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2024-07-17梁春燕

今日财富 2024年19期

为进一步探究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市政道路工程涉及的费用类型,深入分析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的有效路径。特别是提出强化造价管理意识、基于成本预算确定目标造价、增设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手段,可以有效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积极作用。

市政道路工程承包企业利润持续降低,造价管理等问题愈发凸显。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管理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其管理的首要目标,如何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已成为市政道路工程承包企业的首要任务。基于此种背景,本文对市政道路所涉及的费用类型加以明确,深入分析其在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创新性地提出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借鉴。

一、市政道路工程涉及的费用类型

市政道路工程资金通常来自政府,相较于普通商业性质的工程,市政道路工程对施工成本控制要求更高。通常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投资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中所涉及的费用包括工程费用、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在市政道路工程必须承担的成本上,需要针对各类成本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充分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成本节约、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与此同时,市政道路工程的资金使用具有动态性特点,这就要求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需要实现全过程动态管理,依据施工周期、施工节点等合理开展工程造价工作,实现成本最小化的控制目标。

二、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造价管理意识淡薄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相关方缺少造价管理意识,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过程中一味地重视工程进度,在设计与管理方面对工程造价工作有所忽视,并未从现实情况出发考虑工程成本是否合理、造价是否科学。具体表现为:由于缺少科学的造价咨询与管理流程,市政道路工程造价频繁出现失控问题,项目部对此类情况缺少必要的应对手段,致使工程造价远远低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实际所需的目标成本。设计单位仅凭借既往工作经验完成工程造价,没有引进科学的造价管理理念,并未从中总结失败的教训,在投入下一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依然会出现工程造价不合理等问题。如:在针对市政道路工程开展成本造价估算时,造价估算人员并未事先开展造价咨询工作,在估算过程中并未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予以区分,仅完成总成本的造价估算,此种落后的造价估算方法及控制理念必然无法发挥工程造价的真正作用,进而降低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效益。

(二)工程成本预算偏差大

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建立健全工程预算机制。预算是工程造价管控的基石,唯有制定出科学且切合实际的预算方案,方能精确锁定目标造价成本。预算编制的重任通常落在造价管理部门,然而在这一环节,造价管理部门并未直接涉足现场勘探工作。就目前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财会部门已经与设计、工程部门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渠道,可以根据多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参与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对工程整体预算进行周密核算。在此过程中,造价管理部门会对市政道路项目的各项费用逐一梳理,涵盖材料采购、工程施工、招投标等各个环节的费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造价管理部门缺少对市政道路工程实际的勘探,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工程造价成本预算偏差较大等问题。如:在招投标阶段,财务部门仅凭借以往的经验数据确定目标造价,在实际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往往会出现支出与预算造价之间存在偏差等情况。

(三)缺少动态控制手段

当前,市政道路工程管理采取的工程造价控制手段多属于被动应对方法,本质上是一种静态策略。即设计和招标阶段的造价计算主要依赖于施工图纸预算以及材料和设备采购预算。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预算则作为对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成本的有效限制。工程完成后,会对实际发生的成本归纳汇编,并与预算投资对照。虽然此种工程造价管理流程从表面上看具备一定的条理,但实际上此种工程造价控制方式过于刻板和僵化,明显缺乏主动造价控制过程,同时也未能充分考虑到工程造价管理和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整体性匮乏。与此同时,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缺少全面性。人是工程造价的主体,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责任机制。这种责任机制能够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指导其妥善处理事中控制、事前规划和事后分析的相关事项。就目前情况来看,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并未形成完善的责任体系,尚未将相关责任具体到个人,致使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缺少多种动态控制手段,无法充分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的有效路径

(一)强化造价管理意识

为弥补市政道路造价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应从工程责任单位、设计单位等多方面入手,使其充分认识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强化责任单位、设计单位的工程造价意识,严格遵循规范的造价咨询流程(如图1所示),开展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在明确造价咨询流程的情况下,为大幅提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对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其工程造价管理意识,应通过如下手段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为参与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所有单位及工作人员提供工程造价培训,引入先进的工程造价控制理念,让全体参与工程造价的单位及个人熟练掌握与工程造价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将各类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应用在实际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中,充分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应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部门的地位,授予工程造价部门相应的监管权限,促使工程造价部门深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针对市政道路工程开展动态监管。

