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24-07-17陈晔
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与上海、浙江等重要省市相邻,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5.8%。为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政府相继出台各项政策,并进一步提高对普惠小微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使得江苏省成为小微企业创立的热门选址之一。这也催生了对代理记账服务的巨大需求。小微代理记账企业良性发展,能够更好地规范中小型企业财务工作,并促进中小型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笔者立足于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探讨这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希望能为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益借鉴。
2020年江苏省财政厅发布《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推进会计行业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管理的贯彻意见》(苏财会〔2020〕14号),明确降低了代理记账业务的市场准入门槛,加上双创浪潮的涌动,催生了更多的小微代理记账企业。当前很多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会计领域能力比较薄弱,且没有独立性。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的诞生,在较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小型企业在财务会计方面的欠缺。2023年江苏省新增164万家中小微企业,这从侧面也能印证市场对代理记账的需求十分强烈。因此,深入分析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的代理记账是指客户将自己的财务工作,如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纳税申报等交给专业的代理服务机构的一种行为。而代理记账企业就是提供这一专业服务的机构,其中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特指那些企业规模小,人数大多在二三十人左右,不超过300人,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总资产不超过500万元的代理记账企业。笔者在企查查网站进行查询,2023年江苏省新增代理记账公司高达3700多家,其中71%的公司都是传统代理记账模式的小微企业。
二、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业务种类单一
江苏省大多数小微代理记账公司业务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代账为主,缺乏特有业务以及专业财务咨询等服务,因此导致服务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可替代性也很强,进而导致有效的客户群体比较单一,企业难以做大做强。
(二)服务质量低下
1.业务凭证不规范,缺乏专业性。比如部分原始凭证不规范,有些原始凭证甚至无制表人、审批人签章;会计凭证封面填写不完整,无会计、复核、装订人签章,无骑缝章;记账凭证要素填写不完整,缺记账、审核、出纳签章;部分客户与委托人之间没有原始凭证交接单和会计档案移交单,与代理客户的会计档案交接清单缺少双方盖章;财务报表不规范,无单位盖章及会计主管签批。这些都暴露出一些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的业务专业性不足。
2.合同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大的风险性。这主要体现在代理记账协议内容不规范,缺少一些基本内容和必要条款。比如:一些小微代理记账企业与客户签订的代理记账协议内容宽泛、不完整、无金额、无签订日期等。这既不利于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容易让企业处在较大的业务风险中。
(三)低价营销频现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笔者通过和省内多家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经营者进行交流,了解到低价竞争现象屡见不鲜,例如提供免费注册新公司服务、代理记账仅99元/月。低价竞争一开始大多是一些新申请代理记账许可的小微企业的营销策略,其急于招揽客户,抢占市场份额,增加经营效益,所以会以超低的价格吸引客户。但这样一来不仅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也迫使其他同行企业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价格策略,因此导致行业内收费标准十分混乱,同时低价策略不断挤压利润空间,致使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甚至难以生存。
三、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发展过程中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缺乏核心竞争力
首先,江苏省大多数小微代理记账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味选择低价竞争,业务也仅关注于单一的代理记账,忽略了代理记账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客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没有制定差异化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其次,大多财务会计软件还是以单机版为主,技术软件落后,没有结合互联网平台,不具备数据传输、财务数据分析、云存储等大数据能力,因此导致这些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专业人才缺失
