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2024-07-17张璨 杨枫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为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现代化企业发展和经营中,企业内部由于部门较多,涉及各个方面业务,同时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也存在差异性,单纯依靠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创新管理模式,才能做到员工的科学、合理配置。本文将分析大数据时代的特点,阐述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模式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目前,人们已经进入了网络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人们办公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采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同时满足现阶段企业的发展需求。大数据技术更新快,数据种类多,储存量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涉及的各项数据比较多,给大数据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数据存储能力和搜索性能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大数据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文字、图像模式,可将数据和信息完成自动化的分析和整理,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好地处理各项业务,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率。除此之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的更新频率和速度较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展开信息的查询和搜索,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中的各种需求。现阶段,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张,员工数量增多,企业的数据越来越庞大,在收集、整理、筛选数据中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支撑,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还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精确度。
二、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一)满足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在现代化企业的发展中,人力资源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大数据时代,企业不再受到地域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快速发展的作用下,可以让人力资源实现更好的配置。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过程中,由于地域的影响,员工招聘、培训等工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大数据技术,可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二)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采用大数据技术,可分析和整理人力资源工作中各项业务,例如,工作人员的流动、员工的绩效考核、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等。另外,通过大数据技术可针对性地做出企业人力资源核算,还能针对员工开展评测等,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配置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
(三)可促进企业内部人员协调沟通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员工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思维更活跃,员工和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统一其思想,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企业内部涉及很多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能让信息实现共享,不会受到地域等方面的影响,可确保信息、通知传输更加有效,大大提高了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该技术了解员工的动态和需求,实行人性化管理。
(四)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目前,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打破了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实现其各项资源的整合和配置,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招聘、培训、考核等工作都已经不再受地域因素影响,充分扩展企业的内部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另外,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做到了动态化的更新,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内部工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五)有助于企业减少人才流失
人才是企业发展和经营的最核心竞争力,人才的流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采用大数据技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对每位员工展开深度分析和研究,构建员工的专属数据库,其中包含员工的教育、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方面,同时评价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判断员工的工作完成率和故障率。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完成这些数据分析和比对,对于评分较低的员工,有必要进行针对性培训,保持企业组织架构的稳定。
三、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但目前,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人才招聘不到位,企业专业人才紧缺,员工整体的思想相对落后,配置不合理,员工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缺乏认知,从而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滞后,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现代化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可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人文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站在员工角度,才能体现出企业内部管理的人文性。企业在发展中,由于员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思想水平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很多企业缺乏人文性和个性化管理,尚未考虑员工的现状、特点和实际情况。另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缺乏有效交流和沟通,未听取和参考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忽视了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思维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由于思想比较落后,尚未认识到创新管理模式对于企业发展的价值,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并未积极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技术。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过分看重企业经济效益,对于员工的晋升、奖励不太重视,造成员工缺乏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的原因。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观念,改进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五)人力资源模式转变难度大
在企业的运营体系中,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动态的,由于内部管理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增加了人力资源模式转变的难度。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通过提升员工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六)传统管理理念阻碍大数据的运用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管理人员的思维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理念和观念方面缺乏创新。很多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中,尚未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不能认识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另外,很多企业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管理,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紧跟时代的步伐,无法有效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
(一)信息化
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不同领域都在广泛运用信息化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受信息技术影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模式,才能筑牢企业发展根基。
(二)现代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趋势,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进行企业管理。现代化企业要认识到人力资源和大数据技术的重要性,将二者深度融合,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三)多样化
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比较单一,都是采用发放奖金或者带薪休假的形式,未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奖惩制度,无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要丰富激励机制,创新奖罚措施,要利用内部平台,掌握员工的具体需求,物质和精神奖励要配合,有效激励与合理惩罚相结合。与此同时,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五、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的措施
(一)健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针对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健全,尤其是更新管理方法,确保制度标准化、规范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认识网络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结合网络、大数据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新方法。要以员工为中心,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文性。另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制定科学的奖惩制度,同时要防止企业内部恶性竞争,通过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
(二)以大数据为契机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跨界思维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在工作中培养跨界思维,转变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招聘环节,跨界思维可扩展招聘方式和渠道,改变传统的招聘管理形式,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另外,企业在招聘活动中应用跨界思维,通过大数据技术扩展新的招聘渠道。除此之外,利用大数据技术,还能分析应聘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与岗位的匹配程度,节省招聘时间和成本,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三)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和现代社会脱节,员工的信息无法做到有效搜集和整理。因此要摒弃传统的观念,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充分挖掘企业内部人才。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满足员工的根本需求,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另外,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要通过网络技术整合企业内部的信息和数据,才能便于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能给其他部门提供数据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企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重视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此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树立数据管理的观念,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完善奖惩制度,提高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