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

2024-07-13顾巍巍温李庆班鸣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

顾巍巍 温李庆 班鸣

[摘 要]本文基于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以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三因素为抓手,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都市圈城市经济总体比较优势;采用经济联系强度指标,考量经济联系强度,结合市场潜能指标,分析都市圈城市间经济联系及核心城市经济辐射现状;采用三次产业同构性指标,分析都市圈产业总体分工协作现状。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出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的比较优势趋弱,核心能级需强化;非核心城市间经济联系较弱,市场潜能需提升;都市圈产业高度同构,协同分工需深入等结论,并从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角度提出注重创新实力向产业实力转化,强化都市圈核心动能;夯实制度基础,强化壁垒破除,全力构建统一市场;强化共赢意识,深化产业链合作,推动协同分工向高级迭变等建议。

[关键词] 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比较优势;经济联系;产业分工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24)02-0089-07

2023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座谈会上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南京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五大都市圈之一,①是全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是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的增长极。加强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研究,对于支撑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助力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一、 文献综述

协同理论由德国学者哈肯提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情况下,将通过内部协同作用,逐步形成时间、空间、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关于区域协同发展,刘再兴等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并指出要重视区域间经济差异,引导区域间经济合理分工,共同发展[1]。彭荣胜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关联互动的发展模式,对相关区域产生积极作用,促进共同发展[2]。覃成林等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判断标准是区域联系紧密、增长持续、差距缩小[3]。崔功豪认为,区域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分工进一步细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焦点逐步转为以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为载体的一体化发展[4]。张京祥等认为都市圈是实现国家空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支撑双循环发展格局、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突破,促进产业链与供应链重组,推动协同创新的优势单元,构筑韧性发展格局,实现区域共同成长的治理联盟[5]。耿慧等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外在表现上,主要为区域内各种形式壁垒的消除以及各种要素和资源在区域间形成合理配置[6]。张国云认为高质量一体化不是单一的一样与统一化,而是高度的一体化、高水平的统一化,更是指各个行政区域之间主动破除行政壁垒,大力推进各个要素在行政区域之间按市场规律流动[7]。刘本玲等认为,创新型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高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协同发展[8]。王力年等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初级协同向高级协同的转变迭代[9]。刘佳骏利用哈肯模型对京津冀13个城市间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阶段识别,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经历了比较优势支配驱动、比较优势和产业分工共同驱动、经济联系与产业分工支配驱动三大阶段[10]。以经济密切化、政策协同化、福利均等化等实现区域一体化,必须强化各地区比较优势发挥,破除壁垒促进经济密切化,推动地区间产业分工,促进共同发展。

现有对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研究主要采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圈层结构分析、耦合度测度等方法,测度分析产业协同、毗邻地区等协同现状。潘娟基于改进引力模型认为南京都市圈呈散点分布、单中心聚集的特点,内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11]。徐瑞、丁兴桥提出采取产业集群的空间组织形式强化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12]。石卉楠等认为南京都市圈内制造业严重同质化[13]。李秋梅等认为南京都市圈存在创新主体发展不均衡等问题[14]。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分为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和区域产业分工三个方面[15]。从驱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三因素着手,全面了解都市圈协同发展现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从经济协同发展角度,以南京都市圈城市为例,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量分析都市圈城市经济总体比较优势;采用经济联系强度指标,考量经济联系强度,结合市场潜能指标,分析都市圈城市间经济联系现状;采用三次产业同构性指标,分析都市圈产业总体分工协作现状。结合三大类数据结果,研判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现状问题,提出建议。

二、 分析模型构建

(一) 综合比较优势测度——偏离份额分析法

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测度上,学者大多采用熵值法、聚类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法等进行测算。偏离份额分析法简称SS分析法,是以其所在的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一个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份额分量(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分离偏量,测度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劣、竞争力强弱,查找相对优势产业,以此确定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原则。采取偏离-份额分析法考量地区间比较优势,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公式如下:

ΔRij=Rij(t)-Rij(t0)

=Rij(t0)(R(t)R(to)-1)+Rij(t0)(Ri(t)Ri(t0) -R(t)R(t0))+

Rij(t0)(Rij(t)Rij(t0)-Ri(t)Ri(t0))

=a+b+c

(1)