首先,代理记账业务涉及的账目一般不是很复杂,只要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素养的应届毕业生便能胜任。因此许多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缺少员工培养机制,不注重员工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缺乏晋升机制。员工缺乏向上提拔的通道,难以留住人才,导致人员流动频繁,缺乏稳定性,难以保障代理记账业务质量。即便招聘到学历高、专业素养高的人才,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也会选择跳槽到更优的平台去。这进一步导致了小微代理记账企业高素质人才的匮乏。
(三)各方监管不到位
恶意低价营销行为和一些私人代理记账行为屡见不鲜。这大多是一些新成立的小微代理记账企业或者经验比较丰富的老会计、兼职会计所为,这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的竞争。但是对于这样的现象,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内缺乏有效监管,只能通过业内举报或者客户投诉进行监管处理。这种仅仅依靠事后监管的方式,效果一般,很难有实质性成果。
四、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发展优化对策
(一)拓宽服务广度与深度
1.扩大专业服务范围
鉴于江苏省财务代理服务市场实际需求巨大,小微代理记账企业应深入剖析市场需求,采取多元化战略,拓宽服务广度与深度。
首先,提供全方位的会计服务。从新公司成立开始,提供注册验资、会计核算、工商变更和年检、社保与公积金代办、纳税申报、财务咨询与税收筹划、内部审计、财会培训、财务专业资料销售等全方位服务,从而和客户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提高客户黏度。
其次,对于未设财务部门的客户,可以提供一系列财务管理服务;对于设立了财务部门的客户,可以深度挖掘其他相关业务。比如提供宏观经济管理策略、财务分析、财会培训等专业服务,以拓宽服务范围。
2.深度融合互联网+
结合“互联网+”背景,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对传统的单机版账务系统进行转型升级。依托云端业务办理、信息查询与数据分析的“云财务”平台,客户能够及时上传相关原始凭证及会计资料,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第一时间进行整理,从而实现一键式记账与纳税申报。这不仅可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出错率。记账完成后,相关财务数据上传到云数据库中,同时利用软件对形成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突破了地域与时间限制。
(二)完善人才培养与晋升机制
1.提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
小微代理记账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开展专业培训,更新其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熟悉与企业相关的财务政策。同时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熟练掌握并应用云会计平台,以进一步提升代理记账服务质量。此外,要注重培养相关从业人员的资金管理与财务分析能力,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财务服务。
2.建立健全员工晋升机制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的用人制度,留住核心员工。通过设置合理、公平的薪酬制度,使不同层次的员工在薪资、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有所不同,让“多劳”的“能者”多得,以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从而为提升代理记账服务质量做好人力保障。
(三)加强政府部门与行业监管
1.政府部门要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
首先,事前严格审核。在审核代理记账许可时,财政部门要深入解读政策,对于专职人员的要求要具体且有可操作性,比如结合合同签订与社保缴纳。同时必须严格执行申报条件要求,对于业务负责人的要求可以提高至中级会计职称,而专职人员人数可适度放宽。
其次,事中深入监管。财政部门可以结合双随机系统,联合市场监督部门、税务部门,不定期监督检查代理记账企业业务情况,重点关注业务许可资质条件和业务质量。
最后,事后限时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须要求代理记账企业及时进行整改,限期内未整改到位的可以通过负面清单进行公示。同时还可以将一些代理记账企业的不良经营行为纳入企业征信监管和互联网监管。此外,对于一些无经营许可、劣质经营的代理记账企业和个人进行查处,依法予以取缔并向社会公示公开。
2.行业协会强化机制建设和专业培训
首先,加快成立各市、区两级代理记账行业协会,鼓励各小微代理记账企业也加入其中,利用行业自律提高服务质量。成立行业协会能够有效减少不良竞争,比如建立健全行业内部评价推荐机制,从而帮助代理记账行业割除低价恶性竞争毒瘤,清除毒源,净化行业市场环境。
其次,行业协会应进一步深化行业服务规范与标准等机制建设,制定代理记账行业发展规划与业务指南,进一步发挥其在行业内的自我监管作用。同时定期组织培训,维护行业规范,特别是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可以重点关注一些新开发的业务,从而维护代理记账行业声誉,引导其健康、稳定发展。
结语:
当前,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业务种类单一、服务质量低下、低价营销频现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江苏省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对策:拓宽服务广度与深度、完善人才培养与晋升机制、加强政府部门与行业监管,以期提高小微代理记账企业的公信力,从而推动江苏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江苏省经济的发展添光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