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视频拍摄”,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024-07-16吴良坤
课标倡导设计真实且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意在引领学生的教学走向活动化、实践化,以课标“素养导向”为目标,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用操作性、实践性的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积累语言经验。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编者在本单元中编选了一组红色经典课文,在惊天动地的故事中展现出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就属于其中的经典,作者以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五位战士从“接受任务”到“痛击敌人”,从“引上绝路”到“峰顶歼敌”,直至最后“英勇跳崖”,逐步转变成为壮士的过程。整篇课文具有强烈的情感,教师可以设置“视频拍摄”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化文本理解,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感知解构,在实践活动中再现语言画面
学生阅读文本,首先要感知文本内容,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真实意蕴。而对学生阅读文本这一活动的评判,一直都缺少相应的标准,因此很多教师都是基于自身教学设计,按照既定环节,走完教学流程,就顺其自然结束教学。事实上,学生是否已经准确地感知了文本内容,是否达成了“理解真实意蕴”的核心目标,这些应该成为衡量是否结束教学活动的依据。表现性评价的理念,强调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真实状态和能力层次,作为重要的评价方式。
对于《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而言,教师所设置的“视频拍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在感知和解构的过程中了解语段表达的内容,在脑海中浮现出相应语句所描绘的画面,才能为后续创造性地拍摄活动提供认知基础。以描写“痛击敌人”的第2自然段为例,教师可先从整体把握语段,紧扣“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他们”等表示群体性的词语,感受作者先从整体“面”的视角,交代了故事的整体背景和基本情况。随后,则对五位战士进行了逐一描写,分别交代了他们的姓名、身份,并初步展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属于典型的个体“点”的描写。从“视频拍摄”的角度来看,这个语段中由于是五位战士的“首次出场”,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对每个人都进行了简洁扼要的描绘,教师可以借助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细节的词语,在初步感受人物特点的同时,刻画出人物的鲜活画面,使得作者逐个描写的人物形象,如同视频中一个个闪过的镜头一般,呈现在学生的头脑意识之中。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以“视频拍摄”的活动为支撑,将原本的阅读要求,转化成为契合认知规律的表达,促进了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解构。
二、揣摩体验,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心理活动
在观看影视剧作品时,观众常常会对演员的演技津津乐道。所谓“演技”,就是演员借助自身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展现角色内在心态的技巧。文本中很多语言,不仅有着字面的外显意思,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之中包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很多都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针对这一情况,“视频拍摄”实践活动的创设,就应借助活动的优势,为学生搭建一条通向文本深处的有效路径。
比如这篇课文中“峰顶歼敌”这一部分从“点”的角度对班长马宝玉进行了刻画——“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段话除了对人物的言行进行了具体的描绘之外,还赋予了其言行背后“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的情感基调。如何才能在“视频拍摄”中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呢?很多学生借助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细节,如“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大声喊道”“用石头砸”等,以语言描述和情境再现的方式,将原本生硬的文字符号展现出来,具体的动作呈现强化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丰富了他们对于班长马宝玉这些言行背后的真实心理,使得文本中的“砸”字不再是一个单调的动作,而成为了痛恨敌人的集中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在情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视频拍摄”活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语言之间的距离,在字面意思和内在情感之间搭建起了一座认知沟通的桥梁,在尝试“拍摄”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对文本语言弦外之音的体悟。
三、补充延展,在实践活动中丰富文本留白
进入高年级之后,很多学生在习作中仍旧缺乏细节描写能力。要想真正展现文本所描绘的画面,就需要对现有文本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和补充,以进一步丰富视频中的镜头,从其他多维的视角展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英勇跳崖”无疑是整个故事的高潮,从课文语段现有的内容来看,作者主要描写了五位壮士“眺望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则重点描写了班长马宝玉毅然决然跳下悬崖的过程,最后,则描写了其他四位战士“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的场景。针对这一内容,如果教师依照传统教学理念,直接要求学生想象补充当时的其他场景,并以随文练笔的方式进行展现的话,学生必然会无话可写,而在“视频拍摄”活动下,不少学生设计了自己的视频镜头,同时也阐述了如此规划的用意。
除了课文语段所展现的内容之外,学生还增设补充了如下镜头:(1)用远景镜头,展现了狼牙山棋盘陀的高耸险峻,旨在通过鲜活的视频画面凸显五位壮士的英勇;(2)用近景镜头,展现山坡上横躺的敌人,借助数量对比再次凸显五位壮士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所展现出来的英勇壮举;(3)用特写镜头,展现五位壮士跳崖时身上衣服的褴褛破旧、手臂上的伤痕以及额头上流着的血液,反衬战斗的激烈;(4)再次运用远景,展现五位壮士振奋人心的两句话“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山谷中久久回荡的声音……
在这一板块中,学生对“英勇跳崖”部分的拍摄和规划,并没有完全局限于语段所表达的内容,而是基于故事情景,尤其是“视频”表达的需要,在原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镜头的补充。学生在描述和介绍补充镜头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习作表达能力,同时也为他们后续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四、对话还原,在实践活动中把握表达用意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就需要将重点聚焦在语言形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形式上,但这些内容都属于相对理性的范畴,不宜以直接设问的方式呈现,可以借助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将理性内容转化成为相对感性的视角,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与作者对话,理解作者表达的真实用意。
比如在“峰顶歼敌”这一部分中,作者在运用点面结合的策略展现五位壮士英勇杀敌的场景时,同时还会穿插一些对日本侵略者的描写。比如“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等。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呢?如果删掉这些语句,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五位壮士身上,不是更能够凸显战士们的形象吗?教师并没有将这样的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将其融入到“视频拍摄”的活动之中。在学生介绍完自己的视频规划之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思考:“视频如果一镜到底,全部拍摄五位壮士的表现,你作为一个观众会有怎样的感受?”很多学生很快认识到这样的视频呈现的镜头过于单调,同时触发了他们的对比思维,洞察出作者之所以要将描写日本侵略者的语句穿插在语段之中,就是要借助点缀的形式,用感情色彩完全迥异的语言,展现出日本士兵的狼狈不堪,从而借助巨大的落差,反衬五位壮士的英勇善战。
在这一板块中,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学生构思视频镜头的过程,则搭建了与作者深入对话的通道,更深入洞察了作者的表达用意。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的语文实践中激活思维、形成能力。教师只有真正与教材内容有机融合,契合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才能让实践活动在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释放出更具活力的教学效能。■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