公式(1)中ΔRij为地区整体增长量。a为整体偏离分量,代表分析研究期间i区域的j指标采取研究整体区域经济平均增速增长应得增量,该指标代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态势,数值为正代表正增长,数值为负代表负增长。b为结构偏离分量,代表i区域的j指标增长速度与全体指标平均增速差形成的增量,该指标代表i区域相对整体区域(都市圈)结构合理度,数值越大(正值)代表结构越合理,数值越小(负值)代表相对越不合理。c为竞争偏离分量,代表i区域的j指标增长速度与对应指标平均增速差形成的偏差。c指标反映区域产业相对竞争能力,该指标代表i地区的相对竞争力,数值越大(正值)代表越具有竞争力,数值越小(负值)代表竞争力越缺乏。b+c为总偏离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发展越强劲,数值为正代表发展快于都市圈整体速度,数值为负代表发展慢于都市圈整体速度。

(二) 区域经济联系测度——经济联系强度指标、市场潜能指标

区域经济联系测度上,学者大多采用城市间最短距离、城市间空间距离、城市间最短时间距离三种引力模型进行测度。考虑道路状况不可控、高铁等交通方式可达性偏低,本文采取最短公路距离引力模型进行测度,辅以市场潜力指标(市场规模指标),查找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存在的短板。

经济联系强度指标具体计算公式:

Rij=PiGi×PjGjD2ij

(2)

市场潜能指标公式:

mpi=∑j≠iYjdij+Yidii

(3)

公式(2)中Rij代表i、j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P代表常住人口,G代表地区生产总值,D代表城市间最短公路距离。Rij数值越大,代表经济联系越强。

公式(3)mpi代表i地区的市场潜能(市场规模),Yj是j地区的GDP;dij是i地区与j地区之间最短公路距离;Yi是i地区的GDP,dii是i区域经济到自身的距离,使用公式dii=0.66面积i/π进行计算。mpi为经济联系度的对比数据,mpi数值越大代表该地区市场潜能越大。i地区与核心城市的Rij值大,mpi值也大,说明该地区市场潜能与核心城市经济联系度相匹配。i地区与核心城市的Rij值大,而mpi值偏小,说明该地区市场潜能有提升空间。i地区与核心城市的Rij值小,mpi值也偏小,说明该地区与核心城市经济联系度需要提升。

(三) 产业分工现状测度——三次产业同构度测度

产业协同分工现状,学者大多采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式进行定量测度。鉴于本文重点从整体角度考量南京都市圈协同发展现状,故采取三次产业同构度测度,从全局角度分析都市圈产业分析协同发展现状,相关公式如下:

Sjk=∑ni=1Xjm×Xkm∑ni=1X2jm×∑ni=1X2km

(4)

公式(4)中Sjk为jk两个城市的产业同构度,Xjm代表j城市M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Xkm代表k城市M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Sjk值为0至1区间,越接近1,说明同构度越大,分工越不明显。

三、 数据结果分析

1. 比较优势

根据公式(1)选取GDP(分三次产业结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和公共收入(政府“无形的手”)作为测度指标,测算南京都市圈城市比较优势。以南京都市圈2020—2022年为研究期(基础数据为各市年度统计年鉴),其中2020年为研究基期,得出三产及相关主要指标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得出各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总偏离数据(b+c),芜湖(1531.49亿元)、滁州(1417.54亿元)、宣城(706.93亿元)、马鞍山(636.85亿元)、镇江(210.94亿元)、常州(181.44亿元),经济增长速度快于都市圈整体速度。南京(-3958.81亿元)、扬州(-536.39亿元)、淮安(-190.02亿元),经济增速明显慢于都市圈整体增速,增长相对滞后。

依据整体偏离分量数值,所有指标均处于正增长状态。

依据结构偏量数值,芜湖(755.5亿元)、滁州(674.94亿元)、宣城(337.34亿元)、马鞍山(307.54亿元)、常州(161.59亿元)、镇江(110.61亿元)6个城市经济结构优于都市圈整体经济结构。南京(-1948.03亿元)、扬州(-265.48亿元)、淮安(-134.04亿元)3个城市经济结构劣于都市圈整体经济结构。增长快于都市圈增速的有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其他指标增长低于平均速度。

