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教材“一点三面”写法梳理及教学策略
2024-07-16陈俊
“一个中心,三个方面”是常见的一种写作方法,一般指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个事物或论证一个观点。在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此种写法多处反复出现,适合聚焦训练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中,笔者将这种写法称为“一点三面”,方便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在四年级下册围绕这一写法持续训练,进而塑造思维方式,实践效果甚佳。现从句、段、篇三个方面梳理本册书中“一点三面”的内容及相关教学策略。
一、句子中的“一点三面”
(一)教材内容(见表1)
表 1
(二)内容解析
在表1中,可以看到“一点三面”写法在课文中的运用:如第15课《白鹅》中“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不仅是全文的中心句,更是简明扼要地体现了“一点三面”的写法。
(三)设计参考
本册教材的第一、第三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编排的正是“一点三面”的写作训练。
结合以上两个单元的“词句段运用”,笔者设计了“一点三面”句子训练:
1.我的一天,是如何的忙碌呢? 、 、
。
2.今年的新年,我难忘 、 、 。
3. 、 、 ,构成了体育课上独特的风景线。
4. 、 、 ,就是我的乐园。
5. 、 、 ,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我。
在句子的训练中,小到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描绘一个事物,大到提取三个方面来支撑全文的中心句,对学生“先聚焦再扩散”的思维是有效的训练。
二、段落中的“一点三面”
(一)教材内容(见表2)
表 2
(二)内容解析
“一点三面”的写法在段落中更加明显,如果说句子太短、篇章太长,那介乎两者之间的段落,其长度和难度是最易于学生理解、模仿、掌握的。
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科普说明文,“一个中心,三个方面”的写法在这类文体中经常被运用。如《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中,第3自然段为了说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列举了冰箱、“碳纳米管天梯”、隐形战机这三个例子。第4自然段为了说明“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列举了纳米检测技术、纳米机器人、纳米缓释技术这三个例子。
(三)设计参考
以教材原文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梳理出特点之后,就可以设计各种贴合学情的练习。在实践中,笔者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能从逻辑上训练学生分解自己的观点。可正向思考:这个事物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描绘?也可反向思考:选这三个方面能充分说明观点、描绘这个事物吗?思维的收和放,就在从一到三、从三到一的反复训练中逐渐形成。
2.段落写作。
段落写作建议当堂完成,遵循“讲解—练习—讲评—修改”的流程,不建议作为家庭作业,因为家庭作业的滞后批改和讲评会让效果有所折扣。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训练点:
(1)第一单元,结合《天窗》《三月桃花水》设计出以下练笔内容。
我家的窗户,是精彩的屏幕。(请写出透过你家窗户看到的三种风景)
透过我家的窗户,常常能听到有趣的故事。(请写出你在家听到的屋外的三种声音场景)
(2)第二单元,结合科普说明文的特点,给出以下练笔内容。
请从三个方面说明以下观点: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手机;人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水分;搜索功能无处不在。
(3)第三单元,结合诗歌主题,训练设计如下:
快乐暑假的那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我们的校园/怎样可爱呢?/……
让我快乐的事情啊/数也数不清/……
(4)古诗复习内容亦可设计到“一点三面”的练笔中……这依依的离别,是万般的不舍!
请写出三句与边塞相关的古诗词
( ),( ),( )那边塞的黄沙,记载了历史的年轮。
三、篇章中的“一点三面”
(一)教材内容(5处)
1.第四单元第15课《白鹅》,全文通过“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描绘白鹅的“高傲”。
2.第五单元《七月的天山》,全文通过“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三方面来描绘。
3.第1课《古诗词三首》、第9课《短诗三首》、第22课《古诗三首》,都是用一个作者的三首诗,或者不同作者的三首诗词来说明同样的一个主题。
4.第19课《小英雄雨来(节选)》,故事脉络为“遇险前—遇险—脱险”。
5.第23课《黄继光》和第24课《“诺曼底号”遇难记》,故事脉络为“遇险前—遇险—牺牲”。
学生在“一点三面”的反复寻找、观察、朗读、背诵、仿写等训练后,这一思维在他们的意识中逐渐深化,以上的第3、4、5点就是来自学生的自主发现。
(二)内容解析
篇章中的“一点三面”,较为典型的《白鹅》《七月的天山》是非常好的仿写范文,可训练学生的篇章构思意识。
(三)设计参考
篇章板块的训练点主要落在单元习作、日记、练笔和自主创作中。笔者尝试的内容有:
1.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
思路一:从三个方面描述你的乐园——它的样子,你在里面做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思路二:选三个你心目中的乐园,一个自然段描述一个乐园。
2.第五单元习作,“游 ”。
思路一:三个空间——选择某个景点中的三处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思路二:三个时间——选择某个地方在三个不同时间的景象(早中晚、春夏冬)。
3.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
在思维导图中写下故事的“开始”“过程”“结局”三部分内容。
4.暑期小说创作。
四年级学生都有创作小说的欲望,所以笔者在暑期布置学生自主创作小说或连载漫画,强调要有意识地运用“一分为三”“三分合一”的写法。
四年级下册教科书,“一点三面”的写法贯串全册内容。在经过一学期的反复训练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实现了从初步了解到阅读力的提升、从写作内容的丰富到框架构思的清晰。■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滨海小学(集团)滨海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