(二)基于成本预算确定目标造价

为规避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出现工程成本预算偏差大等问题,负责工程造价的造价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进一步明确影响工程造价的多种因素,如物料因素、运营管理因素、施工现场因素、资金流动因素以及人力资源因素。在明确影响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后,造价管理部分需要编制完善的市政道路工程造价计划,针对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多个环节,必须进行深入分析和细致规划。换言之,在材料造价方面,造价管理部门需要清晰地了解材料采购的具体时间、材料购买价格,并对材料总采购成本进行精确计算,以便掌握材料的实际消耗状况。同时,为了更好地控制市政道路工程造价成本,造价管理部门需要明确项目的成本系数,获取详尽的人工费用清单,这包括但不限于采购人员费用、施工人员费用等。此外,造价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工资发放流程的审核力度,以杜绝任何形式的违规行为;在机械使用方面,造价管理部门需要全面考虑机械的采购成本、维修费用等直接和间接支出,通过综合考虑多种成本费用,制定最终确定的成本预算目标造价,大幅提升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充分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增设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手段

1.完善责任体系

在市政道路建设的工程成本管理架构中,不同部门职能和责任分配直接受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影响。为此,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要点在于将工程造价管理渗透到施工队伍和管理层的日常工作中,清晰界定每个参与者的职责和权限,以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具体来说,应重视人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影响,并基于此激发个人的创新性和积极性,从而引领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向更为主动和高效的方向发展。例如:通过详细罗列工程造价成本清单,严格开展成本责任管理工作,进一步形成更为健全的成本责任体系。与此同时,应清晰制定工程造价管理流程,对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执行细则等进行科学规划,还应进一步明确不同岗位在工程造价中的管理目标。此外,在工程造价动态控制中,需要重视对人的评估工作,评估着重于评定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效率。还应考察员工的参与度、认知状态及整体素质,从而构建出一个全面的工程造价管理责任制。

基于上述方法,可划分三级工程造价责任评估体系,即企业层级评估、项目管理者层级评估及职务职能层级评估。此种评估体系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通过优化组织结构等手段将工程造价管理落到实处,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发挥工程造价的积极作用。

2.建立项目责任人制度

为充分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应建立健全项目责任人制度。在实际市政道路工程造价管理中,应从多个阶段着手建立责任人制度。在设计与施工准备阶段,由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统一领导,对工程造价总体责任加以分解,明确各季度、各年度工程造价成本责任,将其上报至上级单位审批,上级部门依据市政道路工程实际进展明确造价管理的年度责任、总体责任,由责任认定中心等拟定责任人合同,遵循“谁负责谁控制”原则将工程造价管理责任细化至施工单位、管理单位。在工程施工与竣工时期,相关责任部门应积极参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通过横向、纵向考核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实现对各责任部门的成本约束,实现对工程造价成本的动态管控。

3.实现全过程责任匹配

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造价管控,核心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施工期、项目筹备期及完工期。基于这三个阶段,应进行全程责任对应与匹配。首先,在项目筹备阶段,工作的重点集中在设计预算、招标预算及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预算控制。为此,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管理中心需专门设立小组,对项目前期工作进行细致入微的监管。这个小组还需对项目的设计理念、报价方案进行深入探讨与评审,进而敲定项目施工阶段的材料采购方案与工程进度,确保项目人力资源与资金投放得到高效整合。其次,在项目实施阶段,要重点关注原材料及所涉及的人力资源费用,并在采购流程中实施主动管理策略,从而达到有效规范采购部门行为的目的。同时,应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的人员和材料使用情况,及时与目标造价比对,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纠正措施,以实现成本的动态调控,真正将造价控制责任落到实处。最后,在竣工阶段,与项目相关的管理者和责任人员应当格外重视工程验收的严谨性,全面优化成本核算流程,并深入剖析项目成本中暴露出的短板,从而为后续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具体而有力的指导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涉及的费用较为复杂。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仍存在管理意识淡薄、项目成本预算偏差大、缺少动态控制手段等问题。相关单位应重视此类问题,通过强化造价管理意识、基于成本预算确定目标造价、增设工程造价动态控制手段,充分发挥工程造价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积极作用,实现工程造价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