依据竞争偏离分量数值,芜湖(775.99亿元)、滁州(742.6亿元)、宣城(369.59亿元)、马鞍山(329.31亿元)、镇江(100.33亿元)、常州(19.85亿元),经济竞争优势强于都市圈整体经济优势。南京(-2010.78亿元)、扬州(-270.91亿元)、淮安(-55.98亿元),经济竞争优势弱于都市圈整体经济优势。南京7项指标竞争优势均小于整体区域优势;扬州第二产业、进出口总额具有相对竞争优势;镇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具有竞争优势;淮安一二三产业和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具备竞争优势;芜湖除第二产业外,其他指标均具备竞争优势;马鞍山第一产业、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具有竞争优势;滁州除财政收入外,其他指标都具备竞争优势;宣城所有指标均具备竞争优势;常州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等指标具备竞争优势。

2. 区域经济联系

根据公式(2)测算南京都市圈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其中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2023年各市统计年鉴,最短公路距离采用地图软件测算,得出都市圈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见表2)。

根据表2测算结果,滁州、镇江、扬州、马鞍山与南京联系强度较高。如剔除南京数据,扬州和镇江、马鞍山和芜湖之间联系强度较高,但再剔除两组非核心城市之间联系最高数据后发现,非核心城市之间联系度相对偏低,个别数值甚至为个位数。

根据公式(3),结合南京都市圈相关城市2023年统计年鉴数据测算,得出都市圈城市市场潜能(表3)。

依据表3都市圈各城市市场潜能,南京排名第一,第二到第六名依次为镇江、扬州、常州、马鞍山、滁州。以南京为固定相对城市,提取市场潜能和都市圈经济联系度数据进行对比(剔除常州),滁州、镇江、扬州、马鞍山市场潜能与南京的联系度基本重叠,滁州联系度最高,市场潜能第六,其他城市两类数据排名先后高度重叠。淮安、宣城距离中心城市南京较远,经济联系强度较弱,市场潜能较小。

3. 区域产业分工

根据公式(4)测算区域产业分工同构度,结合2023年各市统计年鉴相关数据,以三次产业产值作为测度基础数据,得出都市圈城市三次产业同构度(见表4)。

表4结果显示,南京都市圈相关城市三次产业结构高度同构,相似度系数均值为0.9865,表明都市圈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局面尚未完全打开,产业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需要提高产业协同水平。南京与其他城市产业相似度系数均值为0.9568,显著低于其他城市间相似度系数均值,说明作为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南京与其他城市呈现产业分工态势,滁州、宣城与南京的产业相似度系数最低,分别为0.9332和0.9354。说明滁州与宣城在三次产业层面与南京互补性更强。剔除涉及核心城市南京的数据,都市圈其他城市之间相似度系数平均值为0.995,三次产业极度同构。进一步计算各城市与都市圈整体三次产业同构度,滁州、南京、宣城分别为0.9797、0.9821、0.9843,其他城市均高于0.99。南京、滁州、宣城三次产业相对于都市圈有较强的互补性。

综合结论:

①从综合比较优势看:依据表1,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偏离分量总数值均处于负值区间(单项分数值仅一项处于正值),说明南京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口,相对其他城市,要素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产业外移趋势明显,经济发展动能转换更加急迫,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能级。依据竞争偏离分量,都市圈城市各有竞争优势。从三次产业看,滁州、宣城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强;除芜湖外,其他非核心城市第二产业都具备竞争优势,常州、扬州、镇江第二产业竞争力较强;常州、芜湖、滁州第三产业竞争力较强。安徽的芜湖、滁州、宣城、马鞍山四市比较优势更为明显。南京都市圈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趋缓,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从区域经济联系看:依据表2,南京都市圈城市与南京联系度较高,其他城市间联系度相对偏低,说明南京都市圈是单核都市圈结构,并形成了宁镇扬、宁马芜两个发展中心。结合市场潜能指标,与核心城市联系越紧密则该城市市场潜能越大,说明南京是都市圈发展动力源,提升其辐射带动力是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滁州市场潜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是后续发展的重点方向。

③从区域产业分工看:依据表4,都市圈城市与都市圈整体产业同构度最低的是滁州,但相似度系数也高达0.9797,说明南京都市圈产业同质化严重,分工协作局面尚未完全打开,市域经济模式惯性依然存在,区域间产业竞争仍大于合作。进一步树牢协同发展意识,推进都市圈产业合作分工走向深入,是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破发点。

