状况,预测企业经营发展的风险。
2.预算的执行
预算执行需以预算编制为依据,这也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是落实预算编制的过程。在预算执行阶段需要进一步分解预算指标,将各项指标分发至企业的各个iRQKoBIRs1bjhDMZIzMTT0FRpq6fpVaZU9nc3tn4in0=部门,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为了保证预算执行效果,需科学调配企业资源,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全方位跟踪管理,培养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工作责任感,切实保证预算执行到位。
3.预算的调控
预算调控主要体现在预算执行前以及预算执行中。首先,预算年度内企业的发展环境可能发生一定变化,若依旧按照原有的预算方案执行,将与企业发展的目标产生偏差,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的状况。因此,需要适当地调整预算编制,以保证预算编制执行方案更加贴合企业发展的实际。其次,在预算执行期间,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也存在出现预算偏差的风险。为了降低企业预算管理风险,需要开展持续的全面监控。一旦发现误差应及时修正,保证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4.预算的评价
预算评价是根据年度内企业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的评估分析。通常情况下要制定标准统一的考核指标,依据评价结果实施赏罚。因此,预算评价具有提升预算执行工作效果的作用。开展预算评价的目的,就是基于评价结果分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动态化调整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强化企业各部门预算执行力度,保证各个部门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预算管理目标一致,发挥出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预算评价也是对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效果的量化分析。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考核这种形式,以月、季、年为时间段,分析、比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指标与预算编制,查找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如果总结、对比、分析后的结果没有问题,也要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程,保证各个执行步骤精准地落实到位,推动企业发展。另外,为了提升企业员工参与预算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应将预算评价与员工薪酬福利待遇挂钩。将每月的预算评价结果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中,完善落实企业奖惩体系,提升全体员工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在部门预算评价考核中,应将强化资金利用作为重点考察项目。要把员工节省的资金的一部分作为奖励,鼓励员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
(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1.优化财务内控环境
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具有优化内部财务管理控制的作用,逐步构建完善的财务内控机制,强化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效果。在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下,可以推动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变革转型,细化企业财务部门管理工作,做好财务预算、财务分析工作,使各部门员工能够清晰了解自身的工作职责,实现企业内部资金高效利用,确保企业预算绩效评价管理落实到位。
2.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积极构建企业投资风险评估模型,确保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在此期间,财务部门要实时监控企业预算执行效果,分析企业投资项目成本支出以及预算指标。如果两者的差距过大,财务人员需要及时整理相关资料,上报部门领导,提升投资项目风险管控效果。在企业项目财务风险分析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要洞察风险因素,了解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执行合理的解决方案,强化企业财务控制效果。
3.加强对投资活动的合理控制
为了保证企业投资活动稳定开展,构建全面的财务控制机制非常关键。要以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为基础,全面把控投资活动,逐步落实管理细则。只有这样,企业管理者才能够直接了解投资活动预算管理目标以及具体执行情况,通过两者之间的差异预测企业投资活动风险。管理人员要积极整合企业各部门的相关材料,通过全面的综合分析,判断投资活动是否具有期望的价值。一旦发现投资风险等级较高,并且收益较低,管理人员应及时叫停投资活动。另外,企业在投资活动管控期间,一定要关注资金流向。尤其是在资金配置期间,应提升投资项目资金审核工作质量,以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为基础,明确投资活动的预算目标,规划资金支出管理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还要做好项目风险管控,以保障企业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
4.开展全面预算审计监督
以企业内控审核部门以及预算管理部门为主,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监督审核,不断提升管理工作质量,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成立预算管理小组。主要负责预算编制,强化企业内部沟通,做好企业预算管理方向的把控。在预算编制管理期间,要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预测生产经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突显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内控审核部门要对企业预算编制开展科学分析,并对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情况以及目标达成度实施监督审核。还要积极构建企业内控精细化监督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方案。采用内外结合的监督方式,保证各项监督措施落实到位,强化对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效果,提升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三)资金管理策略
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资金管理工作,科学划分业务资金以及非业务资金的范畴。同时,要做好资金使用核算工作,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全面的动态化管理,预防项目资金使用超出预算的问题发生。例如,在企业资金结算管理期间,实现的结算业务资金应集中管理。要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全面管控企业项目资金的支出、收入情况,深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资金管理风险防控效果。同时,为了保证资金集中管理的效果,应积极引进第三方支付规划技术,赋予集团子公司结算账户独立的权利,在财务上授予子公司具有暂时收付的权利,增强企业资金管理效果,减少企业成本支出,逐步完善财务控制体系。
(四)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财务管理质量以及效率。首先,以信息技术对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全面控制,提升资金利用率,保证预算执行落实到位。其次,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数据信息整合力度,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数据共享平台,组建企业专属数据库以及云计算系统,收集企业运营数据信息,在网络云端开启自动化数据分析,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精准详细的数据信息,保证高效完成预算管理工作。再次,为了保证数据信息的实效性,应组建企业数据信息动态监控系统,实时更新生产运营数据信息,规避以往数据采集滞后的弊端。最后,各部门需要提升数据对接能力,要关联企业数据库,了解当地市场发展情况,为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方案奠定基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化系统平台提高企业数据资源整合能力,切实提升全面预算数据精度,为企业全面预算信息化、精准化发展助力。
结语: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风险指数提升。为了保证企业稳定发展,需要结合市场发展趋势构建财务控制体系,其中优化资金配置是关键。全面预算管理能够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此为基础构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可以保证管理体系契合企业发展实际,切实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确保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