四、 政策建议

在全国经济发展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现实背景下,南京都市圈要聚焦核心城市动能趋弱、经济联系度仍需强化、产业同构度偏高等实际问题,依托都市圈自然禀赋优势,进一步提高合作共赢意识,以创新为核心动能,推动产业实力跃升,全力破除壁垒,促进创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推动都市圈发展动能跃升,分工布局迈上新台阶,在构建统一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作出贡献。

首先,注重创新实力向产业实力转化,增强南京带动力,强化都市圈核心动能。《自然》增刊《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公布南京科研能力全球第六,南京产业竞争实力与科研实力不匹配态势明显。放大新质生产力创新要素作用,进一步整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资源,打通创新实力向产业能力转化的工作流、数据流和知识流堵点,促进创新信息供需两端交流互动,提高成果转化效率,依托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势在必行。在坚定不移推进汽车、电子信息、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网联,促进工业互联网与5G技术融合应用,筑牢发展本底基础上,建强创新信息服务体系,强化创新主体间互动协同,促进创新信息有序有效流通接续,提升创新研究有效供给与市场技术需求适配率是关键。必须聚焦南京“2+6+6”创新型产业体系,强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创新信息传导,提升创新对产业发展带动效力。一方面以市场需求牵引创新供给。破点带面,以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软件信息服务等核心产业集群为试点成立产业创新联盟,整合产业创新需求,探索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路径。集中梳理产业集群“卡脖子”重难点问题,建强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采取“企业出题,高校揭榜”“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等形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基础融合、人才复合,鼓励企业参与高校院所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促进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协同发力,完善“从100到10000”产业化加速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推动创新难题同攻、创新要素共投、创新成果同享,形成一批行业领域前瞻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抢占价值链制高点,锻造全国乃至全球领军企业,推动南京核心产业由高原向高峰突进。另一方面,以创新供给创造市场需求。全面梳理南京高校、科研院所在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新一代人工智能、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等新兴产业集群及未来产业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采取建强科技成果孵化器、组织高峰论坛等方式,探索“学科+产业”模式,促进高校和企业间交流,完善科技成果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新兴集群领域中试平台建设,形成概念验证、中试熟化、小批量试生产相互配套衔接的中试平台体系,打通基础创新成果转化堵点,着力强化0到1的基础研究和1到100的工程化产业化突破的衔接,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加快向产业落地转化。以南京建设科创金融改革实验区为契机,强化金融赋能,着力培育发展相关高技术产业,催生新产业、形成新模式、获得新动能,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打造链主,锻造未来产业集群,为南京未来经济发展夯实基础。改善南京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能级,为都市圈稳定持久发展夯实根基。

其次,夯实制度基础,强化壁垒破除,全力构建统一市场。推进都市圈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都市圈统一市场,必须建立完善统一的市场制度,在推动市场互联互通、强化市场统一监管、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上狠下功夫,需要进一步在“通、破”二字上聚焦用力。“通”一方面要进一步畅通都市圈高位协同渠道。结合南京都市圈跨省协同实际,持续优化都市圈合作顶层设计,以都市圈党政联席会议为基础,提升决策协调层级,成立实体化运作的都市圈苏皖两省协调发展领导层,着重解决省际协同存在的问题,破击行政壁垒,推动政策一体化,争取共同发展空间,有力有序化解省际行政分割问题,为构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强化都市圈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推进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在提升核心城市间交通便捷度的基础上,加强都市圈非核心城市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都市圈交通枢纽节点、畅通快速通勤路网、强化轨道规划建设衔接,形成都市圈高速通勤网络体系。加快5G网络建设运用,打牢数字智慧都市圈建设基础,夯实都市圈知识、技术、数据自由流动基础。“破”一方面重点破除人才共享壁垒。在促进人才自由流动上,要充分发挥南京人才集聚辐射作用,统一都市圈人才认定标准,完善积分落户制度,视情开展第二居所和职住交换计划,采取共建产业创新中心、共享周末工程师等方式,推动南京优质人才资源优势向周边辐射。在基础人才合力培育上,要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聚焦都市圈产业人才需求短板,采取联合办校、联合招生、联合推荐等方式,加大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半导体芯片制造工等急缺人才培养,实现人才供需平衡。另一方面破除市场融通障碍。统一都市圈行业技术标准,构建统一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等基础制度体系,加快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推动产权要素市场资源规则信息同城化。建立完善都市圈市场监管协调机制,推动鉴定结果互认、行业行政许可互认、检验检测结果互认,破除技术、金融等要素自由流动壁垒,促进都市圈城市间经济联系度稳步上升,推动区域统一大市场形成,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都市圈市场潜能。

最后,强化发展共赢意识,深化产业链合作,推动协同分工向高级迭变。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深化产业分工合作共识,更好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分工体系升级契合区域优势演变,以互利共赢为基础,推进区域产业链协同和布局协同,全面提升都市圈发展竞争力。一方面要制定产业分工布局规划。建立完善省市区(县)三级产业分工协同机制。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为契机,自下而上摸清产业底数,查实发展优势短板,明确发展方向,优化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制定契合都市圈实际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明确细化各地市重点发展领域,形成都市圈产业集群发展蓝图和布局长期规划。一方面要以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分工协作。发挥企业产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核心城市优势产业集群创新联盟为基础,建立都市圈优势产业链技术创新联盟,全面释放南京研发潜力,形成大型仪器共享、核心技术难题同克良好态势,强化供需交互,实现强强联合,为都市圈产业技术联合创新蹚出路径,做出示范,提升都市圈内部产业链适配率,以供应链合作创新为基础,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放大产业链协同分工效应,形成产业持续创新扩张态势,确保核心产业持续固链、强链、补链、延链。另一方面要持续推动产业分工布局态势形成。发挥南京人才、技术、资本、创新、文化优势,推动南京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建强都市圈产业创新核心区,以都市圈各市发展禀赋为基础,强化市场导向作用,坚持市场政府同向发力,提升都市圈产业“互补耦合度”,找准协同共同点,画好分工同心圆,细化都市圈产业分工体系,采取“研发+生产基地”模式,引导产业分类有序向省际毗邻区、宁淮合作特别示范区等合作园区合理溢出转移。加强南京、淮安、宣城、滁州三次产业总体协同,推动淮安、宣城建设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目的地,促进滁州产业发展,提升市场潜能。以产业政策为基础,坚持先立后破,推动都市圈人才、技术、金融等政策一体融合,促进产业分工聚集,依据比较优势,推动滁州、宣城建设都市圈“米袋子”“菜篮子”,以南京为核心,扬州、镇江建强制造业基地;芜湖、滁州强化服务业聚集融合发展。都市圈城市各扬所长,逐步形成产业梯次布局态势,促进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动都市圈同城化。以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一卡通为着力点,加快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建设,提升都市圈同城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再兴.九十年代中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协同发展[J].江汉论坛,1993(2):20-25.

[2]彭荣胜.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基本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6(3):74-83.

[3]覃成林,张华,毛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经济体制改革,2011(4):34-38.

[4]崔功豪.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0(01):24-28.

[5]张京祥,胡航军.新发展环境下都市圈发展、规划与治理创新[J].经济地理,2023(1):17-25.

[6]耿慧,焦华富,叶蕾.都市圈一体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22(4):1-9.

[7]张国云.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8(12):57-59.

[8]刘本玲,马有才.高新技术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71-73.

[9]王力年,滕福星,论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及推进原则[J].工业技术经济,2012(2):13-18.

[10]刘佳骏.以协同发展理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驱动因素的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10):7-18.

[11]潘娟.基于改进引力模型的空间联系格局与协同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2(22):40-42.

[12]徐瑞,丁兴桥.南京都市圈毗邻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23(2):9-13.

[13]石卉楠,汪毅.区域高质量一体化视角下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C]//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4]李秋梅,高春南.协同创新视角下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3(12):42-45.

[15]李琳,刘莹.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2014(9):1603-1616.

(责任编辑:淑 萍)

(校  对:江 南)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
中日贸易发展及展望
比较优势内生结构变动与政策干预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与中美服务贸易互补性分析
基于比较优势的江西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比较优势条件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论商业银行开展债转股的主要矛盾和信托公司推行债转股试点的比较优势